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离婚又结婚开始

第二十四章:态度的变化

    这几个来串门的,都是跟杨海小时候玩的非常好的,在村里一起穿着开裆裤长大,一起上学,一起下河抓鱼,一起上树掏鸟蛋的伙伴。

    长大以后,大家都各谋出路,就算是出去外面打工,也是各找各的门路。

    基本上刚出去打工的时候,都是要跟着亲戚,或者是熟人介绍,才会出去外面打工,一个人是不敢毫无目的的外出打工的。

    那个时候在外面打工,各种坑蒙拐骗抢的事情多的很,经常要查各种证件,如果没有落脚的地方,去外面打工,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一不小心可能连命都没有了,治安环境远不如现在这么好。

    重生之后,再次见到这些人,杨海心情还是很高兴的,重生前,由于杨海一直在临海市飘着,已经把临海市当成家了,老家已经很少回来了,回来也大多都是清明节的时候才回来,为父母扫墓。

    因此杨海跟这些人之后,几乎就没怎么见过面,也没有什么交集了,甚至都不知道这些人以后的人生,到底是怎么过的。

    来的有三个人,打着来找他打牌的借口窜门,杨海便和他们玩起了升级的纸牌游戏。

    打牌不是目的,一边打牌一边聊天。

    “海叔!你在临海做什么工作啊?是不是在那边做生意当老板了?”刚开始打牌,一个叫杨建业的同龄人便开口问道。

    杨海在村里的辈份是很大的,他的父亲在同一辈人中是最小的,杨海在同一辈人中又是最小的。

    自从杨海的父亲病逝之后,杨海父亲的那一辈,几乎已经没有了,只剩下一两个了。

    和杨海同一辈的人,很多都已经孙子都有了,有的更是连曾孙子都有了。

    在村里和杨海同龄的人,几乎都要叫他一声海叔,只不过因为杨海的年龄太小,所以很多人直接叫他海子,并不会叫他海叔。

    在杨海的印象中,杨建业应该是第1次叫他海叔了,他其实还要比杨海大两岁,换做是平时,当然不愿意叫他海叔了。

    虽说大家都姓杨,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已超出五服之外了,算不得是一大家族中人了。

    “我在临海现在也没有干什么!就是玩玩股票期货什么的,运气好才赚了一点钱。”杨海想了想,还是老实的交待道。

    “股票期货啊!你什么时候学会玩这个了,听说这个就跟赌博一样的,一不小心就输的毛都没有了。”另一个叫杨尚辉的说道。

    “是哦!这个我可不敢玩,也没有那个本钱去玩,钱太少了,根本就玩不转,只能够给人家当韭菜。”

    三个人议论纷纷,他们对于股票和期货似懂非懂,都知道这个东西玩的厉害很赚钱,但是不会玩的人是不敢玩的,很容易亏死,到时候好不容易辛苦打工赚了点钱,一下子就亏光了,哭都没眼泪。

    三个人显得心里有些失落,原本是想来找杨海打听一下,他做什么赚钱的,希望让他带着自己也赚点钱。

    但是现在知道杨海是玩股票期货赚的钱,他们除了羡慕的份,啥也干不了,他们可不干也跟着杨海学玩股票期货,这玩意不是说你想学就能学会的,自己根本就不是玩股票期货的料,这一点他们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杨海也问了一下,他们现在都在哪里,干什么工作?

    杨建业在东管市的一家表壳厂工作,做的是打磨表壳的工作,虽然有些累,也有些脏,不过收入还可以,多的时候有四五千一个月,杨建业对此还是很自豪的。

    这个时候普通人打工一个月,能赚四五千,算是收入很不错的高工资了。

    杨尚辉则是在闵福省打工,在一家制衣厂做衣服,踩缝纫机。

    收入也还不错,两夫妻一起干,一个月可以赚个六七千块,活少的时候,也能有个四五千。

    还有一个叫杨朝阳,他没有出去打工,在瑞州市的城市管理执法综合大队工作,也就是俗称的城管。

    他表面上的收入肯定是不高的,但福利待遇高,而且有发展前途,总之是个让很多人羡慕的工作。

    杨海倒不是不想拉大家一把,只不过他还没想好,要怎么拉他们一把。

    让他们进自己的公司工作,显然不合适,因为他们没有那个能力,胜任他的华盛投资公司的工作岗位。

    沈若冰看了一会儿杨海他们玩牌,她也看不懂,又听不懂杨海他们在聊什么?杨海他们肯定是用瑞州的本地方言聊天,沈若冰又怎么可能听得懂?

    好在春晚节目也不错,一边看着春晚,一边吃着瓜子花生等零食,一边烤着火,好像也很不错的样子。

    玩到快12点了,大家才散场,因为12:00以后要放鞭炮,关财门了,关了财门就不能再随便开了,通常都要等到差不多快天亮的时候,才会开财门放鞭炮。

    到了十二点,整个村子都热闹了起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耳欲聋,还有放烟花的声音。

    杨海和沈洛天也买了不少的烟花,两人在院子里放起了烟花,之后又放了一长串的鞭炮,这才把大门给关上了。

    今天就在自己家里住了,床上垫着厚厚的被子,被子下面是松软的稻草,盖的被子是十几斤重的厚厚的棉被,两个人挤在一个被窝里,其实也挺暖和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冷。

    “喂!你干嘛?”

    “你说干嘛?当然是干夫妻该干的事了。”

    “不要!冷死了!”

    “就是因为冷,所以才要干啊。”

    “干过以后就不冷了。”

    “等一下,还没有关灯。”

    “除夕之夜是不能关灯的,这是风俗,就跟每个角落都要插一根蜡烛点亮一样。”

    “为什么?”

    “这叫红红火火过大年啊!”

    “……”

    “拜托你能不能认真一点?夫妻办事还问东问西的。”

    ……

    第二天一早,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杨海醒了过来,赶紧穿衣起床,拿起鞭炮来打开大门,放起了鞭炮开财门。

    按照传统的习俗,开财门是不能太晚了的,把财门开了,再接着继续睡觉都可以。

    早上,两人刚吃了早饭,隔壁大堂嫂的儿子杨光明,就带着老婆还有女儿,过来拜年了。

    没过多久,陆陆续续的又来了很多的堂侄子,堂侄孙,跑过来给杨海拜年。

    一开始,杨海自己都有点搞懵了,以前父亲在世的时候,都不见他们有这么积极的来拜年,今年怎么突然就画风变了呢?

    但很快便想明白了,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今年他赚钱了,他开了一辆100多万的车回来了,所以这些同一个家族的人,都来讨好巴结他了。

    人终究是现实的,你越有钱越有地位,就越受人尊重。

    你又没钱又没地位的时候,谁还会尊重你?

    叫你一声海叔,那是对你比较客气的了,不客气的直接叫你一声海子,你又能怎么样?

    你有钱有地位,你就是他们的堂叔,你要是没钱又没地位,谁会尊重你这个堂叔啊!

    虽然说不是绝对的,但是大多数人的心理,其实都是这样想的。

    你在外面赚了钱,发了财回来,开着上百万的轿车回来了,别说是自己一个家族的堂侄子了,就算不是一个家族的,也会按照村里的辈分,尊敬的叫你一声海叔。

    很客气的邀请你到家里吃饭,甚至抓只鸡送给你,希望你有机会可以带着他们一起发财。

    如果杨海今天是一个人回家,也没有开着车回家,那无论是村里人,还是自己本家族的,对他又是另外一个态度了。

    当然了,这也不是说村里人不好,本家族的人对他不好,但是肯定不会对他这么客气,对他这么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