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之傻柱是个好人

第0021章 师傅传艺

    “师父,那我——”何雨柱早已想到这个问题,他自己也没找到两全其美的方法。

    “师父琢磨了几天,想了个法子。”王鸿烨慢条斯理地说着。

    何雨柱跪在师父王鸿烨的面前,侧耳细听。

    “川菜重味,尤以麻辣为胜,兼有煎、炒、淋、炸、蒸,炖等等多种技巧,调味料用的极多,善用三椒,就是辣椒,花椒跟胡椒,不同地方长出来的,味道还有差异。这些都是需要你自己去好好揣摩的。”

    “食材的处理,你可以问问你父亲,各种流派大同小异而已。”

    “说实在的,想在勤行里出人头地,最少得有一条好舌头,尝百味,识百味。调味料包里面不同的调味料,不同的比例,不同处理方式,要算下来,那就不知道有多少味啦。”

    “所以,你没事的时候,要多转转,遇到常见的、不常见的调味料,不仅要买点尝尝,还要问问产地在哪里。

    脑袋记不下的,用笔记在本子上,然后耐心揣摩,耐心调配,以后你也会做出自己特色的调味料包。”

    “师父哪,也没有什么要讲的啦。这是一张我常用的调味品清单,你抄录一份。

    我平时做菜也是在用这些调味品,哪道菜用什么,你就得自己琢磨了,明白吗?”

    何雨柱明白这是师父王鸿烨在传他川菜的诀窍,那些记忆片段也让他明白了师父说的这些话有多么的重要。

    邦,邦,邦,何雨柱重重地给师父王鸿烨磕了三个响头,接过师父王鸿烨递过来的清单跟纸笔,趴在地面誊录了一份,并把那张誊录的纸叠好,贴身放好。

    “师父,您放心,您不发话,徒弟绝不外传。”

    “唉,”王鸿烨叹了口气,“还有一句话,师父要交代给你。”

    “厨艺不是死的,是活的。有机会,你就得多看。没机会的话,你得找找菜谱看看。

    各家都有秘传的菜谱,但都是藏在自己家里,别人看不着的。

    但是,有人却把菜谱印刷成书往外卖的,你见到就买,然后看看里面的成色对不对,跟自己学的有什么分别。时候长了,你的厨艺自然就提高了。”

    “谢谢师父。”

    菜谱,何雨柱还真没往这方面想。他知道何大清手中有本抄录的谭家菜谱,还以为这东西都是秘传的,根本就没想到书店还有可能卖菜谱。

    这年月学厨的人很多都没有念过几天书,不识大字的真有不少。去书店这种文化人的地方,他们还真没有这个胆子。

    何雨柱知道自己没读多少书,识字读书是记忆片段中残留的,自己还得想办法认认真真地学习才行。

    “柱子,师父今天就说这么多吧。从明天起,你就不用来了,咱们师徒缘分就到此为止吧。”王鸿烨挥挥手,示意何雨柱离开。

    何雨柱泪如雨下,趴伏在地上,说了一声“师父”,再也说不下去了。

    “去吧,跟师兄、师弟们告别吧。”

    何雨柱郑重其事地再次磕了三个响头,敛容说道:

    “师父,若是以后有什么帮到您的,敬请吩咐。”

    “好孩子呀,你若是成名立派,到时还望对师门后辈照顾一下。”

    “敬遵师父吩咐。”

    何雨柱又郑重地磕了三个响头,这才抹着眼泪起身,后退着离开师父的休息间。

    ……

    跟师兄弟道别后,红着双眼的何雨柱离开了师父王鸿烨的酒楼,他知道自己这一走,很难再和这些师兄弟有见面的机会。

    师父王鸿烨早有回川的念头,若是师父一走,师兄弟们有跟着师父走的,也有自己讨生活的,一下子就散了,再想见面,那就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

    情绪低落的何雨柱闷着头一路往家走,路过一家文具店的时候,突然想起自己怀里的那张清单。

    在文具店里,买了本硬皮笔记本,钢笔跟墨水,没敢买贵的,专捡便宜些的买,光这点东西就花了小十万(十块),文具真是贵呀!

    问人家要了张牛皮纸,把这三样东西包起来塞进怀里,何雨柱赶紧往家走,雨水该放学了。

    一进四合院,阎埠贵雷打不动地站在自家门前的空地上,看似在打理自家门前养着的那些盆花,实际上他在观察着进进出出的邻居们身上都带着什么东西。

    抄着双手的何雨柱朝阎埠贵点点头,径直往垂花门走去。

    阎埠贵本想出声问问何大清的事,瞅着何雨柱的双眼通红,好似哭过了一样,也没出声,看着何雨柱的背影寻思着。

    何家大小子回来前是哭过的,发生了什么大事,让他这么伤心,难道是——,不会吧?!

    阎埠贵的老伴杨瑞花从屋里出来,看老头子站在那里不知在想什么,就上前碰了碰阎埠贵的胳膊肘。

    “想什么哪?像个木头人似的。”

    “噢,”阎埠贵被老伴这一碰才回过神来,“刚才见何家大小子回来了,两眼通红,像似哭过了,我正琢磨哪。”

    “啊,真的。”杨瑞花也吃了一惊。

    “真的,他刚进去。”

    “哟,我得到二门那里瞅瞅。”杨瑞花十分好奇何雨柱为啥两眼通红。

    “嗳,别让人看见了。”阎埠贵提醒着。

    “不会的。”杨瑞花边走边摆手。

    快要到做晚饭的时间了,垂花门下没剩几个人,杨瑞花见到前院的吴家媳妇端着针线笸箩正要往家走,赶紧上前拉住,悄声地在她的耳边说道

    “吴家媳妇,看到何家大小子回来了吗?”

    “看到了,刚进去的。”

    “你看他的眼睛了吗?”

    “这还真没注意,他低着头,谁往眼睛上看呀。”

    “我家老头子说,他眼睛通红的,好像是哭过了。”

    “啊,哭过了,不会吧?”吴家媳妇也被杨瑞花的话吓住了。

    院里这些人可从没见过何家大小子哭过,他们认为,何家大小子靠拳头跟人说话,是个硬骨头,流血不流泪的那种人。

    这样的硬骨头双眼通红?能有什么事让他哭到双眼通红?

    把这两天发生的事联系到一起,四合院里邻居们的思路马上就跑偏了。

    没过半个小时,四合院都传遍了,何大清可能没了,何家大小子哭得双眼通红。这个消息像风滚草一样从南锣鼓巷九十九号大院向外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