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之傻柱是个好人

第0057章 探究贾东旭

    张贵走了,何雨柱陷入了沉思。

    易中海跟贾东旭又勾连到一起,这是他需要重点思考的事情。

    至于张贵儿子学厨的事,虽说自己已经拒绝了,但他要是坚持要学的话,自己也不能拦着,不收徒,还不能把厨艺中的刀功传给他呀。

    反正学会刀功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没有食材,整天虚空练刀,还不知能练到那年那月,等过了这个瘾头,张家儿子说不定自己就放弃了。

    但张贵说的易贾两家勾连这事,自己倒要承情,以后还要还张贵这个人情的,何雨柱把这事牢牢地记在心里。

    易中海的管制期还没到一半,就开始坐不住了,贾东旭竟然被他给拉过去了。

    何雨柱很吃惊,他不知道贾东旭是这么想的,难道贾东旭不清楚他师父的情况跟目前的身份。

    去年也就是五零年八月开始的身份认定,易中海,刘海中,李福生跟张贵等等在轧钢厂上班的都被定为了工人。

    虽然易中海跟刘海中在四合院买了房子,有了房契,但人家那房子是自住的,就像乡下的贫雇农也有自己的房子,虽然是破屋烂厦的,但那也是人家的住房,你能说他们因此不能评为贫雇农嘛!

    评定的标准在于你的这个房子是不是用于开铺子或出租给他人获得房租收入的,这就是自住跟经营的区别。

    如果你家的房子收房租了或开买卖了,那你被评为小业主是妥妥当当的。

    就像阎埠贵阎家一样,他是正好倒霉在点上,四九年才被阎家嫡子赶出来,而评定时是以四七年,四八年跟四九年这三年的情况认定的,阎家本家就是靠租房为生的,阎埠贵是受到本家的牵连才被评为小业主的,当然也不排除有人暗中作梗。

    不过人家也说了,过几年,阎家可以去申请改变认定。

    至于何家,房子跟易家和刘家一样也是自住的,但是何大清是在工厂食堂上班的,定工人吧,不合适;定小商贩吧,他又不是自己在街面上摆摊卖吃食的,也不合适。

    何大清就是个出卖自己体力获得报酬的人,虽然报酬有点高,他还有点厨艺。

    街道干事也不知定什么好啦,只好上报,有人在讨论时就提出,要不查查何大清在老家有没有田地什么的,结果发现何大清在老家既没有一垄地,也没一间房。

    这也是何大清走运,本来他也有在老家购置些田地的想法,但老婆突发急病走了,把何大清原本想购置田地的钱花了个干净,这才逃了一劫。

    没招啦,街道干事只好捏着鼻子很不情愿地勉强下笔给何大清定個贫民,这也是以后何雨柱喊出我家三代贫民的底气。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阴就有阳,有正就有反,而且它们也在不断地相互转化中。何家是走运了,但也有走背字的。一饮一啄,皆有缘由!

    “此乃时也!运也!命也!”这话说的真是一点不错呀!(出自北宋吕蒙正之《破窑赋》)

    最后整个四合院除了阎家一家是小业主外,其余不是工人就是贫民,或者是小手工业者,都是可以依靠的对象。

    贾家就是因为老贾打零工,定了个城市贫民。

    现在的易中海已经是有严重污点的人,底子是城市贫民的贾东旭怎么敢和他混到一起,难道贾东旭不知道这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还是说他根本不清楚会有什么严重后果吧!

    思来想去,何雨柱也没想清楚,不过,他打算上班后打听一下贾东旭在厂里的情况,也许这会给自己带来一些线索。

    ……

    次日一早,李木匠带着徒弟早早就就来到了四合院。

    何雨柱把炕席拿到正房,就让李木匠师徒二人先对耳房的门窗进行修缮,特意提醒他们火炕是刚修的,别直接上去踩,最好在炕上放两只木板。

    交代完自己的要求,何雨柱看了一会,瞅着李木匠师徒俩活做的不错,跟李木匠打声招呼,放心地去上班了。

    到了食堂,何雨柱先去找唐主任请假,顺便把明天的假也请了。

    何雨柱在这一点上完全不像记忆片段那样,自己有一身的好厨艺就不把他人放在眼里,反正你早晚都得用我,我根本不在乎。

    现在的他待人温和,自己的心态也摆正了位置,所有事情完全按照厂里的规定办,该找主任请示汇报的,绝不自己做主。这让何雨柱在厂里头头脑脑那里得了不少印象分,觉得这个小伙子不错。

    眼瞅着又到做午饭的时间了,何雨柱翻翻发下了的单子,基本上都是中灶,只有两份营养餐。

    营养餐就是病号饭,专门做给生病的人吃的。

    这年月的有些单位实行供给制,杨致诚跟常振生带来的这些人都是,可娄老板觉得他们饭菜标准太低,暗地里通知唐主任用补贴的方式提升至中灶的水平,但对杨致诚他们就说是照着上面发下来文件的标准安排的。

    轧钢厂正在搞扩建,杨致诚他们分成了好多个小组,在全厂各个地方跑来跑去的。

    午饭的时候,一会儿来一拨,过一会儿又来一拨,弄的何雨柱做菜也做的不安稳。

    每天的总量就那么多,要是一锅全出了,后来的人就得吃凉饭凉菜。现在天气热还好说,等到了冬天,热菜根本放不了多长时间就变凉了。

    要是自己每次炒一些,就是不知道够不够这一拨人吃的,还是菜多出来啦,弄得后来的人不够吃。

    何雨柱跟唐主任说过这个问题,唐主任也没办法,他总不能告诉杨致诚他们,叫他们一起来吃饭吧。

    何雨柱琢磨着要不要把记忆片段中看到那种饭菜保温车拿出来,轧钢厂有材料,有技工,还有工程师。

    只要自己简单画个图,把要求说一下,技术科就能立马出图制作,车间不用半天就能做出来。

    但何雨柱觉得自己初来乍到的,猛不丁拿出这样的东西,跟自己的经历根本对不上号,还是得想个法子,找个说得过去的借口再拿出来比较合适。

    好在刚过立夏没几天,时间还有的是,自己最近只能辛苦点,多用小锅做几锅就是了。

    忙过了午饭,何雨柱并没有着急回四合院,去瞅瞅耳房的木匠活完了没有,而是到厂区里溜达溜达。

    像何雨柱这样的炒菜师傅,只管做菜,其它的活比如领料,洗菜择菜,收拾卫生等等都是小工在干。

    以前,何雨柱总是去唐主任那里拿一张当天的报纸,找个没人的地方,读报认字。

    今天,何雨柱打算去瞅瞅贾东旭到底在干什么活,想查探下究竟是因为什么贾东旭又靠上了易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