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当嫁

第三十二章:寻找水源

    姜南用稚嫩的手指点着舆图上的一处对墨尧道:“侯爷可派人前往此处寻找水源,若是无果,便也只能从别的地方运水前来思南县了。”

    众人看向姜南手指点向的那处,在思南县的西北方向,三面群山环绕,姜南的手指点在被三处大山包围的,地势低洼的地方。

    姜南点的那处三面环山,中间及出山口地势低洼,在后世此处地形被称为“撮箕地”,撮箕地因为地下水会集中流向撮箕口,所以在撮箕口附近更容易找到水源,打井时也更有利于出水。

    墨侯爷唤道:“王将军。”

    王将军立刻拱手行礼道:“属下遵命,属下这就前去探查,寻找水源。”。

    萧承山上前一步对墨尧行礼道:“侯爷,此地晚辈曾多次涉足,晚辈可随王将军一同前往。”

    墨尧点了点头,语气温和的对萧承山道:“出门在外一切小心。”又对王将军吩咐道:“给承山寻匹快马,让承山为你们引路。”

    俩人躬身应“是”,行礼退出了营帐。

    墨尧望向姜南道:“姜姑娘似乎对地动之事知晓甚多,不知姜姑娘对思南县城的救援可有好计策。”

    姜南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道:“侯爷,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搜救出掩埋在废墟之下的百姓,召集大夫为百姓救治,还要预备大量的药材,俗话说大震之后必有大疫,现在天气一天比一天炎热,有些事情我们不得不防。”

    墨尧表情凝重的点了点头道:“姜姑娘所说,我已知晓,会立即着手吩咐下去的。”

    墨尧又看向姜恒道:“姜少爷,我这里还需要一个记账的文士,不知姜少爷可愿胜任。”

    “但凭侯爷的吩咐。”姜恒躬身行礼。

    墨尧招来了个小兵,吩咐道:“带姜少爷去寻李县丞,把文书,记账之类的事务交给姜少爷,李县丞就全力配合将士们搜救百姓。”

    小兵领命,带姜恒去寻李县丞。

    姜南见没自己什么事情,正要起身告辞,墨尧对姜南招了招手,示意姜南跟上自己,向外走去。

    墨尧领着姜南来到一座帐篷前,还未进去,便听到“哇哇哇”的一阵大哭声。

    墨尧掀帘走了进去,姜南看到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正在“哇哇大哭。”

    旁边还有二十几个年岁不等的孩子,有几个孩子围在小男孩的身边,正试图哄小男孩不要哭。

    谁知小男孩见到的全是陌生的面孔,哭的更大声了。

    墨尧对姜南道:“这些孩子都是在废墟中被救出来的百姓,姜姑娘家中有仆妇在此,不知可否代为照看这些孩子。”

    姜南上前把小男孩抱入怀中,轻轻的给小男孩擦拭着眼泪道:“不哭,不哭,一会姐姐带你们吃好吃的。”

    墨尧看着微微的笑。

    又有小兵来报:“侯爷,卫所将领调兵前来,还请侯爷示下。”

    姜南对墨尧保证道:“侯爷放心,我会照看好这些孩子的。”

    墨尧点了点头,随小兵去处理事务。

    姜南见此处离知秋和谢嬷嬷等人不远,便抱着小男孩,让其余的孩子跟上自己,准备带这些孩子先去吃些干粮。

    知秋和谢嬷嬷见姜南领着一群孩子回来,大为震惊,谢嬷嬷忙迎上前接过姜南怀中的孩子道:“姑娘,从那里领来这么多的孩子。”

    “这些都是被士兵们救出来的孩子,侯爷托我们代为照看,先给这些孩子们拿些馒头和饼来吃。”姜南对谢嬷嬷吩咐道。

    谢嬷嬷应诺,忙和知秋安顿好孩子,拿出刚做好的馒头和饼给孩子们吃。谢嬷嬷还细心的倒了点开水,泡了馒头喂那个小男孩吃。

    孩子们虽然一天没吃东西了,拿着馒头却没有立即狼吞虎咽,而是面带凄然,不知在想些什么,有些孩子还在偷偷的抹眼泪。

    姜南看着对无精打采的孩子们耐心的安慰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们既然能在这次地动中活下来,都是有福气之人,我原还想让你们帮我个小忙,让大家都沾沾你们的福气,你们这样一幅摸样可如何是好。“

    有胆大的孩子闻言问姜南:“姑娘想让我们做什么,我们虽然年纪还小,却也经常帮家中做事,你们都是为救我们而来,我们愿意帮姑娘做事。”

    姜南见说话的是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是这群孩子中最高的,姜南对小男孩点了点头道:“那你们快点吃馒头,吃饱了,有了力气,就可以帮我们做事了,好不好。”

    小男孩不在说话,大口的吃起了馒头,其他孩子见状,也纷纷张开了口,大口吃起来。

    姜南亲自给这些孩子倒了水,叮嘱他们慢点吃,别噎着。

    小男孩吃完两个馒头,喝了碗水,立刻追问姜南:“我吃饱了,姑娘想让我们做些什么?”

    姜南对小男孩道:“几位将军和侯爷恐还滴水未尽,我们去给几位大人送些干粮和水可好,思南县的百姓还指望着他们去救,我们就帮几位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可好。”

    小男孩郑重的点了点头。

    姜南转身吩咐姜管事,留下姜皓康等人的干粮和水,把余下的干粮和水全部送往姜恒处,让姜恒看着分发给众人,然后让姜管事连夜赶回平川县运水和干粮。最起码也要保证姜皓康等人和平川县来救援的百姓不饿肚子。

    姜管事领命而去。

    姜南点了十几个八九岁的孩子,拿着干粮和水,向几位将军所在的帐篷走去。

    路上姜南问那个小男孩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小男孩手里提着一大包馒头,吃力的回答着姜南:“我姓丁,名辉,姑娘喊我小丁便是,上个月刚刚过了十岁的生辰。”

    姜南从善如流的唤了声“小丁”,又问到:“那你家在何方,家里面是什么情况。”

    丁辉语带伤感的道:“事发时,我和家中的随从在街上闲逛,当时街上一片混乱,我和随从走散了,事发之后我跑回家中,却见家中的房舍都已坍塌,我想上前去寻找家人,却遇到前来救援的士兵,士兵把我带来了帐中,说让我们不要乱跑,家人自有他们来救。“

    姜南心中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