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置换系统:吾本狂徒

第十九章 多看多学,不必妄自菲薄

    周五,赵东阳参加了一个名叫李迪的组织的小型聚会,他是受穆奇人邀请的唯一个年轻人。

    地点在东郊一座景色非常秀丽的的私人山庄,与会者一共七人,聚会的方式也很随意,在草坪上支起了大桌子,铺上雪白的桌布。

    桌上放着各色水果和饮料,旁边还有自助烧烤炉,以及生食和净菜篮,各随喜好。

    大家围坐在长桌边,边吃边聊。

    聚会的主题是对三个项目的讨论、甄别,以及统计潜在可能的投资机会以及投资人。

    而穆奇人作为此次聚会的核心之一,也是唯一受邀的风险顾问师。

    虽然只是意向性的讨论,但也属一次严格保密的聚会。

    尽管在三年前,穆奇人因为一次重大的投资失误,渐渐淡出了风投圈,但其曾经的阅历、地位和影响力还远没有消弭。

    否则,这样的聚会不会邀请穆奇人,更不会接受穆奇人带来一个年轻的陌生面孔。

    可以说,除了赵东阳和穆奇人,另外五人都是资本大佬,虽然比不上国内一线大佬,但在景阳这个地方都是风投圈的重量级人物。

    三个项目都在初创期,两家软件公司,一家制造业企业。

    一家软件公司做的是应用软件,只有十来个人,七八名技术骨干,都是大厂下来的程序员。

    李迪做了介绍,手中有一本不算太薄的项目分析说明书,供大家传阅。

    “项目说的都挺高大上,但都是泛商业应用,没什么亮点。”一位樊姓大佬简单的翻了翻项目计划书,就一句评语,然后把计划书推给了身边的人。

    “创始人是做APP出身的,也是最重要的技术骨干,开发思路侧重前端,太过局限,业务上没什么前景。”

    这是第二个人的评语。

    第三个人看得倒是挺仔细,但合上计划书后就说了两个字,“没戏。”

    “……”

    几个大佬纷纷置评,都言简意赅。

    赵东阳却一头雾水,他听不懂这些东西,软件行业离着他太远了,什么应用、前端、后台,什么基于啥啥构架等等,每个字他都认识,但不懂啥意思。

    当项目计划书推到赵东阳跟前时,他想装模做样的看几眼,可现实告诉他,装也不可能装的像,干脆又推给了最后一位,穆奇人。

    “我不是太懂……”

    这话说的很丢人,之前为了参加这次聚会,赵东阳可是恶补了不少风投知识,但往这里一坐,狗屁不会。

    “不懂,就多看多学。”

    穆奇人呵呵一笑,就把大家异样的目光全给挡回去了,那本项目计划书,他连看都不看,直接丢进了垃圾桶。

    大家也不惊讶,更没人站起来置疑,赵东阳想了想就释然了,被所有人都不看好的项目,穆奇人作为风险控制顾问就更没必要浪费时间。

    第二个项目,还是一家初创的软件公司,做的是基础设计软件。

    规模同样很小,二三十号人的团队,创始人曾是一家大厂的设计总监。

    大家对这家公司的评价尚可,毕竟这一细分领域是国家政策大力推动的,因为掐脖子的原因,很多工业设计软件需要自主研发,项目的研发团队,整体技术实力也不算弱。

    但项目书推到了穆奇人这里,他泛泛的翻了一下,给了简单的评价,技术含量不高,基于开源的二次开发一律不考虑。

    大家没有异议,听得出来,穆奇人的理由很有分量,同样没有人置疑。

    可赵东阳就更抓瞎了,现在他才明白穆奇人在马晓来请客的那次酒局上说的话,投资自己的眼光,当时根本没人能听懂。

    其实短短几个字,包含的内容太过广泛了。

    作为一个真正的投资人,要熟悉和了解的领域很多,没有扎实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是根本做不到的,赵东阳深吸一口气,忽然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与贫困。

    第三个项目,制造业企业,是个不大的小工厂,而且做的是个很不起眼的领域,研发及生产汽车车门的铰链。

    这听上去就是个传统的不能再传统的项目,反而引起了所有投资人的兴趣,也包括穆奇人在内。

    赵东阳反而看不懂了,车门铰链不就是相当于门板的合叶么?这也叫高技术?也能引起这些大佬的关注?

    “前段时间M市引进了一家德资企业,也是专门做汽车配套零部件的,我跟他们一个合资人很熟,他跟我讲述了汽车制造业很多细分领域的龙头,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

    “别看一个小小的零部件,很可能会造就一个巨无霸,你很难想象德国一家小作坊式的车门铰链生产企业,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和精细加工,成为一个年销售额几亿欧元的大公司,他们生产的铰链广泛被奔驰、宝马、本田这样的大品牌采购,牛不牛逼?”

    一个投资人讲述了他的理由,别看这行很传统,但新工艺和革命性的新技术,很有搞头。

    其他几位也纷纷阐述理由,一致看好这家小企业铰链智能化的方向,利用传感器和智能化算法实现铰链的自适应,提高耐用性。

    穆奇人犹豫不决,认为智能化设计是个噱头,但抛弃冲压一体化的设计思路虽然有点走回老路的意思,但设计思路独特、结构简单,同品质材料下一定会大幅度提高使用的耐久性。

    最后,为了谨慎起见,穆奇人建议在意向达成之前,最起码也要在尽职调查之前,花些时间了解同行业的情况,以及潜在的竞争对手,再做结论。

    回去的路上,赵东阳搭的是穆奇人的便车,感慨的一塌糊涂,你之前所说的眼光,原来需要如此广博和复杂的知识,我啥也不懂啊。

    穆奇人哈哈大笑,“没有行行都懂的完人,你不需要懂技术,但你要了解行业,要了解产业政策,这是宏观方面的的,在微观上,你要了解技术前沿,了解竞争对手、产品受众等等,当然,这些都很不容易做到,所以要多看多学习,你今天见到的几位就属于啥都懂一点,其实啥都不懂的家伙,你不必妄自菲薄。”

    穆奇人不经意的话对赵东阳的影响很大,回家后,赵东阳就给自己列了个计划,多看书和新闻,先从自己懂的方面看起,慢慢向不懂的领域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