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到达陈留,君子欺方!
王瑾做好了计划,也就在等了两日之后,带着大军正式出发了。
慢慢汇集在宜阳的十五六万的百姓,足足有十三万跟着王瑾一起走了,剩下的也都是奔向南阳而去。
南阳挨着洛阳,那些去南阳的百姓待在南阳讨生活,也打着随时还可以回来的心思。
而王瑾这边带着十余万百姓同行,兵卒还足足有两万多人,一下子就惊动了还留在洛阳周边的袁术和袁绍。
袁绍没想到王瑾竟然这么得民心,让他就有些嫉妒了,心里也起了杀心,他语气阴森森的说道,“真的没有看出来,王瑾竟然这么得民心,足足十几万的百姓跟着他回江夏,恐怕他的贤名要传遍天下了。”
田丰看出了袁绍的想法,他担心袁绍针对王瑾,反而失了民心,也就不动声色的说道,“是啊,原本我还在担心王瑾不是孙坚袁术的对手,甚至都抵抗不了几天。现在看他这么得民心,袁术想要拿下荆州,恐怕很难啦!”
袁绍听了这话之后,眼睛都亮了起来,他发现换了个思维之后,眼前突然就变得豁然开朗了。
他现在想的是如何让王瑾安全的到达江夏,也就很凝重的说道,“传令文丑,让他负责一路护送王瑾和百姓,等过了虎牢关,再回来复命!”
许攸听了袁绍的安排,就皱着眉头问道,“主公,宜阳怎么办?如果文将军离开的话,李榷郭汜肯定会重新拿下宜阳的!”
袁绍听了之后,也皱起了眉头,一旦失去宜阳,洛阳就要再次面对董卓威胁了。
田丰看出了袁绍的犹豫,却不在意的说道,“主公,洛阳南方诸县,本来就在袁术手里,而宜阳防守的正是洛阳的西南。
那李榷郭汜来了不是更好吗?
现在陆浑关在袁术手里,那里距离宜阳那么近,他们打起来才好!”
许攸听了这话,也恍然大悟,他拍手笑着说道,“妙,妙,妙!文将军打着护送百姓的名义离开宜阳,那袁术就不得不派人去守着宜阳。
主公,我看元皓这个主意不错,有了李榷郭汜牵制袁术大军,洛阳大半尽入主公之手。”
袁绍听了之后心里美滋滋的,也就高兴的命人给文丑传信。
而王瑾这边徐荣负责带领五千兵马在前面开道,而张辽五千兵马在后方断后,王瑾带领一万兵马随同百姓同行。
张辽五千兵马里,其中有两千多是他的老部下,剩下的两千多是新劝降的降兵。
徐荣那边也是这样,不过他那两千多老兵,都是陈留张邈给的,刚好他们认识路,也好在前方引路。
而王瑾的一万兵马之中,其中有胡熊的两千骑兵,还有胡豹的四千步卒,剩下的全是新兵。
就在大军前行的时候,后方有士卒快马而来,见到王瑾之后,下马大声喊道,“主公,我们后方五里处跟随着五万兵马,打的是袁和文字旗号,张将军询问该如何定夺?”
百姓听了这话之后都紧张起来,难道这些关东首领真不管他们的死活吗?
王瑾一听就知道是文丑带的兵马,他犹豫了一下,觉得他带着百姓一起,袁绍不敢动手,也就说道,“莫要担心,应该是盟主派人护送来了,如果他们不过分接近,就不必管他们。”
王瑾的话让百姓们放心了一些,等传令兵走了之后,他们明显也加快了步伐,也让王瑾看出百姓对其他的兵马还是不完全信任的。
即使百姓们加快了速度,从宜阳到达虎牢关也足足有二百多里,十几万人还是走了八天。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十万百姓里面,老弱病幼实在太多,想要让他们昼夜不停的行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还好这八天里,文丑带着大军并没有靠的太近,这才没有引起百姓恐慌。
而张辽的心却一直提着,他对袁绍的兵卒根本没什么好印象,他还担心文丑突然进攻,他根本就无法给王瑾护送百姓逃跑创造足够的时间。
好在一路上也没遇到什么袭击的队伍,出了虎牢关之后,文丑的大军就地驻扎,张辽这才真正的松了一口气。
百姓们这个时候也放下心来,之后,后面赶路也就更慢了,足足走了十多天,这才到达陈留境内。
而进入陈留之后,两千陈留士兵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那可是高兴坏了,毕竟他们终于回家了,还是活着回家了,这真是太不容易了。
王瑾也需要对这两千兵卒的归属问题,以及江陵1000伤兵的问题,好好的和张邈交涉一下,大军也就暂时在陈留境内停留下来。
可是王瑾带着这么多人驻扎在陈留境内不走,张邈和陈留的那些世家大族心中也甚是不安。
他们倒不是不相信王瑾,实在是觉得这十万百姓简直是一颗随时会爆炸的毒瘤,情况非常的危险。
毕竟,当年黄巾之乱造成的危害实在太大,这才没过去多少年,大家到现在还是记忆犹新的。
这不,作为陈留太守的张邈,其实也很担心这些百姓的问题,收到了陈留各大家族的要求,他也就主动前来拜访王瑾了。
这也就是张邈,他这个人有侠义之气,再加上他和曹操关系不错,而王瑾又和曹操一起作战过,又和他有治疗伤兵和借兵的交情,所以,他才当面问一下王瑾逗留的原因。
如果换成其他的太守或者刺史,恐怕早就带领大军监视着王瑾这些百姓,甚至把这些百姓和王瑾驱赶出境了。
王瑾看着忧心如焚的张邈,知道张邈是个好人,但是对付君子,就是要欺之以方,这样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于是,王瑾也就索性用从刘备那里学的一点经验,装作委屈的说道,“张大哥,你和孟德兄从小一起长大,又对我帮助那么多,我也不拿你当作外人了。
我这是停留在陈留,实在是因为十万百姓负担实在太重,江夏那边的情况我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不知道贸然带过去,有没有足够的粮草过冬。
所以,我一直在想着如何才能筹集些粮草可以让百姓们不至于饿着,等我回了江夏,一定带着这些百姓多多的开荒,定当慢慢还上粮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