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徒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第04章 醍醐灌顶

    “所以,国家大事必须要关心一下了。”

    徐浪真的有点恼火了,瞪着崇祯:

    “把师父的话当耳边风啊!”

    “既然如此,有多远给我滚多远!我就当是没有你这个徒弟!”

    崇祯连忙辩解:

    “师父,恕徒儿不孝,徒儿是先安置了生意的事情,才过来拜会师父的。”

    “所以……徒儿并不知道师父会有那样的预言啊!”

    为了大明江山,崇祯也是拼了。

    如果降尊纡贵可以拯救大明,做一回徐浪的徒儿又何妨?

    王承恩和方正化都是低下了头。

    装作什么都没看到,什么都没听到。

    在他们的印象中,万岁爷从来不曾对任何人,如此低微。

    堂堂的大明皇帝啊!

    唉……

    闻言,徐浪的脸色才缓和了下来。

    “也罢。这不能怪你。”

    别人又不是穿越众,怎么会知道历史的走向呢。

    “但是这也无妨,你尽快结束生意,尽快返回武昌府就行。”

    “京城一时半会儿还不会有事。”

    虽然往后建奴数次入关烧杀掳掠,但是,也是到了崇祯朝后期,京城内部的天灾人祸才爆发。

    徐浪只是希望,徒弟能够早点离开,早做打算。

    这样的回答,让崇祯很着急。

    这一次过来,他存心就是为了套徐浪的话。

    但是看徐浪的态度,似乎只有逃离一途?

    “师父,莫非你觉得,大明已经没救了吗?”

    王承恩在一旁暗暗摇头。

    真是难为万岁爷了。

    万岁爷最在乎的,就是大明的社稷江山。

    但是为了救大明,万岁爷偏偏要说出如此丧气的话来。

    徐浪摇头叹息:

    “陕西的民变兵变,只是冰山一角。如今的大明,已经是积重难返,差不多没救了!又岂是你我升斗小民可以改变的!”

    “听师父一句劝,赶快离开京城,回去武昌府过安稳日子吧。”

    崇祯心中咯噔一下:

    “难道师父认为,大明已经彻底的没救了?”

    徐浪摇头:

    “这个倒不至于。”

    “大明不缺文臣武将,缺的是一个有魄力的皇帝。”

    说起明朝的灭亡,徐浪何尝不是感慨万千。

    随着满清统治的确立。

    汉人衣冠彻底沦丧,华夏大地被满清奴役三百年,文化科技不进反退。

    几千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华夏文明,沦为世界末流,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蹂躏。

    身处千古未有之大劫难旋涡的徐浪,何尝不想拯救大明?

    奈何有心无力啊。

    听到徐浪的话语,王承恩和方正化都是暗暗叹息。

    以他们对万岁爷的脾气的了解。

    这小子接下来,八成是活不了了。

    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

    此时的崇祯,脾气出奇的好。

    “据我所知,当今万岁爷一登基,就诛杀清扫了祸害朝野的‘阉党’,以一己之力,让朝政恢复清明。这如何称得上是没魄力?”

    实际上,崇祯心里非常的不忿。

    登基以来,大臣们都称颂他是励精果敢的明君,怎么到了徐浪的嘴里,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徐浪吃了一口菜,吐槽道:

    “那不叫魄力,那叫鲁莽,愚蠢!”

    崇祯朝的牌面,其实不算差,大明之所以会亡的那么快,有一大半的功劳,要记在这位勤政的崇祯爷头上。

    王承恩再也抑制不住情绪,开口呵斥:

    “大胆!你竟敢口吐如此大逆不道之言,不怕杀头吗!”

    徐浪嗤笑:

    “尔等既然怕死,又何必要谈论国家大事?”

    “也罢!也罢!”

    “吃了这顿饭你们就回去吧!再也不要到我这儿来了。免得受连累,被砍了脑袋。”

    崇祯被勾起了好奇,他还偏想听听,徐浪有什么高见。

    “闭嘴!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再开口!否则,家法伺候!”

    崇祯转过头,对王承恩一声大喝。

    然后耐着性子,放下身段,继续向徐浪请教:

    “师父,不知你为何会觉得,万岁爷清除阉党是鲁莽愚蠢的行为?”

    徐浪摆摆手,自顾自吃菜:

    “不说也罢,不说也罢。”

    这让崇祯很苦恼。

    回头狠狠瞪了王承恩一眼。

    吓得王承恩差点当场尿裤子。

    “师父,就咱们师徒俩闲聊,您就说道说道吧?”

    崇祯用近乎哀求的语气,对徐浪说道。

    看着崇祯这幅样子,徐浪有点心软了。

    眼前这人,毕竟是自己的徒弟。

    “私下聊聊无妨,但是你可别到处乱说,师父还想多活几年呢!”

    “崇祯皇帝刻薄寡恩,死在他手里的文臣武将,数不胜数,你我在这世道里,充其量不过是蝼蚁。”

    崇祯的感觉,更加不好了。

    怎么说着说着,他又成了刻薄寡恩之人了?

    但是气氛都衬托到这儿了,崇祯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

    “师父,请赐教。”

    徐浪给自己倒了一杯四十度的土豆酒。

    呡了一口,咂巴着嘴巴,悠悠道:

    “魏忠贤在的时候,边军没有欠饷,国事还不至于如此糜烂。”

    “但是自从清除了阉党之后,你看大明变成了什么样?”

    “国库空虚,军队欠饷,皇帝被文官玩弄于股掌之间!这样的朝廷,拿什么来拯救?”

    王承恩和方正化都是低下了头。

    装作什么都没听见。

    崇祯的脸色已经煞白。

    但是徐浪话匣子已经打开:

    “天启皇帝临终前,曾拉着崇祯的手叮嘱: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

    “但是咱们这位崇祯爷,把先帝的嘱托当成了耳边风,一登基就清算除掉了魏忠贤。”

    “结果呢,你也看到了,文官们是高兴了,但是皇帝的圣旨,想出内阁都难。一个皇帝被文官架空的朝廷,你觉得它能做成什么事儿?”

    崇祯如遭雷击!

    皇兄临终前的遗言,只有天知地知他自己一个人知道,为何面前这个人,却能够将皇兄遗言,一字不差的说出来?

    难道,此人真的能够知晓过去未来?

    而且崇祯自己知道自己事。

    自从没了魏忠贤,文官们的腰杆子都挺直了,他这个皇帝说的话,十句有九句会被驳回!

    “难道……难道魏忠贤杀错了?”

    徐浪这时发挥了键盘侠的本色,摇头晃脑道:

    “也错,也不错!”

    崇祯更加是云里雾里:

    “为何?”

    “魏忠贤罪大恶极,杀了他原本也没有什么错,但是皇帝不应该听信文官的话,废弛锦衣卫和东厂。”

    崇祯还是听不懂:

    “为何?”

    徐浪侃侃而谈:

    “你道为何,自成祖以来,历任皇帝都重用太监和厂卫?”

    “朝堂之道,重在制衡。”

    “……”

    崇祯心中充满困惑。

    大臣们一个个都说,宦官误国,霍乱朝纲,罪恶滔天。

    所以,清除了阉党之后,崇祯也疏远了宦官统领的厂卫。

    但是现在听徐浪说来,他这么做竟然错了?

    “太监厂卫集团,犹如文官集团头顶上,悬着的一把利剑。”

    徐浪给崇祯指点迷津:

    “有这柄利剑在,文官们不敢肆意妄为。可我们这位崇祯爷倒好,被文官们忽悠瘸了,废弃了厂卫,还自以为英明神武呢。”

    “如今的朝堂,做主的不是皇帝,而是那些文官们!”

    “而且没有了厂卫监督制约,朝廷政令快成一张废纸了!”

    “唉,我和你说这些干嘛呢。”

    徐浪忽然发觉,自己好像扯远了。

    一口菜,一口酒,谆谆善诱:

    “听师父一句劝,现今的大明,就是一个大泥潭,谁进去了都只能往下陷!”

    “趁现在还来得及,赶紧离开京城,回去南方吧。”

    但是此时。

    听了徐浪的话,崇祯只觉醍醐灌顶。

    激动不已。

    此前他一直不明白,为何自己处处被掣肘,做什么事都不顺畅。

    现在才知道!

    原来自己是被文官们忽悠瘸了,被文官们做了主啊!

    回去以后,朕一定要重新重用锦衣卫和东厂,把利剑架在文官们的脖子上,让他们乖乖听朕的话!

    朕才是这大明之主!

    畅想前景,崇祯脸上不禁露出笑容。

    徐浪见状,有点恼火,随口呵斥:

    “你傻笑什么呢!”

    “想活久一点,就立即给我滚回武昌府去!”

    有了刚才崇祯的告诫,此时王承恩和方正化都是深深的低下了头。

    只当是没听见。

    对于徐浪的呵斥,崇祯丝毫不以为意:

    “师父,你还没说,陕西民变兵变的事情,怎么解决呢?”

    喝了点小酒,徐浪的话兴正浓,有点收不住了:

    “其实,法子还是有的。”

    “安定陕西,我有上中下三策。”

    崇祯闻言,喜上眉梢。

    果然,仙师是有法子破解的,这一趟,看来没白来,也没白认小!

    “下策,任用一铁腕酷吏,将陕西反贼统统剿灭了就是了。”

    崇祯不禁插嘴:

    “奈何没有合适的人选啊!陕西三边总督已经空缺了小半年了!”

    直接剿灭当然是最简单粗暴的法子。

    但是现在根本没人愿意,去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

    徐浪有点意外的,瞄了一眼崇祯:

    “想不到,你对这些事情,倒是门清。”

    “吃力不讨好,而且随时可能掉脑袋的差事,当然没人愿意去。”

    “可惜崇祯皇帝没有魄力,否则,陕西地方就有一个合适的官员。”

    崇祯抑制住激动,问道:

    “什么人?”

    “陕西布政司督粮道参政洪承畴。此人资历是浅了点,但是能文能武,行事果决,堪称栋梁之材。”

    关于洪承畴这个人,争议颇多。

    但是徐浪觉得,不可否认的是,此人的能力没的说。

    有人认为,洪承畴降清是洗不去的污点。

    但是不要忽略了,那是在松山被围城日久,副将叛变,战败被俘,走投无路,且大明大势已去的情况下,洪承畴才选择了投降。

    现在才崇祯元年,在大明没有显示出气数已尽的征兆之前,没有特定的环境,洪承畴背叛是不可能背叛的。

    历史上,正是洪承畴出任了陕西三边总督之后,以铁血之手段,稳住了陕西的局势。

    崇祯对洪承畴这个名字,没什么印象,但是此时他牢牢的记住了这个名字。

    督粮道参政是从三品的官,直接出任封疆大吏,资历上确实有点压不住。但是现在不是特殊时期吗?特事特办应该是可以的。

    “师父,那么,中策是什么?”

    听徐浪说的头头是道,崇祯的好奇心更浓。

    徐浪喝了一口小酒,继续道:

    “中策就是,请一持重之老臣出山,剿抚并用,很快就能够平定陕西之乱。”

    “愿闻其详。”

    “袁可立,孙承宗,这两位老臣,只要请动其中一位出山,陕西可定矣。”

    “同时开仓赈灾,只要有一口吃的,百姓就不会再造反。”

    闻言,崇祯心中又是咯噔一下。

    袁可立,孙承宗这两位股肱老臣,崇祯不是没有考虑过。

    但是由于这两位都是年过六旬,在这个国民寿命平均只有四五十岁的年代,听起来似乎太老了。

    而且,袁可立、孙承宗辞官归乡,都是受了一些委屈的。

    崇祯也没有信心说服这两位老臣。

    所以一番考量之下,崇祯最终并没有征召这两位老臣。

    现在听徐浪这么一说,似乎他又犯了一个错误。

    “问题是,怎么才能请得动袁可立孙承宗这两位老臣呢?”

    “而且大明的国库,现在可以饿死耗子,又哪里有钱粮赈灾呢?”

    这是当下最现实的问题。

    以前徐浪只是一个键盘侠,现在有人当面听他论道,感觉还蛮像那么一回事的。

    徐浪的嘴巴有点收不住了:

    “正值国家危难之秋,只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袁可立和孙承宗都会出来救火的。”

    袁可立就不用说了,曾七次打败野猪皮,开镇东江,策反刘兴祚,招抚朝鲜,是满清最痛恨的明人之一。袁可立的相关资料,被满清销毁封杀三百年,就足以说明其气节和能力。

    孙承宗因为构建关宁锦防线,饱受现代键盘侠的攻击,被称为“明朝灭亡的第一罪人”,他的功过暂且不论,但是他的能力绝对是有的,对大明也绝对是忠诚的。

    崇祯不住点头。

    袁可立、孙承宗两人,都曾是皇兄的帝师。

    如果他加以恩宠,应该可以请出来。

    “至于钱粮嘛……”

    徐浪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