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置换系统:吾本狂徒

第九十八章 抽丝剥茧,需要耐心

    赵东阳前脚刚走,调味店又来了一位客人,很年轻,穿着牛仔裤、夹克衫,留着板寸,很阳光的模样。

    但看上去根本不像是来买调料的。

    “老板娘,麻烦你问件事儿。”

    “客气了,你只管说什么事儿?”尽管不是来买货的,老板娘一样热情。

    “刚才那个大个子,我看他管您要了张名片,是不是要给你推销调料呀?”

    “你问这个干嘛?”老板娘狐疑。

    “我表哥也开了个调味店,就在东门那边的市场里,没开几天这人就跑来推销调料,说能拿到大品类调料的最低价,至少比咱们这个市场低百分之十五。

    “我哥不信,就让他先供货再付钱,试试看,头几次他倒是都能很及时供货,货的品相也不错,可后来又说还能拿到更便宜的好货,但有个前提条件,要走量。

    “他让我哥先付预付款,因为钱多他垫不起,我哥就信了他了,打了几千块的预付款,可没想到这王八蛋拿了钱就不见人了,今天巧了,让我在这儿碰上了,我可给您提个醒……”

    “不对呀。”老板娘感觉自己没听糊涂,“那大个子说,他是开饭店的,不是你说的推销调料的。”

    “你看看,骗子往往都有多张面孔,看人下菜,碰见你,他就是开饭店的,碰见我哥那样的,他就说是推销调料的,总之是给你点甜头,然后放长线钓大鱼。”

    “哎呀,看不出来呀。”老板娘一拍手,一脸后怕的样子,“他那么个斯文人居然是个骗子,刚才还说的头头是道,把我蒙的一愣一愣的,又是到批发市场问行情,又说是做川菜的,还有鼻子有眼的,说批发市场里的赵老板是个瘸子,你说神不神?他是真去看过呀,还是随口瞎蒙的?”

    “骗子在骗人前,肯定是有准备的,警惕警惕啊,不说了,我得盯着他,叫我哥来。”

    年轻人说完话便急匆匆的闪身离去。

    热闹的农贸市场人流涌动,眼看赵东阳的身影在前面的水产摊一晃不见,年轻人加快了步伐。

    可没想到刚到水产一条街的口子上,一旁卖鱼的摊贩便将一盆水泼在了蹲在前面卖甲鱼的人的脑袋上。

    “你麻辣隔壁的,天天在这占便宜也就算了,还抢我客人,往我池子里撒药,白眼狼,给老子滚!”

    卖甲鱼的当场就跳了起来,抡起手上的秤杆子就砸向对方。

    周围的好几个人被那盆水波及到,纷纷指责鱼老板,年轻人因为冲的急也被泼了一身水,但他哪里有心思在乎这些,举目四望,早就没了赵东阳的影子。

    年轻人凭多年经验立刻选择了一个方向快步追去,身后两个贩子已经打作一团。

    县农副产品快批大市场的B区在二楼,东边的十多个批发商店都是经营干货和调味料的,12号店正是凯源调味品店。

    这里的热闹程度不比长途车站边的农贸市场差,到快批大市场来采购的不仅仅是商贩和店主,还有数量更庞大的县城市民,自然图的是便宜实惠,少一道中间商。

    戴着口罩的赵东阳刻意弄了顶太阳帽扣脑袋上,随着人流溜达,但眼睛一直在关注四周,尤其是12店的情况。

    有一个中年大胖子在店里忙碌,一手端着饭碗,边吃边跟客人交谈,赵东阳注意到大胖子在走动时一摇一晃,是瘸子不假。

    第一次路过12号店,逗留在期间的赵东阳一边佯装看调料,一边倾听胖子老板跟别人的谈话,没由来的心跳加快,胖子有着浓重的大观镇口音。

    景阳市周围的几个县,方言听上去都一个味儿,那是外地人的感觉,若是本地人,他就知道每个县的口音都不同,甚至一个县内都有好几种腔调,大观镇人在说话的时候,‘的地得’都有明显的翘舌,不是本地人很难分辨。

    有碍于周围人多且杂,赵东阳没有立刻上前搭讪,而是随着人流继续向前,花了超过半个小时的时间,当赵东阳绕了一大圈再度来到12号店时,他已大体确定周围没有盯梢的人。

    “老板,跟您打听个事儿。”赵东阳单刀直入,刻意说的是大观镇地道方言。

    “阿,你说。”好容易空闲下来,胖子似乎没在意,忙着使劲往嘴里扒拉饭。

    “有一个也是在这里做调料生意的大观镇人,而且巧的是,他也姓赵,叫赵长武,您听说过……”

    赵东阳的话还没说完,胖子的表情就不对了,猛然放下手中的饭盆,眼睛也变得警惕和冷漠。

    “不认识,没听说过。”

    “我也是大观镇人,按辈分……”

    “不买货就走开,别耽误我做生意。”胖子下了逐客令,声色俱厉,像是突然被人踩了一脚尾巴。

    赵东阳反应极快,这个时候绝不能惹出事端,连忙抬手道,“抱歉,抱歉,刚才着急问错人了。”

    说罢,赵东阳转身就走,绝不耽误。

    事情已经很明白了,12号店营业执照上的胖子叫赵宇,应该是赵长武的儿子,上午去送货的年轻胖子应该是赵宇的儿子,赵长武的孙子。

    老人家大概率还活着,否则赵宇不会那么激动。

    在快批市场B区的远端,赵东阳又逗留了很久,直到确信刚才发生的小插曲没人注意到,并且没有其他可疑的盯梢人之后,他才悄然离去。

    张娜是下午到的普罗县城,快车一直开到了金域农业科技大厦的楼下,这栋县城里为数不多的写字高楼便是刘金田的产业。

    坐在车上没事儿,张娜用手机查的。

    可是到了地方后,张娜却没了主张,直接闯到楼上去找刘金田那是无脑、无厘头的行为。

    但是想在这里碰到赵东阳,似乎也有点守株待兔的愚蠢嫌疑。

    一向聪慧果断的张娜在大厦下晃荡了一圈,干脆掏出手机给自己的一位在证券交易所的同学打电话,查一查金域农业是不是已经递交了上市申请。

    这似乎跟寻找赵东阳完全风马牛不相及,但没办法,人生地不熟,张娜总要找个理由,为后续可能去见刘金田做点准备。

    薛甲一直跟着张娜,无论张娜做什么,他都不干涉,只要不涉及安全,他甚至都不会靠近张娜三米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