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时代,征服万族

7、会元丸

    这条螺纹钢明显是特制的,在两端带有浮雕,整体偏银黄。

    呼呼转动两圈,他感觉到十分迟滞。

    这带螺纹的金属棍,型号是加粗的那种,少说五十公斤了,有他六成体重以上。

    “力量不够嘛,先用木的,”沙海音丢过来一截木棍,“演练百骸会元。”

    李更生愣了一下,“这也能施展百骸会元?”

    “第四问是什么?”沙海音问。

    李更生若有所思的答:“问根基性。”

    “根基性不足,你就理解不够,不能用武器实战百骸会元,”沙海音指出这一点,“如果你理解透彻,根基夯实,你用什么武器都可以施展百骸会元,这就是形意的根本。”

    李更生顿时反应过来,百骸会元,核心乃是形意,通俗说,就是一种‘武感’。

    有足够的根基,这种武道感应,自然可以感应出来。

    沙海音指导道,“就像打乒乓球的初学者,需要按照挥拍的动作来,熟练之后只需扣杀,拍子怎么挥,依靠感觉来。”

    “我明白了,”李更生举起木棍,深吸一口气,试图展露起手式。

    但就在下一秒,他感觉无尽的迟滞传来,使他难以按照想法把动作给打出来。

    难受的歪斜感布满全身,他知道,这是脑病的阻碍。

    然后,他居然原地难以保持平衡,斜着渡了一步出去。

    典型的失调症状!

    “思维超导,”他默念一声。

    瞬间,一切都恢复了,他顺畅的往前呼呼呼‘空击’,寻觅演练百骸会元带来的感觉。

    很快,他便有模有样起来,棍棒挥舞出了对应形意。

    沙海音看了一会,“不错。”

    初学者拿到武器往往一头雾水,不会像这样直接开打,都会需要老师来回演示。

    实际上是因为他们根基不够夯实,不能如臂指使的控制身体导致。

    否则需要依赖动作模式?

    她在一旁指点道,“相似,是根基的源头,凭感觉来,培养自己的‘武感’。”

    武感,就是武道根基,每个武者都必须积累,别人还教不了。

    李更生一边打,沙海音就在一旁同步道:

    “武感,在民间还有另一个说法——悟性!”

    武道悟性!

    一部分靠武学天赋,一部分靠武道经验。

    两者糅合在一起,就是武道悟性。

    这些,沙海音都很认真的,在一边细细说出。

    她的语气好像专门练过,极其柔和,让人听了就很舒服。

    李更生第一次对‘悟性’如此清晰。

    他冒出一个念头:原来是这样?

    实战会被安靠进考试,恐怕很有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否则,学生考什么实战?不杀人,不抗击异族,算个什么实战?

    半小时很快过去了,李更生气喘吁吁,退出状态之后,他抬头向老师确认。

    老师的沙海音抱着双手,手里捏着一本书,“我大概了解你的状况了,下次我会跟你对打,你回家背书去吧,把这本书我划了线的地方背诵下来,对于解答独孤九诘有奇效。”

    李更生点头,他浑身都很疲惫,“那我先走了,明天什么时候来?”

    “你随便,我整天都在这里码论文呢,”沙海音摆了摆手。

    ········

    ····

    十分钟后。

    方长清站在一旁,看着沙海音,“沙同学,这可是你自己的选择,到时候被卡住,你可怪不了我。”

    沙海音回看他一眼,心底陷入沉思。

    当年方长清三年拿出十一篇有效论文,把整个研究所都震惊了。

    而后,突然把自己关在研究所中,疑似陷入瓶颈,期间,异族大规模登陆,战斗打响,研究所遭到袭击。

    他身受重伤,成为废人。

    之后,对方来江北的理由,没人能够清楚。

    “这对我来说也是个挑战,”沙海音笑了笑,“根据我的判断,李更生目前是最合适的研究对象,因为有方老师在边上,我打算一边教,一边观察他的学习速度,身体反应,围绕李更生综合症,学习速度可以出一个论文,身体反应也可以出一个论文。

    如果方老师您,愿意给我签个字,我弄到一笔研究经费并不难。”

    管制资源,需要购买资格的。

    只能用上面发下来的钱去买!

    不仅对人有要求,还对钱的来历有要求,研究经费就可以拿去买这个。

    方长清看着她,“我跟你导师聊过,你导师手里的课题是,研究异族的普遍行为倾向,也就是反间谍,你来我这是什么意思?我这有间谍?”

    沙海音的导师,按关系来算,是他的师兄。

    两人关系很不错。

    沙海音微笑道,“方老师您疑心有点重了,我只是在尽可能争夺资源而已。”

    成为正式研究员是自己的人生规划,为此当然需要研究分。

    李更生这个病虽然论文搁置久了,但前面方长清是发了好几篇的,自己也可以发,这符合规则!

    “那我给你一个忠告,算是指导。”

    “您说,”沙海音竖起耳朵。

    方长清微笑道:“不要过多依赖小李的嘴巴,其他行业我没法说,学者么……最忌被研究对象干扰,你才大二,主要方向是补全自己的不足。”

    沙海音若有所思。

    ·····

    ···

    晚间,李更生起床,看了一眼时间,已经是晚上九点二十分。

    “闹钟没把我叫醒?”他感觉自己延误了锻炼时间,因为他是八点十分的闹钟。

    自己这是连日来疲劳过度了吗?如此不间断修行武道是半个月前开始的。

    出现这个征兆,让李更生非常警惕的同时,也不禁陷入了沉思。

    如何是好?

    他迅速开始决断。

    首先,可以把每日锻炼的次数,从4~5次减少成四次,不去追求第五次,24小时的分配就不会那么紧迫。

    否则他去武馆来回之间用的时间,都得从休息时间里扣除。

    其次,他需要一些修补气血的汤药,这些一般是太平洋异变之后,人类进入武道时代,市面上开始流通的特殊保健产品,功效的确有,但不多,可却比较适合如今的他。

    “夜宵了!”父亲李胜的喊声从楼下传来。

    李更生回了一句,他懒得管那么多,总而言之先降低一点强度,后面再看着调整就是。

    捯饬了一下仪表等,他就下去了,桌上摆了一大盘肉串,这是父亲李胜的。

    李更生则是一大碗鸡蛋糕,还有肉片拌面条。

    桌上摆着手机,里面正在播报前线战事新闻。

    “我记得我那时候,倒是没工夫管真樱,我们自己防守就很艰难了。”

    李胜是退伍军人,根据他的说法,当时军队里都是预备武者。

    “我那时候,武者飞行员,可以驾驶比上一代更加激进的战斗机,与驭空武者共同作战。”

    李更生记得他老爹李胜是普通士兵,也就是预备武者,但他没不识相的提出来。

    “现在真是情况好了不少,已经可以把战场从沿海往外推了,”李胜感慨道,“以前就在沿海打,现在去真樱打,本土都没什么伤亡。”

    李更生吃着鸡蛋糕,不敢让饭桌冷场,随口问道,“以前伤亡很大吗?”

    “大!”儿子接他话,李胜便上了兴头,“给你小子举个例子,记得小时候给你看病的方医生吧?”

    李更生点了点头,“当然记得。”

    “方医生,方长清,那可是正统一流武科,北海武科大的专家学者,当年是他们BH市的高考状元。”

    “也就是几年前吧,他们研究所遭到异族袭击,死了一大片人,现在方医生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李胜喝了一口小酒,敲了敲桌子,“如果异族战场往外推,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就变小了,方医生那种人,出了事对国家来说,那就是损失。”

    “原来如此,”李更生一边应着,心说,居然发生了这种事?

    难怪方医生胳膊腿都没了,刘一河都当他是个残疾,没有实际武道教学能力。

    不能上实战,只能用嘴巴说。

    “咱们内地太平啊!”李胜喝了四五杯,有点上头了,“从小你成长环境就和平,不知道前线实际怎么样,新闻上看的,跟实际体验,那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想当年……”

    “行了,”李冬素提醒道,“少说两句。”

    这样的对话十年如一日,李更生早就习惯了,只是今晚听到了一些新东西。

    武道时代开启之后,家家户户都有夜宵的习惯,也算是融入生活了。

    夜宵吃完,他就上楼,拿出了两个东西摆在桌上。

    其一,沙海音给他的书。

    《武道通论》,是手抄本,在这个时代相当罕见。

    上面还标注了一句话:北海武科大学藏书,不得外借。

    不得外借?李更生眉角抽了抽,还回去之前扫描复印一份?

    有价值才要采取这种措施!

    另一个,是保温杯,根据沙海音说的,她把会元丸装在里面了。

    这两个东西李更生都很重视,极其重视的那种。

    看书就需要很多时间了,他先打开保温杯,打算尝试会元丸。

    但紧接着,他愣住,还以为自己看错了。

    保温杯里就是一杯水!

    他赶忙拿出手机,拍摄照片,V给沙海音,“怎么回事?这完全就是水,你是不是拿错了?”

    拍摄的照片,李更生还很贴心的倒入玻璃杯中,300ml的样子,无色无味,完全透明。

    很快,他就得到回复。

    沙海音:“我把东西融在水里了,不这么干带不出来的,你直接喝了,就可以感受到作用。”

    这是管制物品!

    但是她?

    李更生顿时就会意了,对方这是灰色领域的活。

    只是,这么干恐怕东西体积会变很大。

    丹丸融入水中,起码变大了上百倍了。

    莫非,沙海音还有浓度更高的‘溶液’?

    否则他怎么兑现那么多份?

    咕嘟咕嘟——李更生仰起脖子,喝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