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宫门

第604章 看穿

    就比如现在,谁见了她们母女,不夸赞一声母慈女孝呢?

    “你这孩子”

    叶思娴无奈笑了:“那时候你才刚生孩子,听闻安国公府也是不大顺利,我也只是给你派了稳婆和医女,其余的……”

    “你别怪母后才好,当时那境况确实顾不上,母后给你赔罪”,叶思娴笑得诚恳。

    怡安眼圈儿刷地红了,起身跪在叶思娴面前。

    “母后您若这样说,女儿可就无立足之地了,女儿以前是犯过错,可现在一切都过去,女儿只安心在家相夫教子,一心一意服侍父皇和您”

    “您这般说实在是见外”

    “好了好了”

    叶思娴乐呵呵安抚怡安:“知道你孝顺,你父皇也知道”

    “快起来,都是一家人,往后你多带着孩子进宫看看我和你父皇也就是了,对了,这孩子叫什么名字?”

    叶思娴转头逗弄孩子。

    “庆儿,当初生他的时候多亏母后照拂,还算平安,女儿心里觉得庆幸,就为他取名庆儿”

    “好名字,庆儿”

    叶思娴捏了捏孩子软糯糯的小脸蛋,亲手打开春蝉和灵芝取来的檀木匣子,将沉甸甸的纯金长命锁戴在孩子的脖颈。

    “希望你长命百岁,一世无忧,将来好好念书习武,做你娘亲的贴心人”

    一番话说得众人都笑了,刚才的惊险气氛总算烟消云散。

    ……

    赏菊宴当然要赏菊,大家饮酒品菜,又围着一簇簇各式各样或珍稀或娇艳的菊花评头品足。

    这个说这簇绿菊开得好,似墨非墨,似玉非玉。

    那个那簇线菊最妙,半开的时候像针,开完了更像一簇毛茸茸的线球,叫人爱不释手怎么也看不够。

    而那个又说,那簇金灿灿的黄菊最热闹,不但把秋的晦气赶跑,还把秋过得比春还热闹。

    大家热热闹闹,后半场宴会热闹许多。

    一直到宴会结束,谁也没再提起‘捐银之事’、‘赔罪之事’等等,都巴不得瞬间失忆立刻忘掉。

    宴会散去后,叶思娴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内室,拍了拍饮酒而通红的脸颊。

    “笑得累了,脸都是僵硬的”

    春蝉赶紧拧了热毛巾递到主子手上:“娘娘您喝了足足三杯,要不躺下歇息吧?”

    “不用”

    将热毛巾敷在脸上,叶思娴闭目养神片刻,然后起身吩咐灵芝:“去看看皇上忙完了没,让皇上有空来一趟栖凤宫”

    “现在?”

    此时正是午后,皇上就算忙完也一定在御书房午歇,下午要继续批折子。

    皇后娘娘闲来无事,绝不可能在午时打搅皇上。

    果然叶思娴愣了一下,拍拍脸颊:“瞧我都傻了,这个时候我找皇上做什么?等晚上吧”

    “哎”,春蝉和灵芝下去。

    叶思娴披着里衣在窗前看了会儿天,这才转身躺回被窝闭上眼。

    喝得着实多又猛,确实支撑不住了。

    ……

    一觉醒来已是傍晚,叶思娴睡得浑身舒畅,拥着被子翻了个身。

    还不等彻底清醒,就闻见一股油墨和朱砂的馨香。

    谷</span>

    “皇上?”

    除了他会在自己卧房批折子,不可能会有别人。

    “醒了?”,放下书本,赵元汲起身来到床边,替她捋了捋散落额前的碎发。

    “听说你找我,折子还没批完就急急赶来,结果……某人却在睡大觉”,赵元汲笑着调侃。

    叶思娴脸一红:“我找你也没那么急啊,是你自己来早的”

    她嘟囔着爬起来,还是笑嘻嘻蹭了蹭他宽厚的肩膀。

    “其实也没什么事,不过是一点儿小小的……不快”

    “说!”,赵元汲将她揽在怀里,顺便让她的头靠在自己肩膀上。

    叶思娴安安心心靠着,将京城的流言蜚语和宴会上自己的表现描述了一遍,最后冷笑道。

    “不知我这法子可给皇上丢脸了?反正我是不高兴”

    “一个个脑满肠肥赚得盆满钵满,几件棉衣还扣扣搜搜,我简直气死了”

    实际她要的真不多。

    按照当时的市价,一整套棉衣棉裤平均不过三百五十文,薄一些的便宜点儿,厚一些的再贵,上下也就相差一百文左右。

    “五千件棉衣,也不过两千两银子,且不说俸禄,单算这些世家大族每年的产业收成,十倍也不止”

    “若非朝廷养兵养卒,若非皇上日理万机兴修水利,百姓安居乐业,他们……”

    “哎!别这么说”,赵元汲打断她。

    “你这么想就错了,他们的银子终究是他们的,你开口强逼就是不行,他们又不欠朝廷的”

    “所以娴娴你赔礼道歉做得对,只是……”

    赵元汲眯了眯眼:“他们错就错在不该背后议论攻击你,现在朕也不高兴了”

    叶思娴扁扁嘴:“攻击就攻击,反正我这个皇后名声已经够差,也不差这一条”

    名声这东西,她确实不太在意。

    “哼!”,赵元汲冷哼一声,没再说话。

    ……

    三日后的早朝。

    赵元汲照例理完朝政,散朝的时候将那些世家大族在朝为官的大臣都留下,美其名曰:嘉奖。

    众人战战兢兢来到御书房。

    赵元汲也不拐弯抹角,直接了当:“当时朕在甘州镇守,苦寒暴雪,当地百姓的棉衣都不够,何况军中”

    “多亏你们这些人家秉承着家国大义从各处收购棉花,连夜制成棉衣捐献给朝廷,这才有皇后亲送棉衣入军营的佳话”

    “皇后告诉朕你们才是这件事最大的功臣,理应论功行赏”

    “朕想了想的确有道理,今日特请你们过来问问,想要什么,朕必定一一满足”

    世家大族们十分惶恐,连连跪下表忠心,一个两个说自己什么都不要,那都是自己应该做的。

    “哦?应该做的?好像京城中的百姓可不是这么传的啊?”,赵元汲深深皱眉,犀利的目光扫射四周,所有人后背满是冷汗。

    敢说吗?一个字都不敢,这会儿除了装傻说什么都是找死。

    “罢了!”,赵元汲大手一抬:“那些都不重要,总而言之,朕一定要嘉奖你们”

    “既然什么都不要,那朕就赐你们匾额吧”

    帝王顺手一指,御案边已经搁置一排写好的大字,有‘妇女楷模’、‘忠君世家’、‘忠孝两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