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时代,征服万族

9、抄书

    刷牙,洗脸,吃早点。

    “我出门了。”

    “当心一点。”

    与老妈打了个招呼之后,李更生便去了公园。

    不跑步,散步总行吧?

    李更生一天不锻炼,浑身上下就有如蚂蚁在爬,奇痒难耐。

    刚在公园门口那渡了几步,一个声音就响起,“一个星期都没看见你人,你不晨练了?”

    刘一河脖子上挂着毛巾,走到他边上。

    李更生看着刘一河,“我干脆去武馆那边练了,你在学校里暑期特训情况怎么样?”

    大部分东西他都不在乎,但唯独暑期特训,有点耿耿于怀。

    当初徐国说那些,结果里面这个状况,在感官上……很差。

    当然,班主任肯定跟学校统一口径,他们也有自己的职务责任,这倒是不能怪他。

    一个班主任,也不能决定那么多东西。

    “保密协议,很多都不能说,你也别为难我,”刘一河皱起眉,思索了一阵,“简单来说,我觉得你高三开学的武科统考,恐怕很难。”

    多了,他也不能说。

    李更生不打算为难刘一河,“那我们就共勉吧,如果都能走武科,以后恐怕还能在一起搞点事。”

    刘一河点头,心中暗道:“看破不能说破,忍住!”

    态度上,他挺欣赏李更生的。

    能如他这样的心态,高中生之中肯定不多。

    他忍不住道,“完全不是一个次元境界的,那些武科大学过来的老师,太厉害了,跟网上那些拍视频的武者有本质区别,往往一个理解都能令我茅塞顿开,不过暑期突击,更重要是提升身体素质,你不用在境界方面有太大担心。

    名师指导,只有辅助作用,核心还是看自己本事。”

    对于暑期突击训练,刘一河最初只是期待,但到了那边之后,看见武科大过来的老师,听了他们的课之后。

    期待变成了凝重,感觉自己以前许多都练错了,对于百骸会元的理解被翻新。

    然后,刘一河接受了武科大老师的实际训练指导,被带着练了几节课之后,凝重变成了震惊。

    与武科大的老师相比,市内的武馆如同土鸡瓦狗一样,根本难登大雅之堂。

    他感觉自己变成青蛙,坐在井底望着天,以为这就是全部天空。

    李更生笑道:“你不用在意我,该怎么练就怎么练,我也要开始练了。”

    “行,”刘一河松了口气,自己这嘴恐怕是好不了了,思来想去,最后道,“李更生,我跟你讲,网上那些别当真,那什么修炼诀窍,演武标准,悟性准则,谁信谁完蛋,当真就输了!”

    “行,”李更生早习惯了。

    刘一河平时不怎么说话,但跟特定的人说话,就会变成一个话痨,嘴巴跟机关枪似得,叭叭叭响个不停。

    “走了。”

    “……”他看着李更生的背影。

    心想,自己还是嘴巴太笨了。

    本想提醒一下对方,结果最后听上去像在说教。

    而且让刘一河纳闷的是,李更生没有找他请教任何问题,学来的一肚子东西没人去说,他有点难受。

    李更生这边,一日按照计划度过,中午饭后他便坐在床头,拿出《武道通论》开始翻阅。

    今日锻炼已毕,他非常重视这本书,所以没有用碎片时间去看。

    看书,最忌讳一个‘急’字。

    任独孤的书!

    超级强者,传说中的武者,会说什么?

    他翻开第一页,上面写到:

    “武之道,非独战阵之技,乃修身养性之法,饮食起居,皆可为武——卷一。”

    “学生需习文习武,二者不可偏废,务应文武并举——卷二。”

    “真武之道,我为先,武为后——卷三。”

    李更生发现,手里这本《武道通论》总共三个部分,第一页的每句话,都代表其中一个部分。

    第三句那个‘我为先’,他略作琢磨,顿时发现这说的不是任独孤自己,而是‘本心’。

    心即我!

    独孤九诘,第九诘,问心性!

    “文武并举……”此话在书中看见,顿时让李更生大为动容,当即站起身,找来纸笔。

    “我不看了,”他坐在桌前,开始挥笔疾书,心中暗衬,“我要抄一遍。”

    同时,他心中有一个大胆的计划。

    只要抄完武道通论,他就对内容有了大致理解,随后……开启思维超导,专门理解这本书,结合百骸会元去理解!

    是武道通论开头那一页给他的灵感,使他认为不仅可以在武道修行上开启思维超导,而是文武并举,在这种学习上也可以用!

    沙海音说武道通论对百骸会元的修行大有帮助,此举或许可以提升百骸会元的境界。

    他觉得这完全可行!

    今天刚好是机会,可以这么做。

    此时,挥笔疾书的李更生,每分钟要求自己写15个字,不能多了,他主要目的是读这本书。

    一个小时过去,他喝了杯水,抄了几页了。

    又过去两个半小时,一个大章节抄完,他仍旧孜孜不倦地在那抄。

    小时候,老师也让他抄过书,作为作业布置。

    抄起来别说多无聊!

    语文课本,青山绿水,画中人家,跟自己有一丁点关系么?

    这本书就不一样了。

    虽然武道通论看上去都是理论,但只要读者知晓百骸会元,并且有一定理解。

    每个理论,就会落于实处,可以在脑海中推演出来。

    一大章抄完,已经到饭点了,下楼吃了东西,李更生便上楼继续抄写。

    很久没有这么畅爽的读书了,他抄的很舒服。

    内心爽的很炸裂。

    天色渐晚。

    晚间,李更生看了眼时间,已经到八点半,他伸了个懒腰,闭上眼睛。

    武道通论,第二大章,文武并举有句话说:“武者之道,非唯技击之术,更在乎道德之养成。武以载道,诚敬谦和,克己复礼,方能成就大器?”

    任独孤自问自答:“实在是狗屁不通。”

    他给出解答:“武者须知,安邦卫国,护民抗侮,乃武道之根本。”

    这书给李更生最大感受就是‘百无禁忌’。

    任独孤何许人也?太夏武道绝巅,他有什么不敢说的?

    谁有胆子捂住他的嘴巴?

    看的很爽!酣畅淋漓!

    接着李更生吃了夜宵,抄到十点半,直接睡觉,第二日六点便就自然醒。

    他起来,洗漱之后,没吃早餐,按照沙海音的说法,喝了一些糖水,便继续提笔抄写。

    这书不厚实,很多地方没有用白话文,大多内容都是横断武道的观点。

    任独孤肯定有这个资格。

    文的部分李更生抄的迅速,九点多,他前往薪洪武馆,武道通论就用手机拍摄,在地铁上继续看。

    十点半,他抵达薪洪武馆。

    一来到这里,李更生从电梯出来,便感受到一股不同的氛围。

    学员一个都没有,沙海音穿着女式武道服,正在一旁敲键盘。

    另一人,方长清穿着正装,当今太夏武道馆的正装是偏传统服饰。

    他面前站着一个人,李更生发现那人与他年龄相仿,身上散发出浓郁的清冷气息。

    清冷少年周围,好几个大汉站着,似乎是在警戒。

    方长清见他来了,便就指了指,又对那清冷少年说了几句。

    清冷少年扭头看了他一眼,对他点了点头。

    李更生也笑了笑,颔首点头,他感觉这少年点头像是领导视察,俯瞰周围。

    寻常人家很难养出这种儿女。

    他走了过去,近距离发现也没什么不同的,就是给人感觉有点冷。

    方长清看着他,“小李,这是你们江北一中的小楚,楚瑞清;小楚,这是小李,李更生,我的人。”

    原本清冷的少年,楚瑞清听见对方说‘我的人’,顿时不清冷了,变得温和起来。

    不过李更生觉得他没说错,自己小时候,已经给对方爆了好几篇论文了。

    在方长清眼中,他应该看上去很亲切。

    只是楚瑞清这个名字他有点耳熟。

    似乎在哪里听过,但没多少记忆,根本想不起来。

    方长清提醒道,“小楚是你们江北高二这一届前三,他百骸会元已经快六段了,文科成绩也很好。”

    他这么一说,李更生顿时想起来了,楚瑞清,那个作文得奖的,上课老师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