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当嫁

第四十四章:避险

    林汐语脚下一滑,眼看着就要载入水中,姜南忙伸手去拉,一双大手已先姜南一步,把林汐语揽入怀中。

    姜南定眼一看,是萧承山。

    萧承山把林汐语扶好,接过许娘子手中的包袱,一手扶许娘子,一手拉林汐语,避着水流中的漂浮物,向山上走去。

    墨典也顾不得尊卑,伸手扶着姜南的手臂,艰难的在水中前行。

    墨典望着萧承山稳如泰山的背影,忍不住对姜南嘀咕道:真不愧是沈先生亲自教养出来的人,有勇有谋,竟然在如此情形下找到一个能容纳数十万人的山洞。“

    姜南见墨典目露钦佩,也小声说道:“他毕竟是附近的人,对此处地形较为熟悉,不然沈先生也不会把他留下了。”

    墨典点头表示赞同。

    一路上来来回回都是转移百姓和物资的将士。

    姜南等人终于在天黑之前,到达了墨典口中的山洞。

    山洞是天然形成的,里面是光秃秃的石壁,难得的是,山洞受地动的影响不太大,没有出现大面积的裂缝和坍塌。

    走进洞中,外面的雨声瞬间变小,姜南想着地动已经过去五日,应当不会再有大的余震,便放心的让百姓在山洞中避雨。

    一大半的将士和百姓冒雨去了平川县,被转移到山洞里的都是些伤势过重的百姓。

    许娘子等大夫顾不得衣服潮湿,忙给百姓换药,查看伤势。

    到了后半夜,山洞的人挤的满满当当,姜南终于看到了墨尧和舅舅,姜恒,姜煜等人。

    他们和将士们一起,把最后一批药材和粮草运上了山。

    将士们在洞中点燃几处篝火,供百姓取暖。

    墨尧看到姜南在此,面无表情的看向墨典,墨典吓的浑身一个机灵,低下了头,连句辩解的话都不敢说。

    姜南看着,上前一步站在了墨典的前面,用身躯试图挡住墨典,给墨尧等人行礼:“侯爷,舅舅,大哥,二哥。”

    谢思安看着浑身湿漉漉的姜南,道了句:“你这孩子。”虽是责备的话,却满脸宠溺。

    萧承山带着小兵在洞口处又加了处篝火道:“侯爷,各位大人,你们也坐下烤一烤衣服吧,这雨一时半会恐不会停,明日还不知是如何情景,可莫要寒气入体,生了病。“

    墨尧对萧承山道:“有劳承山了,若不是你,还真不知如何安置这些百姓,你们也都坐下歇息歇息。”

    姜煜拉着姜南在角落中坐下,姜南见林汐语与谢娘子和林绍堂等诸位大夫在一起烤火,便放心的靠着姜煜坐下。

    众人围着篝火而坐,俱都没有言语,只有火堆中传出“噼啪,噼啪的燃烧声。几人不约而同的想着明日的生计。

    姜南也在想明日若雨不停,应该怎么办。

    最大的难题便是没有干净的水,今日运水因降雨紧急转移百姓而受阻,现在山上可是一滴干净的水都没有。

    姜南一时也没有了好主意,索性靠在姜煜的背上闭目沉思。

    第二天,姜南被冻醒了,姜南睁开眼见自己靠在大哥姜恒的肩膀上,旁边的篝火已经熄灭,二哥姜煜躺在一旁的地上睡的正香。

    “妹妹醒了,可有哪里不适。”姜恒用手背轻触姜南的额头,触手微凉,并未发热,姜恒放下心来。

    两人起身走到洞口,舅舅谢思安正在望着洞外沉思。

    山洞外面雨滴如黄豆大小,正噼沥啪啦的下个不停。

    姜恒和姜南上前行礼:“舅舅。”。

    谢思安转过身对俩人道:“你们醒了。”又转过身望着山洞外道:“这雨下了整整一夜,丝毫没有停的迹象,侯爷和萧承山下山去查看情况,也不知思南县如今变成了何种摸样。”思南县的大小村落能不能挺过这次暴雨。“

    似与俩人闲话,又似自言自语。

    姜恒和姜南也没有回答,站在谢思安的身后,沉默的望着洞外的雨水。

    有人头戴斗笠,身穿蓑衣,抬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自山下而来。

    为首之人是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年轻人径直走到谢思安的面前拱手行礼道:“草民江琅参见谢大人。”

    江琅,来人竟然是舅母为田家二小姐做媒的江琅。

    谢思安上前一步扶起江琅:“江少主,无需多礼,快快请起,你怎么这时候来了思南县。”

    “草民听闻思南县地动,谢大人奉命救灾,便带着手下的兄弟前来助大人一臂之力。

    昨日途径平川县,又听闻思南县遇大雨,谢大人和百姓被困,草民便连夜调来小船,前来寻大人。思南县城已被大雨淹没,若不是恰巧遇到在山下查看情况的墨侯爷,草民恐怕一时还寻不到大人。

    草民这次带了二十条小船,除了被墨侯爷征用的五条,其余十五条船,皆在山下,听候大人的调遣。

    说话间,江琅对身后的手下吩咐道:“让兄弟们把东西都抬上来吧,小心别落了雨。”

    手下应“是”,转身向山下跑去。

    江琅又对谢思安解释道:“是一些干粮和药材,其余粮草皆存放在平川县姜县令处。”

    谢思安朝着江琅行礼:“多谢江少主的仗义相助,才能让我们绝渡逢舟,谢某替思南县的百姓谢谢江少主及手下的众位兄弟。”

    江琅忙侧身避过。让手下把干粮和药材抬进山洞。

    谢思安吩咐带军的将领下山去寻找干净的水源,让姜恒等人把干粮分给百姓和将士。

    因为江琅等人的加入,大家吃上了干粮,喝上了开水,感觉日子渐渐的有了盼头。

    墨尧和王将军,萧承山等人一直都没有回来,却不时有思南县城附近村庄的村民被送到山洞。

    大雨又下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三天上午,雨势才渐渐变小,到了正午,雨终于停了。

    众将士忍不住走出洞外查看情况,却见山脚幸存的大树在一片汪洋中只看见枝头的几片叶子,已分不清那里是路,那里是沟。

    姜南看着心惊,从未见过如此大的水,还好侯爷看情况不对,及时让百姓转移,若是多耽搁一天,后果真是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