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路之三清山

第9章 玉帝赐玉的那些事

    姬瑶仙子看着沉香,道:“我其实不是你的亲生母亲,你的亲生母亲是华山三圣母。我是你母亲的的侍女姬瑶......”

    姬瑶仙子好似用尽了最后的一点力气,将全部真相告知了沉香后,缓缓闭上了眼睛。猴子抬头只见一丝真灵带着记忆向华山飘去,他知道这件事情要到最后了。

    沉香早就哭成了泪人,他运来巨大的石头将姬瑶的身体刻在这里,他记得母亲在这里最后的时光,好像在静静地注视这方世界。最后,他在石像两边栽下两颗松树。静静地躺在石像前,默默的在此地守了七日。

    白虎星君上天,第一时间汇报了黑蛇入侵之事。那千里眼运目来看时,只见半天红光,沉香将黑蛇正烧的通红。知道此患已解决,上报玉帝。玉帝命人查验黑蛇来历,有报说此蛇西方昆仑走了罪蟒,那畜牲破开阵法,私自出逃,昆仑正准备发通缉缉拿。

    玉帝说:“给他们发通告,就说朕借着巨蟒一用,不用通缉了。”

    又想着如此大的阵仗不好欺瞒,须得找个可靠的人去善后。随即找来太白金星,让他与二郎真君知会一声。找个说法把事情圆过去。太白金星到此地转了一圈,看了三处遗迹。事情很快就得到了解决。

    沉香听到的版本,由孙悟空转述:“你那个凶残的舅舅这些年一直在找你,准备除掉你。知道你被我藏在这里了,派了黑蛇前来除掉你。被你师傅霹雳大仙的坐骑白虎所救。黑蛇被你烧死在这里,然后我俩逃走了。”

    民间传说版有三个:

    一、巨蟒出山:玉帝看上三清山的洞天福地,准备将此地据为己有。派来黑蟒大将军来搬山造海。它昂着头准备从东海吸水。被灵芝仙子看见了,悄悄勒死了它。死后化作此山。

    二、女神峰:昆仑西王母的女儿姬瑶带着金童玉女偷偷来会情郎,却发现情郎被母亲化作大蛇镇在了山里,伤心之下化作山峰与情郎相互守护。金童玉女变作两颗松树。为了使人觉得是真的,还专门将小松树移栽成了两颗几百年的大松树。

    三、三龙出海:三条龙见此风景美好,就在此游玩嬉戏。降了几天的大雨,犯了天条,被玉帝派李天王将它们镇压在此成了石头。

    玉帝准了,消息迅速从小道传播开来。

    故事总是会走样的,民间传说会非常的邪乎。不几天就有了今天的传说。玉帝成了小气而霸道的恶人。不过谁会在乎蚂蚁的叫唤呢。反正玉帝也听不见这些声音。

    悟空带了沉香,准备离开一段时间。剧情发展了就要走剧情的。走之前,玉帝特意派了四值功曹前来给悟空送东西。这四位大神打架可能不厉害,可掌管的职务很重要,什么是四值,不是春夏秋冬,而是年月日时。送的什么,一个玉盒,打开玉盒,里面是一把明晃晃的开天斧,内带一整套斧法。孙悟空暗戳戳的说:“老孙没有这造化,有这造化还闹什么天宫啊。看来上头有人真的爽啊。怪不得要八戒上赶着倒贴。”

    收了斧子,那四值功曹忙道:“烦请大圣将玉盒交还我等,好上天复命。”

    孙悟空道:“这玉帝真是小家子气,一方玉盒而已,还要收回。破玉能值几个钱。”一边狠狠的将玉盒递还。然后扛着斧头,带了沉香,驾云去了。

    那功曹见悟空走了,忙调了时空,去了唐朝。走到隔壁山头,摔碎了玉盒,捡起最大的一片,狠狠的砸在一座寺庙门口。然后转回时空,分了碎玉,回转天庭汇报去了。

    且说那玉被抛下的地方,有座寺庙,叫做定文寺。玉片正好落在这定文寺的门口,恰巧被寺里的僧人看见。随即报了方丈,随即带了徒弟来挖掘。别看这功曹轻轻一抛,砸的有点深,几个人刨了两天,抛出来一块洁白的宝玉来。上面还有玉帝敕封的字样,但一见光很快就消失了。

    那个时候不能拍照,也没有办法录像,这方丈本就是个能舌灿莲花的高僧,更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很快新的又传说出炉了。

    话说隋唐以前,怀玉山本无山名。玄奘西行取经后,佛教大兴。唐大历年间,定文寺方丈志初僧来到此山,见这里山青水秀,景色绚丽,与世隔绝,俗尘不染,正是念经学道、修身养性的宝地,心中大喜,便四处化缘,讨乞布施,之后在怀玉山结庐定居,建造了这“定文寺”。

    志初佛心虔请愿书诚,不仅天天击磬诵经,还在峰巅之上设一香炉,每天五更时分便登峰敬香,久而久之,炉中香灰竟又堆积成峰,人称这峰为“香炉峰”。香炉峰炉中香烟袅袅随风飘上天廷,玉帝甚为诧异。他召来千里眼和顺风耳,吩咐道“凡间不知何人如此虔诚,天天进香诵经,朝拜于我。你们两人前去察访一番。快去快回。”千里眼、顺风耳步出天门,降下云头,来到人间,不一会儿便察访清楚,禀告了玉帝。玉帝深为感动,当即宣来财神佛爷,命他从宝库中取出宝玉一块,投下凡尘,赏给志初。

    这天晚上,志初和尚正在寺中击磬念经,忽听霹雳一声震耳欲聋,抬眼一望,只见天空闪出一道白光,照得山上如同白昼。志初不知凶吉,连忙起身,刚出寺门,便见一个明月般晶莹光亮的圆盘倏地当空坠下,直落在定文寺前的土墩上,圆盘落处,迸进万点火星,定睛看时,那圆盘早已无影无踪了。志初不知是甚物,便取来一把锄头,奋力在圆盘消失的地方挖掘,掘至深处,得到一枚铜镜般大小的宝玉。从此佛教势力在此地大兴。

    你道为何四值功曹要去唐朝埋玉,这就是玉帝的高明之处,挖坑填坑才是要注意的,送的斧头当是沉香的机缘,这斧子是唐朝就失落的。跟现在眼下无关。而且所有的痕迹全部消除,从不授人以柄,普通的仙家查不到跟脚,能查到跟脚的也不屑去查。就像三清根本就没有必要瞒着。直接在你眼皮底下明着演,还邀请你来看看我这后辈的一出好戏,顺便给点评一下前途。作秀吗。外人看不懂,同行要看出彩的地方,戏演砸了,得退票钱。佛祖得了道场,连慧眼也懒得开,有好处收,还去查的什么来历,什么因果我们怕的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