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开局苟到神级任务系统

第九十七章 曙光

    杨河医师?

    在年轻人承认自己的身份后。

    林主任有些难以置信。

    面前的年轻人,竟是那位医道大家。

    这和自己想象中那白头老者的形象实在是有非常大的出入。

    “杨河医师,可把你盼来了啊。”

    钱院长欣喜地说道:“现在各位,全权听从杨河医师的指挥。”

    对院长这突然的决定。

    众人有些面面相觑,不可思议地看着这景象。

    在杨河走进手术室后。

    众医还是没从惊异缓过神来。

    “我不认识什么杨河,天河,银河的。”

    年轻医生十分愤怒地说道:“要是他医不好,要是他手上,让这位军人丢了性命,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过他的。”

    林主任淡淡地回复道:“说不定他可以呢。”

    “林主任,您这是在想什么呢,难度系数这么大的手术。”

    年轻医师咄咄道:“您心里难道没底吗,以现在的水平根本不可能达到。”

    “你的导师,罗夫斯坦先生不是成功过吗?”

    年轻医生仿佛被揭了短,有些结巴地说道:“那时候,不一样了,他们是他们,我们是我们。”

    林主任反问道:“有什么不同吗?”

    年轻医生一咬牙,说道“我们办不到。”

    “为什么?”

    林主任显得有些激动。

    “我们华夏人是世界医术的开创者,缔造者,为什么连几百年历史的毛人们都能做到的事情。”

    “可笑。”

    林主任说罢,便朝着手术室走去。

    一向温文尔雅的林主任,说出来如此严厉的话语,倒让年轻医生有些不知所措了。

    这时,另一位中年医师过来拍了拍年轻医师的肩膀说道:“别在意,林主任只是窝火而已。”

    窝火咱们华夏的医疗水平已经落后于西方一个档次。

    窝火伤患来到这里,却不能给予他们最好最优的治疗……

    杨河站在手术台前。

    那略显简陋的手术台以及种类繁多的手术用具。

    杨河调整一下心态。

    不得不说,银针、推拿这些中医技能使用多了。

    拿起这极具现代化气息的手术用具,杨河还是不免的有些许紧张。

    但现在,杨河必须要利用自己的天赋,来进行这一场从未进行过的高难度手术。

    这似乎很不科学,很不可思议。

    对于这个由系统凑合出来的世界来说,又有什么道理可言呢?

    军人苍白着脸,抽出来的血已经够足足两小桶了。

    不打麻药就是这名军人执意要求的。

    因为之后的任务是紧张而危险的,必须每时每刻都保持清醒的大脑……

    杨河悄悄在他的……窍穴上刺入了几银针,这勉强相当麻醉效果。

    但床上那名躺着那名军人还是多次因疼痛而昏过去。

    却始终咬着牙不吭一声。

    以前听说华夏军人的坚强勇敢,在不打麻药的情况下忍住各种痛苦,完成手术。

    这听起来,多少有些道听途说的虚假。

    但在此刻,杨河眼睁睁,切切实地见证这一切。

    眼前的这些棘手又算得了什么呢?

    杨河开始了手术。

    镊子,棉线……

    林主任根据杨河的需要,给杨河递送着各种用具。

    当护士发现了那……几根银针,想伸手将去拔去时,却被林主任制止了。

    林主任知道,这是用于麻醉的针灸手法。

    这年轻人的水平到底有多高明啊。

    这手法,需要掌握的力度要极为准确。

    仅仅利用几个以上的窍穴,控制比世界上任何一台超级计算机都要精密的人体组织,这是非常有难度的。

    每一个穴位控制的神经肌肉不同,刺激后产生的相应作用也不一样。

    即便,你将各个窍穴以及它们二者,三者或以上相互之间产生的作用都烂熟于心,也不一定能达到意想中的效果。

    因为刺激穴位不同于固定的公式定理。

    由于人体的生理结构不同,导致产生的后果也不同。

    这非常依赖医生经验判断,以及临床反应。

    这种能减轻病患疼痛,根据伤者意愿最大程度保护华夏军人的高明医术。

    林医生此刻的心底无比的激动。

    当然,挑战远远不止这些。

    医院的环境也是一个艰巨的考验,尤其是那照明条件,实在是很差劲。

    由于电量供应不稳定,医院经常有断电的风险,这也给手术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当光线暗淡下来,众人都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活计。

    对于杨河而言,这些并不算什么,因为自己闭上眼睛,根据伤者的经脉流转,也能更为精确地进行手术。

    只不过,需要在光线暗淡下去的时候,闭上一只眼睛,重新定位,再次动手。

    在忽明忽暗的灯光下,杨河借助经脉的荧光流向修复着,看起来完全不可能做到的缝合手术。

    每一次电灯中断,或是机械故障发出刺耳的火花碰撞声响。

    林主任不由得替杨河捏了一把冷汗。

    不过,影响都没有干扰到这场手术的正常进行。

    年轻人握住手术刀的双臂却异常的稳固,如同精密的机械一般。

    在这挑战性极大的环境下,能保持如此沉静镇定。

    一个人操纵着一台复杂性到极致的手术。

    这太不可思议了。

    这期间其中最惊险的事,无疑是装在手术台上的照明灯,在一次闪烁之后。

    “啪”一声,一只灯泡直接落了下来。

    把旁边两个小护士吓得忍不住叫出了声。

    眼见玻璃碴子碎了一地,林主任赶忙让人把碎片打扫起来。

    反观杨河,只是出现了轻微的停顿,似乎注意到这场影响并不影响到手术,扭头又继续进行手术。

    终于,在最后一……筋修补完成之后。

    杨河彻底松了一口气。

    天已经蒙蒙亮了。

    一丝曙光透过厚厚的窗叶洒在了地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