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当嫁

第二十四章:用膳

    姜南和谢雨㮀忙给墨先生道谢。

    萧承山闻言亲自下去吩咐了一番。

    待翠仙楼的掌柜领着伙计上了菜,众人围着圆桌而坐。

    姜南见桌上不仅摆满了翠仙楼的招牌菜,甚至还有一大盘清蒸的螃蟹,那螃蟹有碗口大小,看着甚是肥美,成人手掌大的龙虾,被做成了蒜蓉龙虾,还有几份甜品,被堆砌成了各种花的形状,如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食不言,寝不语。众人安静用膳。

    姜恒把蟹钳和蟹壳仔细去除,把蟹黄和蟹肉剔出放在一旁的小碟子上,待一只螃蟹全部取出蟹肉,姜恒把蟹肉放在妹妹姜南的面前。

    而墨先生已先姜恒一步,把一叠满满的蟹肉放在了姜南的手边道:“姜姑娘,尝一尝这蟹肉,可还对姑娘的口味。”

    姜恒端着蟹肉的手一停顿,越过妹妹姜南,放在了表妹谢雨㮀的手边。谢雨㮀对着姜恒笑弯了眼。

    姜南非常喜欢吃螃蟹,但看着放在自己面前,堆得如小山般的蟹肉,眼神就向大哥姜恒看去。

    姜南见大哥几不可见的点了点头,姜南才轻声向墨先生道谢:“多谢墨先生。”然后把蟹肉轻轻的放进嘴里,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墨先生看着,冷硬的面孔就流露出满意的笑容来。用小酒杯小口小口的喝着酒,看着姜南用膳。

    萧承山则把自己取出的蟹肉,放在了沈先生的面前。服侍沈先生用膳。

    用了午膳,萧元给大家上了茶,沈先生便和姜恒,姜煜,谢锦荣讨论起了学问。

    墨先生向姜南询问到:“听先生说姜姑娘棋艺不错,不知姜姑娘可有兴致与墨某手谈一局。”

    姜南一直觉得墨先生对自己过于和善,但大哥姜恒并不反对墨先生亲近自己,姜南虽不知墨先生的身份,但也心生好感,便欣然应允。

    姜南和墨先生一左一右端坐在棋盘两侧,开始对弈。谢雨㮀则坐在姜南的身旁观看。

    姜南与同龄人相比,棋艺已是不凡,但与墨先生对弈,下的还是十分吃力,一局之后,墨先生便顺着姜南的棋路与姜南对弈,并不时指点姜南。

    姜南在心里暗暗惊呼,沈先生棋艺高超,这位墨先生竟然也是个中高手,自己压根就不是墨先生的对手,墨先生明显是在顺着自己的棋路,指点自己棋艺。

    姜南虽不明白为何,但感受到了墨先生的善意,于是便收敛心思,认认真真跟墨先生对弈。

    就这样姜南等人在翠仙楼消磨了半天的时间,直到下午酉时(下午5点),姜恒才向沈先生辞别。

    “今日听先生一席话,晚辈受益良多,晚辈多谢先生的教诲。”姜恒恭恭敬敬的给沈先生行了个楫礼。

    心道:不愧是大名鼎鼎的沈太傅,知识渊博程度是自己平生所见第一人,姜恒第一次发自内心的对沈先生感到由衷的敬佩。

    姜煜与谢锦荣刚开始还能听懂沈先生与姜恒讨论的话题,但慢慢的俩人就跟不上沈先生和姜恒的思路,谢锦荣还好,听了个一知半解,姜煜听到最后则完全是云里雾里。

    俩人不由在心里嘀咕道:“真不愧是我大哥,知识真是渊博,说的学问自己完全听不懂!”

    另一个则道:“怪不得祖父和父亲对姜家这个表哥赞誉有加,表哥不仅学问扎实,还博学多才,涉猎广泛,博古通今。怪不得父亲常说让自己要多向表哥学习,表哥的学问果然名不虚传。

    姜南则向墨先生道谢:“多谢墨先生的指点,晚辈受教了。

    墨先生对姜南有着不容错失的喜爱,语气温和的道:“无妨,姜姑娘喜欢便好。”

    姜南又对沈先生和墨先生道:”两位先生若是定好了启程回京的日子,派个人给晚辈传个话,晚辈去送送两位先生。“

    沈先生笑着点头对姜南道:“那我们六日后便在平川县郊外的十里亭相见,届时我们在叙,时辰不早了,你们这便归家吧,也免得你们的母亲挂念。“

    姜恒,姜南等人便给两位先生行礼告退,乘坐姜府的马车回府。

    沈先生站在窗前,望着姜南乘坐的马车直到消失在道路的拐角,才看向同样站在窗前的墨尧道:“亲生女儿近在眼前,却不能父女相认,墨侯爷可会后悔。“

    “即已做了决定,何来后悔之说,况且她在姜家生活的不错,看到她如今的摸样,我很欣慰,也很放心。”墨尧没有回身,答着沈先生的话,眼睛却依旧盯着窗外。

    “姜家的大哥儿,十分的聪慧,想来已猜到了你的身份,你既然做了决定,为何不给姜朝耀传个话,你这样让姜家猜来猜去,心中不安,又是为何。”沈先生忍不住问道。

    墨尧良久都未出声,就在沈先生以为他不会回答自己时。

    墨尧的声音才又缓缓响起:“可能我也怕自己日后会后悔,不知今日的决定对她是对还是错。”

    “我看到她如今出落的如此优秀,即为她高兴,又想多亲近她一些,可若是我把她接回墨家,又怎对的起养育了她十几年的姜家,又如何面对待她如亲生的父母兄弟。之前未见面还不如何,可如今见了面,我真怕会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来,她留在姜家才是对她最好的选择。“

    也是,话说出去了,便再没有回旋的余地,话未挑明,至少还可以自欺欺人的给自己心中留一线生机。

    沈先生看着心中不忍,言不由衷的安慰道:“或许日后有机会父女相认也说不定,敬言不必如此。”

    之后俩人都不在言语,一时之间雅室内陷入了沉默。

    直到萧承山和萧元送姜南一行人离开翠仙楼后,返回三楼的雅室,才打破这满室的伤感与沉默。

    萧承山向沈先生询问道:“先生可要启程回青峰寨,承山也好提前准备车马。”

    沈先生对萧承山道:“先不急着回青峰寨,等会还会有客来访,你几日后便要随我进京,林家舅爷那里,你也亲自去通禀一声,让他老人家也安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