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之傻柱是个好人

第0059章 旧货市场

    李木匠带着徒弟在何家干了两天,终于把加固门窗的活妥帖地干完了。

    何雨柱仔细验收李木匠的活计,窗户转动灵活,关上窗户真的是严丝合缝,让何雨柱对李木匠的手艺甚为佩服,在邻居面前夸耀着李木匠的活计,活干的真是好呀!

    四合院里,如果谁家整修自己的房子,其它邻居必定要来看的。不为别的,就是看看那活是怎么干,就像后世人们买下清水房,一定要去装修的邻居家观摩一样。

    立时,就有人就打听起李木匠的工钱来,听到光这点活计,何家大小子掏了十五万(十五块),一个个都惊得咋舌,我的乖乖,何家大小子真肯花钱呀。

    有心打算请李木匠帮自家修缮的几个邻居听了价码后,顿时熄了心思,同时,对何家有了新的看法。

    门窗修缮结束,何家整修房子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

    何雨柱谋划着要给耳房添加些什么家具才合适,还得做褥子跟棉被。

    站在耳房里,何雨柱打量着空空荡荡的屋子,火炕上最好靠墙放置一只条柜,既能放妹妹的衣服,也能在条柜上摆放叠好的被褥。

    还得有一张书桌,给妹妹看书写作业用。有了书桌,就得配张椅子,还得有两张方凳,免得同学或朋友来时没地方坐,读书人有时会有些讲究的,不习惯上炕坐。

    靠近门口的墙上还得按一排挂钩,挂书包,挂外衣什么的。

    还得准备个盥洗架,盆架上放脸盆,下面放脚盆,最上面的架子还可以挂毛巾,香皂盒跟香皂放在台面上。

    何雨柱又瞅向床上,褥子要有一铺,夏天的薄被跟冬天的厚被都得要一床,还得买两条替换的床单。

    想到要准备这样多的东西,何雨柱就觉得自己的牙花子生疼生疼的,他在心里算了一下,要是把这些都买齐了,那可老鼻子钱啦。

    何大清那二百万(二百块)去掉房子整修花掉的,也就省下一百万(一百块)出头。

    唉,钱呀,真是不经花呀!

    不准备可不行,何雨柱一咬牙,买,钱这个东西,花光了再赚就是了。

    正好也让院里的人明白,何大清留下来的二百万(二百块)已经被大手大脚的何家大小子都花光了,还要跟人拉饥荒,正好省得有厚脸皮的上门来借钱。

    又是一個礼拜天,何雨柱早早地叫醒了妹妹何雨水,告诉她今天要给耳房买些家具。

    本来还想赖会床的何雨水立马来了精神,马上起身穿好外衣,就开始叠被扫炕。

    何雨柱没去做早饭,准备带着妹妹出去喝豆浆,吃油条。

    这两样东西看上去很便宜,油条一根三百元(三分钱),豆浆一碗,是大海碗,三百元(三分钱),兄妹二人买三根油条两碗豆浆,也才一千五百元(一角五分钱)。看上去好像很便宜,实际上却并不是,这可是五一年。

    一千五百元(一角五分)都快要买到一斤白面啦,那时一斤白面才要一千九百元(一角九分),一斤白面能出多少油条呀!

    何家兄妹出门的时候,四合院里还没有几个人走动,多数人都趁着礼拜日休息贪睡一会,打零工的早早就走了。

    在早餐摊上用完早饭,何家兄妹就来到外大街,不慌不忙地慢悠悠闲逛着,等着书局开门,好给妹妹买最新一期的《小朋友》周刊。

    买好杂志后,何家兄妹二人再次走在外大街上,何雨柱琢磨要去哪里问价买东西。

    突然,何雨柱想到一个地方,怎么把这个地方给忘了,对,就去这地方瞅瞅,说不定真能掏着好东西。

    “包子事件”之后,自己可再没有踏足那个地方。

    “妹妹,跟哥走,我带你去个好地方逛逛。”

    拿到最新一期杂志的何雨水心里惦记着回家看杂志,听哥哥这么一说,她想知道哥哥说的好地方在哪里。

    “哥,你带我去哪里呀?”

    “东单大地。”

    东单大地,是个旧货市场,就在今日的东单公园那片附近,是四五年小本子投降后才有的。

    当时有不少的小本子住在这座三朝古都的大城里,小本子输了,他们都要被送回去。

    那些小本子在走之前,把家里能卖的全都给卖了。衣柜,床架,铺板,木箱,橱柜等等各式各样的家具,穿不走带不了的衣服跟被褥,还有锅碗瓢盆之类厨房用的家把什,凡是带不走的统统卖掉。

    一时间,三朝古都里摇着拨浪鼓收旧货的家伙们低价收进了大批货物,这些被收上来的东西,当时叫做“抄家货”,就是抄小本子家的意思,东西太多了,收的价格自然就跌的厉害。

    小本子刚投降那会,接收大员还没来得及把这座三朝古都的街面秩序管起来。

    于是,收旧货的这些人就把这一大堆东西一股脑地拉到“东单大地”去卖,东西是真便宜呀,吸引了好多人过去踅摸用得着的物件。久而久之,这里就形成了一个旧货市场。

    到了五一年,这里聚集有上千家的摊贩,最盛的时候,整整占了十条街,人来人往的很是热闹。

    何雨水听说过这个地方,知晓这个地方什么东西都卖,她也想去见识一下。

    “哥,咱们走吧。”

    何家兄妹俩从外大街出来,向东走了一段,就沿着河沿大街往南走,到了那条横亘三朝古都东西向的著名大街,向东再走一个路口,就看到了旧货市场。

    何雨柱是抱着出来打听价钱的目的来逛街的,价格合适的就买,不合适的就先看着。

    带妹妹何雨水出来,就是为了锻炼锻炼她,以前妹妹跟何大清过的时候,有点懦弱,又不善言语,性格也不活泼。

    近来在自己的引导下,雨水的性子也变的开朗起来了,杂志看多了,话也多了起来。

    旧货市场很大,估衣铺跟杂项差不多就占了一半,其它的还有照相的,卖棉布的,做衣服的,卖五金工具,租书的,还有一条街专门做吃食的。

    每逢礼拜天,来这里逛街掏东西的人很多,何雨柱牵着妹妹的手,叮嘱妹妹一定跟紧自己,免得两人走散了。

    再过几个月,到了五一年八月,旧货市场就要搬走了,临时在王府大街、灯市口大街跟猪市大街上摆了四个月的摊,年底的时候,搬进了建在隆福寺庙会地界上的新市场,也就是东四市场,那地方距离南锣鼓巷就更近了。

    五二年元日,东四市场正式营业,再后来公私合营了,东四市场是这座三朝古都的四大商场之一(其它三个是百货,西单跟东安),就在今天隆福大厦那里。

    何家兄妹俩沿着街边一家店铺接着一家店铺看着,东西是真多,摆放的都挺整齐的,可标出来的那价格让人心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