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纛

第五十章 汉家烟尘在雍凉

    刘协看着刘和进上来的奏表以及太后的诏书,没有一一丝的犹豫立刻起身。刘协先单手拿过奏表翻阅后便将奏表放在案几上,在整理衣服令宫人端上水盆和干净的帕子梳洗一番后,这才双手接过了和太后的懿旨恭谨的打开来。

    刘协逐字看完后,这才郑重的对刘和说道“既然是太后有令,朕自然愿入洛阳以正天下之正统。”

    刘和对于刘协的评价十分高,从他这一套行云流水的做法来看,刘协若能安稳的继承皇位也绝对是一个优秀的守成之君。

    刘协方才接刘和所上奏书与太后之懿旨时,使用不同的动作来区分开他对于这两张纸的不同态度。

    刘和送上的纸,那是臣子的进言。作为人主在听取大臣进言时,自然要有自己的威仪。而太后送来的纸,那是懿旨。这懿旨中可是代表了忠与孝这两个两汉时期最郑重的观念,刘协为子、何氏为嫡母这便是孝,刘协为帝、何氏为太后这边是忠。

    作为皇帝,刘协自然不用表现出对谁的忠诚来。但若想让天下人都对他忠诚,刘协必须要以身作则,通过郑重其事的对待太后的懿旨来在孝中彰显忠的含义。

    这政治作秀可是让他玩儿明白了。

    不过刘和倒真不担心刘协是不是聪明之人,因为刘协是个聪明人最好,聪明人才识时务、才知道进退、才知道如何不与自己为敌。

    只要不是那种聪明过了头的人,亦或是野心勃勃之辈,刘和当然都可以容忍。

    “陛下且稍休息几日,待臣这边传信于洛阳,在准备好一应礼仪宫室后再启程也不迟”

    “千叙兄长说的是,那朕便在长安在歇息几日。

    不过朕之前为董仲颖所挟持,一直心情有些闷燥,这几日不如出去散散心,亦或者在长安城内看看百姓的情况。

    若如此,也好与诸位爱卿一起计较关中恢复之事。”

    “陛下仁义,臣佩服。除却此事外,陛下可以点阅臣与玄德叔父麾下精锐,看看我大汉朝廷之军是如何雄壮。”

    “哦?若如此那便最好,此事宜早不宜晚,不如明日便去。千叙兄长可点各个军精锐于未央宫外校场整顿,届时时朕会亲临校场点阅将士。

    不知玄德叔父与千叙兄长意下如何?”

    刘备与刘和自然不会反对,这是一个增进双方合作稳定性很好的机会。

    一来刘备与刘和是给这位皇帝展示自己的实力,告诉他大家你好、我好才能大家好,谁也不要搞事情,好好的合作对所有人的利益都是一种保护。

    若你不识趣,那就休怪我们翻脸无情。

    二来对于刘协来说,他自从为董卓挟持后,便已经于朝政失望。

    现在为刘和拥立,他当然明白自己逃不开没有实权的结果。而刘和的兵马越是精悍,那他的安全便越有保证。

    这个时代还没有太多弑君的概念,汉家的权威依旧十分高上。刘协相信只要他能主动退位,那不管是刘和还是刘备都不会为难于他。

    长安这边正在进行战后恢复和双方协商合作的事情,凉州之地可就乱成一锅粥了。在朝廷军逐步收复整个关中后,凉州兵已经彻底不敢东进入关中。凉州各诸侯只能在凉州之地开始争夺统治权,而不敢对外征战关中。

    两个月内,凉州大乱。

    占据了天水郡、武都郡、西海郡、南安郡的董旻,占据了陇西郡的李傕,占据了武威郡、安定郡、北地郡的韦康、窦善,占据了金城郡、永阳郡的韩遂,占据了酒泉郡、张掖郡、敦煌郡、居延属国、张掖属国的马腾,他们在凉州为夺正统已经有开战的趋势了。

    凉州这个地方别看郡县很多,但实际上被完全开发的还是老四郡。尤其武威郡是凉州门阀汇集之地,算是凉州中心。

    韦康和窦善占据此地,又囊括了比较富庶的安定郡与北地郡,此二人在凉州算是实力不俗。

    韦康最大的优势是他在灵帝时期便被朝廷任命做凉州治中,就算是董卓就认凉州牧后也没有将其夺职,而是继续以武威郡守来笼络他。

    当时长安朝廷和洛阳朝廷并立的时候,双方都以韦康为凉州刺史,此人算是现在凉州明面上的最高领导。

    韦康和窦善原本与马腾、韩遂联盟共同抵抗董卓一派对凉州的盘剥,而在董卓被吕布之叛斩于长安后,韦康与韩遂的联盟就破了。

    马腾现在于明面上还是认韦康为凉州刺史,听从韦康的领导。这也是马腾对朝廷释放出来的信号,毕竟韦康是经过朝廷认证的,他能够以韦康为主,就说明他马腾也能够以朝廷为主。

    我能被招降的。

    朝廷快看看我马腾,快来给条件招降我啊!

    这是马腾的心思。

    而韩遂不一样,他则是致力于割据一方做他的土皇帝。所以韩遂现在并不听从韦康的调遣,韩遂甚至怀疑韦康与朝廷合谋准备消灭他们这些凉州本地的诸侯。

    韩遂至此和董旻与李傕二人联盟,准备共同对抗朝廷。

    而李傕和董旻作为董卓的旧部,二人在凉州自然是互为犄角,以唇齿相依的态势共同抵御朝廷和韦康的进攻。

    董旻继承了董卓大部分的政治遗产,在他回到天水郡后就号召其董卓旧部占领了凉州南部的各郡裂土一方。董旻甚至积极备战,伺机准备收复整个凉州,重振董氏在凉州的权威。

    整个凉州此时是乱成了一锅粥,各路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又互相结盟,谁也奈何不了谁。

    而作为能牵动凉州局势的朝廷方面,则还没腾出功夫去理会。

    时间回到两个月前。

    刘协此时正来到校场准备点阅刘和与刘备麾下的精锐,在此之后他才会返回洛阳处理政务。

    而直到刘协返回洛阳之前,朝廷的注意力都会在关中而非凉州。

    刘协站在点将台上看着台下两千精兵不由得感到欣慰,这都是现如今大汉最精锐的兵马,作为皇帝他自然生出自豪之感。

    五百朔骑营、五百大戟营、五百白毦兵、还有五百南阳郡兵,这都是各部挑出来的精锐之中的精锐。

    将士们穿着擦拭好的盔甲,威风凛凛的站在校场内。在刘协站出来时,将士们山呼陛下万岁、大汉万岁、汉军威武等口号,一时间整个校场是声势浩大令人慷慨热血。

    而刘协也在刘和与刘备的引领下,站在马车上向将士们致意。

    “将士们!

    朕!大汉皇帝!在此向各位忠勇之将士躬拜,以慰各位勤王之义。”

    “陛下万岁!”

    “汉军威武!”

    “大汉万岁!”

    “将士们!”刘协挥挥手,而后一字一句的说道“各位将士应以司空、左军之令为先,毕竟战阵之事朕不懂,而司空与左军乃我大汉柱石,将士们忠于司空、忠于左军就是报效于朕!”

    刘协这已经不是懂事了,而是相当懂事了。

    就在刘协要继续上前点阅将士们的时候,校场外传来了斥候的声音。

    凉州乱了。

    刘和闻言先是一愣,而后便有些怅然的笑了起来。

    这凉州乱了的消息是李傕被赶走的第三天后传来的,那也就是说至少两个月之前凉州方面就已经开战了。

    斥候带回来的消息是韦康、窦善与韩遂在金城郡边界发生火拼,而双方刚开始还有些克制,到后来就是一场大乱斗。韩遂引董旻为援,维韦康、窦善引马腾为援,双方在金城郡对峙打的是哀鸿遍野。

    算算时间,大概率是董卓刚被吕布杀死后那韦康与韩遂就闹翻了。

    “这凉州人办事倒还真是爽利,一点儿都不带演的,哪里有大敌刚为别人所除他们就搞窝里斗的事情?”

    刘和与刘备对视一眼,纷纷露出了不解的神色。

    “我记得韦康他是京兆韦氏吧?

    这种高门子弟那能办出如此蠢事来?

    怕不是韩遂忍不住先挑衅的吧......”

    刘和在心中暗自腹诽了一句,然后就对斥候问道“且详细说说凉州的情况。”

    “诺!

    回陛下、司空、左军,两个月前国贼董卓为温侯吕布所杀,消息传入凉州后凉州大乱。董卓之弟董旻率军窜入天水郡,占据天水之地后并拉拢韩遂妄图重振董氏于凉州的威望。

    韦使君得知后下刺史令,痛斥韩遂的行为,要其勿与国贼余部为伍。

    韩遂却撕碎了韦使君的刺史令,而后引军劫掠武威郡,还击败了窦府君的兵马并且盘踞武威郡外威慑韦使君。

    韦使君大怒,引马征西为援,双方于武威郡交战后韩遂败退。韦使君与马征西的联军在追击时,国贼余部董旻却引军赶到支援韩遂,此时双方正在金城郡境内对峙。”

    其实从这斥候对众人的称呼当中,就能看出来朝廷对于凉州各诸侯的态度。

    刘和一直是想要招降韦康与马腾的,韦康这就不说了,他是朝廷直接任命的文官,没有道理和朝廷最对。其引为心腹的窦善又是本地的大族,武威窦氏没有道理在朝廷收复关中后继续与朝廷为敌。

    对于武威窦氏来说,割据一方并不是他们的本质利益。作为门阀,武威窦氏最是识时务。

    此时不降?

    那更待何时?

    马腾这个人就比较有意思了,他从出名开始时就以伏波将军马援之后自居。而且马腾本人也一直自诩为汉室忠臣,虽然他麾下的凉州兵与羌、氐义从对于朝廷的向心力没有那么高,但也耐不住马腾本人十分想要在朝廷内谋个一官半职。

    “陛下!

    莫不如以陛下的名义给韦康与马腾下诏,正式任命为韦元将为凉州刺史、马寿成为凉州都尉统凉州兵马。

    以窦善为武威郡守、武威校尉,马腾之子马超为酒泉校尉。另则韦康心腹,如姜叙为天水校尉,以安凉州士民之心。”

    “司空说的有理,那便如此。

    传诏!

    令韦凉州、马征西奉诏讨逆贼韩遂、董旻,务必为国除贼。”

    刘备在听了刘和的计策后便站出来对刘协拜道“陛下!司空所言却有道理,然臣以为朝廷还需遣大将坐镇雍凉边境,以伺机收复整个凉州。

    现如今关中刚刚有安定的景象,并州河西之地也已经是十分繁荣了。相信只要过了明年秋收,关中与并州河西之地就足以供给朝廷大军西征。

    而比之于到时候再调兵遣将征讨凉州,莫不如现在就于雍凉边界安插大营。以朝廷大将坐镇之,一边观察凉州局势一边等待粮食补给,待出征之事备齐后便可兵贵神速直扑贼寇老巢而去!”

    “左军说的也有道理,那不知该请何人坐镇于雍凉之边境?”

    “陛下可让玄德叔父往之。”

    在刘备一开口的时候,刘和就知道刘备是想主动请缨,于是乎他便顺水推舟请刘备坐镇于雍凉边境。

    刘备闻言果然大喜,立刻躬身拜道“臣定不负所托,为朝廷收复凉州。”

    刘协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挥挥手道“那便应司空与左军的要求,请左军领三千精兵驻扎于雍凉边境的北地郡境外。在明年秋收前,左军要广遣斥候联系韦凉州与马征西,摸清凉州之山川地理和人口户籍。

    在秋收完成后,朝廷会立刻调拨粮食与兵马,以左军为督凉州军政以讨凉州诸逆贼。

    左军现为豫州牧,按道理说不方便长期居于雍凉之地。莫不如朕以左军为车骑将军,统关西军政如何?

    朝廷可撤豫州牧,只留现有的豫州刺史与豫州都尉。左军麾下将士,也由左军和司空商议后再行调度。”

    这刘协可一点都不傻,他提拔刘备就是要制衡刘和,以此来确保自己的安全。

    而他又给刘和与刘备留足了权力,让他们自行决定人事调度。

    人事任免控制朝堂最重要的事情,刘协他只要不过分插手人员调度,那便不算是对刘和与刘备的威胁。

    而将人事任免的选择权交还给他二人,那一旦有什么矛盾也是他二人之间产生的,不会殃及他刘协。

    刘和再次正视眼前这位年轻的小皇帝,若他生于承平盛世,亦或是有为之君。可惜生逢乱世,登基就是傀儡。刘协一生只怕与皇权无缘,但他只要莫与自己为敌,那自己便可保他一世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