重回过去:我的文艺时代

第15章 《狮子王》公演

    王澍家的教学,就像个小型的联合国,井井有条。

    而燕京人艺的剧场里,那边的《狮子王》排练也是火力全开。

    王硕和史佚生把暑假当成了黄金周,全力以赴投入排练。

    演员们也是日夜颠倒,AB两组轮流上,就差没把自己磨成针了。

    排练效果已经很棒,但大家还是不放松,追求完美,这就是他们的专业精神。

    就在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刁光覃和曹禺两位老先生悄悄来了。

    他们的到来,就像风吹过无声,没引起一点波澜。

    两位老先生在台下静静地看着,见证着这份对艺术的热爱和奉献。

    台下的林兆华总导演和欧阳山尊副导演,还有王硕和史佚生他们,谁也没注意到两位大佬的到来。

    台上的演员们虽然有人瞥见了,但谁也没敢停下来,继续他们的表演,全神贯注,仿佛那两位老先生就是空气。

    间幕休息的时候,刁光覃和曹禺两位老先生才慢悠悠地走到前面,林兆华他们这才发现,哟,来了两位大佬。

    林兆华赶紧对台上的演员们挥挥手:“休息,休息,都歇会儿吧。”

    史佚生和王硕一看,忙不迭地跑上前:“家宝先生、刁院长,您俩怎么光临了?”

    曹禺先生笑眯眯的,和蔼地说:“听说你们这《狮子王》排得不错,我们就过来瞧瞧。”

    曹禺先生平时不怎么来剧院,大多数时间都在家里写戏,听说他最近在写《王昭君》呢。

    他关心地问:“戏排得怎么样了?”

    林兆华回答:“挺顺的,王硕和史佚生这本子写得好,大家演得也带劲。”

    曹禺先生开玩笑:“这本子不错,你们可别被这小子们瞧不起了。”

    林兆华信心满满:“先生您放心,本子好,导演组强,公演肯定没问题。”

    排练这几天进展得飞快,按这节奏,《狮子王》下个月就能和观众见面了。

    史佚生和王硕也不甘示弱:“我们还得多向前辈学习。”

    曹禺先生满意地点点头:“有你们我就放心了。”

    他走过去和演员们打招呼,演员们虽然有些年头没见过曹禺先生,但还是亲切地叫着“曹头儿”。

    江文江武两兄弟就激动了,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名人,激动得像是遇到了偶像。

    曹禺先生随和地摆了摆手说:“你们演你们的,我就看看。”

    曹禺先生和刁光覃先生一来,排练厅里的气氛就变得不一样了。

    他们俩坐在那儿,就像两座山,让人敬而远之。

    台上的演员们一开始还紧张得像小兔子一样,但很快就进入状态,又开始他们的表演。

    台下,曹禺先生和刁光覃先生就跟晒太阳的猫儿似的,悠哉游哉地坐着,偶尔跟王硕他们聊两句。

    阳光从窗户里洒进来,打在他们身上,斑斑点点,像是给这个午后涂上了金色。

    曹禺先生突然问王硕:“听说《狮子王》是王澍写给你学英语的?”

    王硕这家伙,一听这话,就像打了鸡血似的,开始吹嘘起来。

    他说《狮子王》的手稿是中英文对照的,还说王澍的英文水平比老师都强。

    这话一出,大家都羡慕得不行,都想摸摸王硕的头,看看是不是也能变聪明。

    史佚生在一边听着,笑眯眯的,也不拦着王硕。

    王硕得意洋洋地说:“这事儿连您都知道啦?”

    刁光覃先生笑着回答:“是啊,现在这事儿在院里都传开了。”

    王硕越说越兴奋,仿佛那天的场景就在眼前。

    曹禺先生问:“王澍的英文水平很好吧?”

    王硕夸得天花乱坠:“英文部分流利得很,看着就像外国小说。”

    刁光覃先生突然来了个大招:“那能不能请王澍帮我们翻译院里的作品?”

    王硕一听,愣住了,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给王澍惹了个大麻烦。

    八月底的首都剧场,灯光柔和得像抹了层黄油,空气里都是期待和激动的味道。

    王澍他们一行人早早就到了,虽然不上台,但他们是这场戏的幕后英雄。

    王澍在后台穿梭,跟演员们打招呼,大家脸上都挂着紧张又兴奋的笑容。

    他还跟林兆华、欧阳山尊这些幕后大佬聊了几句,满满的都是对演出的期待。

    然后王澍一个人又溜达到剧场外头,王硕和史佚生都在里头,史父史岚,还有江文江武也在。

    江文江武这俩小子,整个暑假差点成了王澍家的常客,王澍心想自己这是白养了两个大胃王。

    不一会儿,郑小龙也闪进剧场,高考成绩出来后,他考上了燕大中文系,下个月就得叫王硕他们学长了。

    王硕乐呵了好几天,可怎么逗,都没逗出郑小龙叫他一声“学长”,郑小龙还是亲热地叫他“大硕子”。

    接着,王羽也匆匆忙忙地来了,看他那汗珠子,明显是刚下班就赶过来了。

    然后陈满福和李海林也到了,王澍上去挽着李海林的胳膊,热乎乎地打招呼:“陈叔,李姨。”

    至于陈军和陈楠栖,王澍装作没看见。

    这俩人自从谈了对象,就变得神出鬼没的,这次来还算给面子,没带着对象。

    票都送出去了,自己这边就占了十三个前排的座位,再要票就不好意思了。

    陈军和陈楠栖抱怨:“这儿还有俩活人呢!”

    王澍笑着回应:“看见了,看见了,快进去吧,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了。”

    说着,就带着他们往剧场里走。

    首都剧场里,灯光柔和得像给夜空披了件金边披肩,观众们的私语汇成一片低鸣,就像海浪预告着即将来临的风暴。

    他们手里的票都是前排的绝佳位置,王澍找了个靠近李海林的座位坐下,毕竟好久不见,得好好聊聊。

    林兆华看见王澍他们进来,也凑过来打了声招呼,但他没闲功夫多聊,前几排还坐着一帮燕京文化界的大佬呢,得去问候一声。

    今儿这演出,不光是戏,更是一场文化界的大聚会。

    李海林关心地问王澍:“怎么样,紧张不?”

    王澍笑笑:“还好,昨晚彩排挺顺利的,您看完肯定会喜欢。”

    陈满福听了,眼睛里亮起了期待的光:“那咱们就等着好好欣赏了。”

    剧场里,观众们渐渐安静下来,灯光也慢慢暗了下来,就像夜幕降临。

    舞台前的幕布守着它的秘密,等着揭开那令人期待的序幕。

    寂静中,一段低沉的旁白慢慢响起,像是夜风在耳边低语,告诉大家,一场视听盛宴就要开始了。

    幕布终于升起,舞台上是一片辽阔的草原。

    红日慢慢升起,金光洒满大地。

    动物们一个接一个走上舞台,从呆萌的疣猪到高贵的长颈鹿,再到庄严的大象,每一个都活灵活现。

    舞台中央,木法沙国王高高举起新生的辛巴,向世界宣告他的到来。

    观众仿佛听到了那句熟悉的话:“你所看到的一切,都存在于一个微妙的平衡之中。我们在这个生命的循环中都是相连的。”

    ……

    随着剧情的推进,辛巴在叔叔刀疤的诱导下,误入歧途。

    舞台上,刀疤阴险地对辛巴说:“生活是不公平的,不是吗?你看,我……嗯,我永远不会成为国王。而你,我的亲爱的侄子,迫不及待地想成为国王,这对我来说完全可以接受。”

    这句话让观众们感受到了刀疤的狡猾和险恶,也为接下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舞台上,一片紧张和不安的气氛笼罩着整个剧场。

    刀疤阴险地向辛巴灌输着错误的信息,让他认为自己是导致父亲死亡的原因。

    在这一幕中,刀疤的话语充满了诱惑和诡计:“记住,我的小朋友,过去的所有伟大国王都认为自己是无敌的,不是吗?他们现在在哪里?没有人比你的父亲更伟大——但他已经离开了,现在轮到你了。”

    辛巴在内疚和恐惧中逃离,而观众们的心中也充满了沉重。

    木法沙的遇难场景通过精心设计的动作和演员深情的表演,让观众们感受到了深深的悲痛和震撼。

    木法沙的扮演者在最后一刻展现出的勇敢和无私,更是赢得了观众们的尊敬和泪水。

    ……

    在木法沙国王不幸遇难后,辛巴在流亡中遇到了憨厚的猪猡和机智的獴。

    他们的经典台词“HakunaMatata”(无忧无虑)为辛巴带来了新的生活哲学,也让观众们忍俊不禁。

    舞台上,这三只动物的欢快舞蹈和轻松愉快的歌曲,为沉重的剧情带来了一丝轻松和欢乐。

    在辛巴流浪的日子里,他还遇到了智慧的猴子拉法奇。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拉法奇引导辛巴仰望星空,这一幕充满了神秘和深邃。

    拉法奇的话语如同智者的箴言:“看看那些星星,过去的伟大的王们正骄傲地俯视着我们,因为我们是连接他们与未来的纽带。”

    这一幕不仅为辛巴带来了心灵的觉醒,也给观众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每个人都是历史和未来的连接者,我们的行为和选择将影响着世界的发展。

    ……

    在朋友们的鼓励下,辛巴终于决定回到草原,面对自己的过去和未来。

    舞台上,辛巴与刀疤的对峙紧张而又激动人心。

    辛巴大声质问刀疤:“你什么都不知道!我的父亲不是懦夫!”

    这句话充满了力量和信念,展现了辛巴成长后的勇敢和坚定。

    在一场激烈的斗争后,辛巴终于战胜了刀疤,夺回了属于自己的王位。

    舞台上,辛巴站在荣耀石上,宣告着新的时代的来临:“我回家了!”

    这一刻,所有的动物们围绕着他,共同见证了新的生命的循环和草原的复兴。

    ……

    剧场里的掌声和欢呼,就像春天的雷声,一波接一波。

    《狮子王》这出戏,从小说变成话剧,演得人人都是赞不绝口。

    木法沙威风凛凛,娜娜机智过人,刀疤狡猾得很,每个角色都活脱脱的跳到了舞台上。

    每一幕,无论是草原还是丛林,都把观众们的心牢牢抓住,让人感受到爱、勇气和责任的力量。

    王澍坐在台下,掌声像潮水一样涌来,他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偷偷挤到陈满福和李海林中间,眼睛亮晶晶的,问:“陈叔,李姨,您俩觉得咋样?”

    陈满福笑得合不拢嘴,拍手拍得欢:“太好了!这戏真是没话说!”

    李海林更是激动,抱住王澍,眼角都是泪花:“太棒了!小澍,你真行!”

    台上的演员们一个个走出来,向观众致谢。

    他们虽然累,但脸上都是成功的喜悦。

    首演之夜,剧场里满座,观众们来自四面八方,有戏迷,有领导,有同事,有亲戚,有文化界的名人,有记者,有评论家。

    这么多人的掌声,足以证明今天的演出是个大成功。

    演员谢幕后,幕布慢慢拉上,剧场的灯光亮起,但掌声还是没停,像回声一样在剧场里回荡。

    这掌声持续了好久好久,才渐渐平静下来。

    剧场外头,观众们像退潮的海浪一样慢慢散去。

    王澍挽着李海林的胳膊,耳边是一阵阵对《狮子王》的夸奖和讨论。

    他们走出首都剧场的大门,夜风轻轻地拂过脸庞,带来一丝凉意。

    星星在天上闪烁,就像是天空的珠宝盒打翻了。

    李海林激动地对王澍说:“小澍,你的《狮子王》太棒了,改编成话剧还这么打动人心,真是经典。”

    王澍笑得像春天的太阳,温暖又灿烂:“这还得多亏了王硕和史佚生他们,我只是添了点微薄之力。”

    王硕撇撇嘴,半开玩笑:“改得再好,最后还不是你的名字挂在前头,谁还记得咱编剧是谁啊。”他虽然自嘲,但眼神里满是自豪。

    王羽激动地冲上去,抱住王硕:“你这剧本写得太好了!”

    王硕笑着回应:“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我和老史一起的。”

    但王羽还是紧紧地抱了王硕很久,最后深情地说:“有空多回家看看。”

    说完,他就消失在夜色中。

    王澍和陈满福他们寒暄了一会儿,然后看着他们上车离开。

    史家父女被热情地邀请同行,而郑小龙选择了骑自行车回家,一个人在夜色中慢慢踏着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