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从速通开始一统

第15章 鞭长莫及

    陈宫脸色稍有缓和,实际上乔家确有雄厚财力,足以在初期帮助主公渡过难关,只是问题在于,乔家乃是名门望族,又怎会轻易同意主公的求婚呢?

    “主公考虑周详,只是那乔家,又怎会看上主公您呢?”光有美貌并不能当饭吃啊。

    郭威嘴角抽搐了一下。

    “以往或许是看不上,但现在就难说了,你别忘了,孙策军正在攻打庐江,庐江地区人心惶惶,那乔家二女素有美名,此刻想必她们家人也很担忧女儿的安危。此时如果我们前去提亲,未必就没有机会,你说是不是?”

    陈宫低头思索一番:“主公既然已有此番考虑,公台愿意前去促成此事,不知主公想要乔家哪一位姑娘?”

    “两位我都想要。”

    郭威的大胆直言令陈宫瞠目结舌许久:“主公,您……您还真是雄心壮志。”

    “与其便宜他人,不如便宜我自己,我怎能容忍另一个女儿来瓜分财产呢?倒不如我一起娶了,这样一来,财产自然就归我所有了。”

    这……这……这话说得好像很有道理。陈宫竟然一时之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得点头:“既然如此,公台这就前去一趟。”

    郭威点头应允:“那就麻烦公台了,从今以后,你不必再隐姓埋名,完全可以堂堂正正地出现在世人面前,即便是曹操得知,也是鞭长莫及,您的智慧才识,早已名震大江南北,有您作为谋臣,我相信乔家会给足面子的。”

    被夸得飘飘然的陈宫次日清晨果真带着宋宪出发了。

    陈宫离开后,县中的事务便全压在了郭威肩上。

    就这样过了十多天,郭威已经宣布了新的税收政策,并让人将其张贴于县衙门前,同时派县衙人员赴各乡镇进行宣传,详细说明杞县新税制的具体内容,哪些税项已被取消,百姓需要缴纳多少粮食等等,都一一说得明明白白。

    完成此事后,郭威派人将高顺唤来。

    “主公,您找末将来有何事?”高顺这段时间一直在军营中忙碌,由于韩玄设定的限额是两千人,此次带来的是九百多人,郭威下令又招募了一千二百人,使兵力总额达到规定数额。同时,他命令高顺挑选了几百人,将陷阵营扩充至一千人,并亲自监督加强训练,而张辽则负责其余兵马的训练。

    “坐下说话。”郭威示意旁边的位置后。

    高顺坐下,郭威命人上了茶汤,然后说:“高顺,我打算带张辽出趟远门,杞县的军政事务就暂时由你代为管理,等陈宫回来后再交接给他。”

    高顺一听要自己接手军政,顿时吓得站起来拱手苦笑道:“主公,万万不可啊!军务上末将尚能处理一二,但这政务方面,末将真是门外汉,毫无经验啊!”

    郭威也清楚,高顺在政务上的确难以独当一面,若非如此,他也不会花费这么多时间把一切梳理妥当。

    然而,时不待人,他无法等待陈宫归来后再行离开。

    北方烽火连天,身处这个没有飞机火车的时代,长途跋涉全赖马匹,从这里抵达河北,即便一路顺利,也需耗时月余,更何况途中或许还会遭遇诸多变故。

    因此,他必须踏上征程。

    “我明白,但时间并不会为我停留,我只能暂且将政务重任交付于你。”郭威看到高顺仍然迟疑,便走到他身边,拍拍他的肩头:“高顺,我相信你们,政务方面我已经理清脉络,只需按部就班执行,倘若有案件或其他突发事件,你可以保留下来,待陈宫归来再行处理。”

    信任二字令高顺颔首:“主公,您何时启程?是否需要召回臧霸?属下深感力有未逮。”

    张辽已离去,宋宪随同陈宫前往庐江。臧霸与孙观正在统率暗处兵力,陷阵营有待训练,麾下尚有一千多人需管理,再加上政务繁忙,实属捉襟见肘。

    “今日我即刻动身,你调回臧霸吧,待陈宫回来,告知他如有新人投奔,由他判断接纳与否,我所邀之人会携带书信前来,若遇无法决断之事,可待我回归后再议。”

    高顺退后半步,简洁有力的回答让郭威略感宽慰,当天下午,郭威便带着张辽,携带着一笔金银,踏上了北上的道路。

    庐江郡皖县。

    乔家府邸。

    随着涌入城中的难民日益增多,乔家又在庭院之外增设了一个粥棚。满脸忧虑的乔公站在大门之前,望着那排队如长龙般的难民队伍,不禁轻叹一口气。

    这些日子以来,

    从难民口中得知,民间对孙策军的评价并不佳,他们烧杀劫掠无所不为,甚至,乔公还听闻了一些风声,据说孙策军内部流传,一旦皖县被攻克,自家的两个女儿,将会如同贡品般被迫送至孙策跟前,遭受奴役之苦。

    膝下无子,唯有两名爱女,大乔年方十八,小乔刚满十七,两人皆是花容月貌,温婉贤淑,视为掌上明珠,无数上门提亲者均被他婉言谢绝,他期待的是能够在他离世后,依然能如同自己一般宠爱二女的佳婿。

    无论如何,他绝不允许自己的女儿成为别人的贡品。

    “国家多难,不知何日,这天下才能出现一位中兴之主,使这天下不再战火纷飞。”乔公仰望天空,转身后步入庭院,瞥向远处的阁楼,他吩咐身边的仆人:“近期,务必确保两位小姐不出门,以免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

    “老爷放心,小的这就去安排。”

    显然,还需增设更多粥棚,乔公回到房间,决定再多设立几个棚子,虽然他力量有限,但也希望能尽其所能。

    “老爷。”管家从门外走进来,手中捧着一幅精致的锦绣画卷:“老爷,门外有一位客人求见,这是他的书信。”

    乔公接过画卷细读,

    下邳与皖县相距不远,那儿传来的消息显示,下邳城破后,吕布军中的吕布已被找到,而其麾下的首席谋士陈宫及张辽、高顺等人却神秘失踪。

    世人皆传言,是刘备将此三人暗中藏匿,曹操也因此怀疑,并以此为借口与刘备开战,最终刘备战败,下落不明。尽管乔公心里明白,这只是曹操觊觎刘备占据的徐州的一个借口,但三人的失踪,无疑为曹操出兵提供了绝佳的理由。

    此刻,他竟在庐江收到这样一封信函,信中似乎提及前来提亲的事宜,究竟为何人提亲?

    乔公满脸疑惑,但仍旧亲自出门迎接来访之人。

    走出大门,他看见一名中年男子站立在那里,身旁伴着一名看似寻常百姓装扮的随从,虽然身穿布衣,但腰杆挺拔,身形魁梧,一眼便知是位武将。

    “敢问哪位是陈公台先生?”

    陈宫察觉到来人的打扮,遂含笑趋步向前:“在下正是陈宫,不知阁下可是乔公?”

    陈宫自杞县出发后,便与宋宪携带厚礼疾驰至此,沿途遇见不少流民,考虑到如今杞县人口稀少,主公或许需要招募兵马扩充实力,于是便引导他们前往长沙杞县安顿。

    他在外奔波忙碌,却未曾料到高顺在杞县几乎忙得团团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