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之傻柱是个好人

第0025章 易中海叙事曲之二

    忙着招呼人用门板把阎埠贵送去医院,易中海站在四合院的大门口,望着远去的那帮人,心里不由得翻江倒海起来。

    没想到呀,何雨柱是这样一个难啃的硬骨头呀。

    何家大小子这场表演,让易中海大跌眼镜,这和他平时了解的何雨柱根本不一样呀。

    不是说何雨柱很莽撞吗?

    不是说何雨柱很野蛮吗?

    不是说,何雨柱遇到事立马就挥着拳头冲上去吗?

    在他的眼前,何雨柱怎么跟别人说的不一样哪。

    就那几句拐着弯骂阎埠贵的话,这是一个莽撞冲动的小子能说出来的?!

    易中海第一次对自己的谋划感到担忧了。

    午饭的时候,听到食堂里有人说,娄老板见到何雨柱跟唐主任争吵的事情,还说把他俩都叫走了。易中海就有点担心。

    担心,唐主任把自己贿赂他刁难何雨柱的事情说出去,可在车间待了一下午,也没人找他,易中海才稍稍放心些许。

    谁想到,自己下班一进大院就遇到这样的一档子事,让易中海措手不及。

    何雨柱,何大清的儿子,自己想训导控制的对象,在自己面前华华丽丽地演出了一场大戏。

    易中海很憋屈,憋屈到他都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了。

    何家大小子如此强横,自己想诱导他按照自己的路数来,恐怕很难做到。

    何况何雨柱今天已经去了工厂,见了娄老板,备不住娄老板会在食堂给他安排个位置,这样一来,何家小子自己能挣钱养妹妹,自己哪还有手段降服这头犟驴,让他服服帖帖地为己所用?!

    要是现在把何大清留下的信及钱交给何雨柱,那更要命了!

    不用何雨柱出声,邻居们就得质问自己,为什么何大清走的当天晚上,不把信跟钱交给何家兄妹?

    自己怎么说?忘了,跟谁说,也说不过去。

    何大清走了这件事在四合院里发酵好几天了,每天都有人打听新的消息,忘了,鬼才相信。

    “师父,”贾东旭一直帮着师父忙前忙后的,看着师父站在四合院大门口,望着胡同口的方向,不知在想什么,他就开口叫了一声。

    思绪纷乱的易中海听到贾东旭的叫声,定睛一看,才发现自己还待在四合院的大门口。

    “进去吧,回家。”

    易中海对贾东旭说了一声,就走进了四合院。

    路过垂花门的时候,瞅见被何雨柱弄断的两截木棒,心里就是咯噔一下。

    贾东旭还算有点眼力劲,瞅着师父的脸色不对,赶紧推着师父往中院走。

    “师父,忙了这么久,你不饿么?”

    “东旭,回家早点休息吧。”

    “师父,你慢走。”

    易中海瞥了正房的何家一眼,右拐进了东厢房的自家。

    老婆王秀英早就把晚饭做好了,正等着易中海回来。

    “回来了,喝口温水,歇一下,再吃饭。”

    刚才王秀英也出去了,但她没往前凑,就待在中院看着。

    看到何雨柱发威那一幕,王秀英也吓了一跳,这跟她之前见到的何雨柱完全是两个人。

    自家男人的心思,王秀英是知道的。

    夫妻,夫妻,虽说人心隔肚皮,但躺在一张床上的两个人,时间久了,对彼此的习惯跟心思了如指掌。

    “夫为妻纲”的观念,深埋在人们心中已经有两千多年。

    一个家庭中,女人围着男人转,在这个时期,也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瞅着男人端起杯子喝了口她准备好的温水,盘腿坐在炕桌前一言不发的样子,王秀英就明白了,自家男人遇到了难以解决的心事。

    除何雨柱这个何家大小子外,别无他事。

    王秀英也不清楚如何劝慰自家男人,平日里她帮着何家洗洗涮涮,收拾家务,和何雨水这个小丫头接触的最多。

    但从何雨水的嘴里,王秀英却很少听到哥哥何雨柱的消息。

    她见的最多的是,何大清带着女儿二人一起生活,很少见到当时在师父家效力三年的何雨柱。

    何家大小子的消息,她也好,易中海也好,都是从何大清的嘴里听来的。

    直到前一阵子,何雨柱天天晚上回家来住,易中海跟她才跟何家大小子见的多一点,偶尔也说几句话。

    易家夫妻二人对何家大小子的脾气禀性真的是无从所知。

    王秀英瞅着没心思吃饭的易中海,想起自己那早夭的儿子,要是活到现在也十二了。

    “当家的,”王秀英心疼起自家男人,“当家的,别想了。是不是饭不对胃口,我去给你炒两个鸡蛋?”

    易中海抬头瞅着王秀英,看到她眼里的关切目光,心底里涌起一阵感动,还是自家媳妇明白自己,关心自己呀。

    “行吧,你多炒两个。你身子弱,也得多吃点好的补补。”易中海温言细语地对媳妇说道。

    王秀英听到自家男人的温情话,别过头去,顺手抹去眼角溢出的泪珠,起身下地出去炒菜。

    易中海一声不吭地瞅着妻子的背影,王秀英跟自己十几年了,那年自己十九,秀英十八。

    两口子风风火火地过了十四年,儿子,哦,儿子若是活到现在,应该十二了,太可惜了,太心痛了,儿子走的那年才五岁。

    易中海闭着双眼回忆着,一滴浊泪从眼角渗出,那时一家三口生活的多幸福呀!

    不大一会儿,王秀英端着一盘炒鸡蛋进屋,她把盘子放到炕桌上,瞅见易中海闭着眼睛,眼角还有泪花,心里就明白当家的这是想儿子了。

    一下子没忍住,王秀英低下头,小声地抽泣起来,边哭边用衣角擦去流下来的眼泪。

    “唉,”易中海听到妻子的哭声,叹息一声,“别哭了,对你身子不好。”

    “当家的,不然,我们走吧?!”

    “走?!走哪去?!能走哪去?!”易中海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自己的随手而为,却遇到了搬不动的阻路石,斗不过的拦路虎,怎么自己的时运如此不济!

    没想到呀,何家小子如此刚硬!

    等一下,媳妇说走?她是看出了什么吧?

    不好,何大清给我的那封信跟钱,那是给我挖的坑!我糊涂呀。

    想到这,易中海后悔不已,真没想到打鸟的反而被鸟啄了眼睛啊!

    历经千辛万苦,自己跟妻子两个人好不容易从关外逃进关内,在这座三朝古都的大城落下脚,站稳了脚跟,能做到这一步太不容易啦!

    还要走?能去哪里!

    除非自己不干钳工这活计,否则自己这身钳工技艺到哪里都是明晃晃的一个大灯泡,都得让人仔细探究下来历。

    易中海痛苦地想着,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他自己根本没法解决的问题。

    没想到的是,何家给他挖了这么大的一个坑,自己深陷其中,爬是爬不出来了,怎么办?

    如何从这件事情中脱身?这是易中海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但是,易中海明白,他大概率的和何大清这事脱不出干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