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从速通开始一统

第37章 千般筹划万般谋略

    “军师近来事务繁忙,我在帮忙处理一些账目的事宜,希望在你不在的时候,能够替你分担一二。”

    大乔的回答让郭威笑容满溢,拥有这三位佳人相伴,他何其幸运。

    由于彼此尚不熟络,郭威不愿过多打扰此刻的气氛,于是找个借口暂时离开。

    回到前厅,见三人正热烈讨论,他也搬来一张凳子加入其中:“你们三位可是我的智囊团,现在有什么对策了吗?”

    原来在郭威去后院的时间里,陈宫、田丰和沮授一直在探讨一个问题——如何促使孙策率先采取行动。

    “主公,属下无能,未能……”

    “别提这些丧气话,我们一起想办法,总会想出个办法的。”

    郭威喝了几口汤,略感欣慰:“是否可以设法向孙策军传递一则消息,就说豫章郡太守有意将豫章郡割让给刘表。”

    “主公,我们刚才也正是在讨论此事。”

    郭威注意到三人面露犹豫之色,疑惑地问道:“怎么,这个计划行不通吗?”

    田丰先是微微摇头,接着又点头示意,让郭威感到一头雾水:“什么意思,元丰,你摇头又点头的,实在让人捉摸不透,能说得直白些吗?”

    “是时机不当,还是这个计策本身存在问题?”郭威见田丰未明确回答,补充追问。

    沮授微微躬身回应:“主公所言极是,确实是时机不合适,按常理而言,此计确有可行性,但结合当前局势,恐怕难以实施。”

    时机不当?这究竟哪里不合适?

    孙氏家族自孙坚起,就觊觎荆州已久,孙坚甚至因此命丧黄祖之手。如此看来,孙策得知豫章郡欲投靠刘表,岂会坐视不理?

    “主公,问题恰恰出在刘表身上。”陈宫的话让郭威更加困惑。

    田丰见郭威一脸困惑,拱手解释道:“主公,孙策刚占据庐江,损失严重,目前正处于休整阶段,如果此刻豫章郡流露出对荆州的归附之心,孙策恐怕不敢轻易出兵,因为一旦出兵,便会面临荆州十几万大军的震慑。”

    果然是时机问题,孙策虽久有攻占荆州之意,但这些年连续征战,加上父仇在身,对刘表必然有所顾忌。刘表长期养精蓄锐,麾下兵马众多,而江东诸郡或战乱不断,或疲于平叛,即便人口众多,也无法承受如此持久的消耗。

    “庐江初定,民心未稳,若再对豫章郡动武,只怕会得不偿失。”

    沮授见郭威情绪低落,连忙安慰道:“主公,百姓纷纷前来,正说明主公的治理方式深受百姓认可,这是件好事。”

    “好事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能变为坏事。”郭威饮了两口水,转向陈宫询问:“我们现有的粮食储备,够支撑多久?”

    陈宫低头思量片刻:“扣除军队所需,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我们大约还能维持半年。”

    半年……孙策或许能在那时完成休整,但自己却没有那么充裕的时间。待豫章周边资源被耗尽,届时又该从何处寻找补给?总不能去掠夺南部四郡吧,毕竟那些将来都会成为自家的地盘。

    “哈哈哈……”

    “看来我颜良来得正是时候,高将军,你率领的那一千精兵的确令我赞叹不已。我很难想象,若是以往我的部队与你的这一千精兵交锋,恐怕胜负难料。”

    “他们回来了。”郭威向外看了看,起身回到座位。

    待众人进来后,郭威看向颜良,面带微笑地询问:“感觉如何?”

    “非常满意!”颜良等人异口同声地回应。尽管赵云并未开口,但他深知,这支军队确是一支能征善战的精锐之师。

    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察觉到几位谋士脸上略显忧虑的表情,于是轻轻抱拳询问道:“主公,您是否正在为杞县百姓的安置问题而忧心忡忡呢?”

    果真如此。

    千般筹划万般谋略,却未料到即使在已加征一层农业税的情况下,仍会有如此众多的百姓如潮水般涌入。

    “正是。”郭威指向左右两侧预设好的座位,“你们各自找地方坐吧。”

    众人落座后,田丰看到赵云似乎若有所思的样子,捋了捋胡须发问:“子龙,你心中可有应对之策?”

    赵云轻轻摇头,他只是想要探询一下众人的想法。

    旁边的颜良思索片刻,拱手提议:“主公,既然人口过多,我们何不向东拓展,攻占豫章郡,这样一来,即便再多的人口,也能有足够的空间容纳。”

    然而,先前正是因为东进战略的问题而受挫。

    郭威不禁轻叹一声:“东进之事,如今时机尚不成熟。”

    几位武将对此表示不解,陈宫便在一旁大致解释了一下情况。

    听罢缘由,众人互相对视,一时无言。

    郭威不愿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耗费大家的心神,他转而决定先解决军队组织架构的梳理工作。

    军队,是他争霸天下的锐利武器,当前各方兵力虽知总数,但在具体的编制划分上却极为混乱,有的数百人,有的数千人,甚至有的上万人。

    这种不明晰的制度,无疑为下面官兵吃空饷等问题提供了温床,甚至在调动作战时,会出现不应有的失误。

    “你们都在军中摸爬滚打多年,深知军队编制混乱所带来的困扰,如今我军是从零开始,这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是件好事,因此我们必须确立一套清晰的军队编制制度,每个军应有多少人,一个队应有多少人,一个军中应包含哪些部分,所有这些都必须明确无误。”

    “主公睿智,若军队人数不清不楚,日后必定会产生混乱。”对于军队编制的重要性,张辽等武将深有体会,他们曾多次因兵力不准确而吃亏。

    “既然大家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就着手制定军队编制方案。我这里有一套初步设想,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郭威心中有一套历经千年演变而成的军队编制方案,但他并不打算完全依照书本照搬,而是做了针对性的调整。

    “最高层级为军,军下设镇,镇下设统,统下设营,营下设队,队下设旗,每旗20人,五旗成一队,五队成一营,五营成一统,五统成一镇,两镇合为一军,如此一来,一军人数约为两万五千人。”

    郭威略加思索,确认道:“骑兵编制也按照同样的方式划分,诸位觉得如何?”

    “明确。”众人的赞同令郭威满意地点点头:“就这样定下来,另外,军队的核心理念,是要保家卫国,忠于我,服务于百姓,这一原则,你们下去拟订细则。”

    待陈宫应承之后,郭威又将目光投向各位将领:“关于军队训练,你们都是行家里手,我不插手,但必须形成一套明确的规定,无规矩不成方圆,违反哪条规定应当处斩,哪条规定应当杖责,都要明文规定并广泛宣传,绝不能私下里无故体罚部下将士。”

    提及张飞之死,正是因为饮酒失态,恣意妄为,最终身首异处,这些都是助他打天下的将领,不可让他们心生怨恨而自寻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