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从速通开始一统

第32章 表象蒙蔽

    一骑孤行,赵云抵达三岔路口,面无表情地凝视着乌巢冲天大火,心头思绪万千。

    远处传来的马蹄声令赵云微微抬首望去,领头者一头豹纹般的乱发,骑着一匹乌黑骏马,手持蛇形长枪,身后簇拥着一群部众,其中居中一人,身披黑甲,那身影轮廓,赵云一眼便认出是刘备。

    此外,还有几位身穿锦袍的随从,其中有几位赵云也识得,他们是糜家的人,还有一位是逢纪,另外一位则是审配。

    众多谋士纷纷离去,袁本初焉有不败之理。

    “前面何人,速速让开,否则休怪老子手下无情!”

    “张飞。”赵云平静地说出,眼神锐利:“若真较量起来,你以为你有胜算?”

    张飞一愣,勒马细看,果真是赵云。

    徐州兵败后,他久寻大哥二哥不得,近日方得知大哥在袁绍帐下,于是杀光山寨匪徒,独身前来寻找大哥。

    “原来是子龙啊,我大哥上午还提起你,对你可是颇为……”

    “子龙,前面那位是子龙吗?”刘备兴奋地上前,惊喜万分:“真是……真的是你啊。”

    自山岗归来,刘备便觉不安,他立刻找来决心跟随的审配和逢纪商议,审配与他意见一致,认为沮授定会知晓他们此行的目的。

    为免夜长梦多,刘备决定当晚便动手,烧毁城内粮草,随后西行前往并州附近,暂觅一处安稳之地再做打算。

    “子龙,你怎么在这儿?”刘备满怀赞赏地看着赵云,赵云在此出现,意味着他愿与刘备同行。

    赵云上下打量着刘备,懊悔自己曾被其表象所蒙蔽。

    “特意在此等候你。”赵云的回答让刘备感到一丝异样,他的神情似乎比午间更为冷漠。

    “子龙,你是担心我吧?只要你平安无事就好。”刘备松了口气,看向乌巢方向,忧虑道:“子龙,乌巢恐怕遭到了曹操细作的破坏……”

    曹操细作?城内外防守森严,还说是曹操细作,真当我还会相信你?

    赵云未曾料到,他竟将罪责推给了曹操。

    “你为何要这么做?”

    咦……

    刘备一愣,疑惑问道:“子龙,你……你在说什么呢?”

    赵云指向近在咫尺的乌巢:“你为何要烧毁乌巢粮草,那是十几万大军赖以生存的粮草,是四州百姓辛勤耕耘的成果,你为何狠心烧毁,为何不顾城中百姓和两千多名将士,口口声声宣扬仁义,却转身做出卑鄙勾当?”

    “子龙,你……你说什么呢?”刘备面色大变。

    赵云愈发确信,他果断抽出身畔长剑,唰地斩断衣袖一角:“从此你我一刀两断,他日相见,无需留情。”

    赵云眼角滑落一滴泪水:“曾经,我以为你是值得我追随的人,我决定不负你所托,此次前来,只为追随于你,谁知人心难测,你果真如主公及先生所言,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仁义挂在嘴上,阴险藏于心中,你甚至连曹操都不如。”

    “赵云!”张飞怒喝一声,正欲行动。

    赵云略微抬起眼帘,瞥向张飞:“你想动手不成?”

    “三弟住手!”刘备喝止了张飞,后者愤然将长矛插入地面,砸出一个坑洞。

    刘备面皮之厚,即使赵云直言不讳,他仍能面色如常,制止张飞之后显露出一脸困惑:“子龙,你这是何意?我为何听不明白?”

    “若听不懂,便不必勉强。”赵云满脸不屑地蹙眉,拉动缰绳调转马头离去,他需尽快寻访沮授,并返回其主公身边。

    此地于他而言已无丝毫眷恋,他坚信待日后再次踏上此地之时,定将是其主公扫平天下烽烟之际。

    “子龙,这其中必有误会,我怎可能……”

    “不要再提‘兄长’二字,你口中提及它,实是对兄长的玷污。”赵云侧目冷冷看向刘备,预备离开此处。

    审配见主公对赵云如此重视,策马上前至张飞身旁:“他深受你大哥器重?”

    审配与逢纪皆知袁绍难成大器,故而在营帐中未揭露此事,否则刘备或许早已命丧黄泉。

    刘备绝非凡夫俗子,他们自会与其一道投奔英主,而非随袁绍一同覆灭。

    张飞对这两位备受大哥敬重之人向来恭敬有加,他点点头回应:“没错,大哥极为器重他,他深谙兵法,武艺超群,大哥常教导我向他学习,期盼我能有所成就。”

    审配闻听此言,联想到赵云先前提及的主公,遂低声对张飞耳语:“务必确保他不能安然返回。”

    此处确实未能获得有用情报。

    二处至今仍未传出确切消息,这意味着酒井一郎对此问题早已有所警觉,他始终在不断转移位置。

    对付一支行踪不定的小分队,要想找寻其踪迹并非易事。

    “好吧,那我们明日一早启程,直奔虎头山。”

    清源客栈内,宫本次郎立于窗前,察觉到周遭气氛异常。

    不久前,戒备森严的清源警备旅竟突然解除了戒备,甚至连旅指挥部的关卡全部撤离。

    此刻,城中百姓进出城门无需再接受任何检查。

    “队长,我们是否可以撤退了?”身旁一人走近宫本次郎,望着下方恢复宁静的街道询问。

    宫本次郎轻轻摇头,作为酒井大佐的得意弟子,他承袭了师父的多疑性格。

    反常即为妖。清源警备旅不可能无缘无故解除戒备。

    此事已过去三天,他们始终保持警惕,怎可能突然间放松戒备?

    然而,若对方确实放下戒备,那么在此驻守便是白白浪费时间。

    师父曾告诫,浪费时间便是浪费生命。

    这句话虽听起来别扭,但师父告诉他,这句话出自他的一位学生之口。因那位学生,师父承受了许多非议。

    尽管他追问此事时,师父总是回避,但他通过侧面了解得知详情。

    那位留学山城的青年,曾在暗处蛰伏近三年,由一名籍籍无名之辈一跃成为士官学校成绩名列前茅的人物——严格来说应是第一名。

    只是上级决定不予公布第一名,以免将象征荣耀的指挥刀授予他。即便如此,他在离校时仍夺得了炮兵科第一的望远镜,并在离开时炸毁了厕所。

    周卫国,此人被师父赞为天生适合特种作战的料子,提起他时满含欣慰,却又忍不住对其破口大骂。

    还有,师父的另一位得意门生竹下俊学长,也曾是他崇拜的对象,如今却成了他的敌人。

    他痛恨帝国投入大量资源,最后却培养出一批背叛帝国的败类。

    师父在提到这两人时,心中交织着满意与恨意。

    那份满意,令他内心五味杂陈。

    “我先去探查一下情况。”宫本次郎戴上眼镜,穿上长袍,装扮成教书先生的模样,朝城门方向走去,最终在一处茶摊坐下观察城门口的情形。

    的确,百姓可以自由出入,不久前用于防守甚至架设机枪的掩体,如今仅剩下散落的沙袋。

    “撤离!让大家分批撤离,每隔十分钟走一人,出城门后沿第一条大路前行至第一个村庄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