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龙威

第十二章 王妃蒙冤

    东洋杀手一计不成又来一计,他们把抓来的在海边玩耍的那两个小男孩,推到郑士雄面前,要他就范。郑士雄已经为罗森伤心难受到了极点,再也无法忍受这两个无辜的孩子收到伤害,他奋起反抗,要与这些东洋禽兽拼个鱼死网破,可是,几个东洋杀手上来将他打倒,摁在地上,让他亲眼看到一个杀手残忍地割下了紫衣小男孩的头颅。

    郑士雄几乎要晕过去了,可是他突然发现紫衣小男孩头掉了却没有流血,再看黄衣小男孩眼睛里有火焰在燃烧,还冲着他笑了一下。接着发生的事更加让他惊呆了。

    只见紫衣小男孩掉在地上的脑袋在海滩上飞了起来,到海水里沾了一下水,又飞回来稳稳当当地落在自己的脖子上,活动了一下筋骨,然后笑嘻嘻地对身边的东洋杀手说:“你能杀得了我吗?”

    那杀手一看,“啊”的一声倒在地上,口吐白沫,吓死了。

    再看正紧紧抓住黄衣小男孩的两个杀手,也吓得愣在那儿,突然他们感觉到双手发烫,还没来得及松开,手臂就开始燃烧起来,转眼两个人就变成了两个火球,他们拼命往海里跑去,可惜还没到海边,人已被烧成灰烬。

    其他的杀手感觉不对劲,丢下郑士雄就往海里逃,可是,他们哪里知道,到了海里就像进入了滚烫的油锅。那个黄衣小男孩突然起身跳到空中,瞬间化作一条金黄色的巨龙,展翅盘旋,大吼一声,口吐火焰,喷向海面。他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真火”,又叫做“天龙真火”将那片海水烧得滚烫,只在转眼之间,所有杀手都熔化在海水里,尸骨全无。

    黄龙重新回到海滩,变成小男孩,来到郑士雄面前。看到郑士雄正抱着罗森的尸体在哭,紫衣小男孩对郑士雄说:“郑先锋不必难过,人死不能复生。再说,他们都是为国捐躯,死得其所。阎王会让他们进入天堂。”

    黄衣小男孩从兜兜里拿出一颗“天龙明珠”,交给郑士雄说:“郑士雄,我是天龙狻猊,受元始天尊指派前来救你。你本是东方天神苍龙孟章,遵玉帝谕旨转世人间,助我四哥狴犴霍三江镇守大明疆土,我把你的法宝‘苍龙鞭’还给你。以后你的本领将超乎你的想象,将来你是一名出色的将军、朝廷的栋梁。你现在把这颗明珠镶嵌在你军帽上,关键时刻需要我时,你只要用手在明珠上抹一下,我就会出现在你面前,为你效劳。不过,我用这种方式帮你只有三次,所以,你要慎重使用明珠。”

    郑士雄还想说些什么,却见两个小男孩化作两条巨龙向大海深处飞去,很快不见了。

    第二年,郑士雄因抗击倭寇功勋卓著,受到朝廷嘉奖,被任命为东南水师副指挥使、“讨寇将军”,官至二品,并且得到皇上所赐的国姓,成为皇族一员,是大明王朝的“皇家四大枭雄”之一。

    话说况昌明得到湖广巡抚季安晨提拔,被朝廷直接破格提升为镇定将军,统领湖广水军的当天,突然受到驸马爷,也就是当朝皇帝的妹夫松继承的秘密召见。

    况昌明到达京城后,在一家小旅店住下,等到二更天,乘夜色浓重时独自从偏门进了驸马府。

    此时的驸马府里有两个人在等他,一个是驸马爷松继承,还有一个是皇后江呼美的弟弟、皇宫守卫、羽林卫统领国舅爷江呼逸。他们告诉况昌明,他们得到六扇门送来的紧急消息,说有几个藩王将在京畿聚会,准备起兵造反。皇上决定乘其不备,将其一网打尽。为了不走漏风声,计划不用京城周围的直隶兵马,只让他们加强对皇城的守护,而平定叛乱的重任就秘密交给他这个与这些藩王从未有过接触、彼此毫无利益关系的湖广水军统领镇定将军了。

    几天后,况昌明秘密调动了湖广各地的精兵强将,各自以越野操练的名义分头向京畿集结。当藩王们准备就绪,向京城发起进攻的时候,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况昌明如天将神兵突然杀出,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叛乱还没有开始就被镇压了。所有参与的藩王和士兵全部被捕。

    皇上得到消息后,非常高兴,当即就在内宫召见了平叛大功臣况昌明。况昌明向皇上详细介绍了平定藩王叛乱的全过程,并首先归功于皇上的英明决策好,然后把功劳全部推给了驸马爷松继承和羽林卫统领江呼逸,说是他们俩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当时在场的东厂特务督主太监维金忠维公公等况昌明离开后,对皇上说:“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不仅顺利平定了藩王之乱,还得到了一位心腹大将。只是奴才觉得此次藩王叛乱绝非偶然,而且,参与此次叛乱的还不止这几个明火执仗的藩王,其实暗中还有一人,早有反叛之心,说不定就是幕后主使。奴才觉得,此王不除,后患无穷。”

    经过这次叛乱,皇帝本来就对藩王们不放心,经维公公这么一挑唆,不禁火冒三丈,也不管维公公说的是真是假,便立即下旨,将追查藩王叛乱“幕后主使”的任务交给东厂全权负责,并责令锦衣卫和六扇门不得干预。

    其实,这维公公在皇上面前所说的莫须有的“幕后主使”是有所指的,此人正是维公公日思夜想着要报复的当朝皇帝的堂弟嘉康王。

    维公公与嘉康王之间到底有何冤仇?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在前面的故事里说到,“画状元”武师迎似有神助,画出了一幅绝世精品“九龙腾飞图”,他自己十分珍爱,就将原画装裱好悬挂在自家密室的墙壁上,不让外人看到,独自欣赏。

    许多年后,武师迎的妹妹,也就是嘉康王的王妃武师芹回家省亲,武师迎一时心血来潮,专门邀请妹妹去密室观赏他的得意之作“九龙腾飞图”,武师芹不看则已,一看就迷上了。她怎么看也看不够,越看越觉得此画与她有缘,爱不释手,但君子不夺人所爱,又不能向哥哥索要,于是,在家几天,她就吃在密室,睡在密室,只要眼睛睁着,目光就不肯离开那幅图。

    一天晚上,武师芹看得太累了,就靠在墙壁上睡着了,梦中她看见东海龙宫的镇宫神珠上盘着九条天龙,忽然龙都飞走了,玉珠子变成了一个小男孩穿着龙袍跑过来叫她“妈妈”,她靠近一看,小孩的脖子上有九条龙盘旋着,把她吓了一跳,醒了。第二天,她把这个梦告诉了哥哥,还特别强调,她看到的盘旋在她未来儿子脖子上的那九条龙,都来自“九龙腾飞图”,不差分毫。

    武师迎也是个会解梦的行家,他一听就明白了妹妹的意思,认为妹妹为了得到此画,故意编造这个故事来向他索要,但又转念一想,如果妹妹说的梦是真的,那可不得了!此梦之意是说,这幅“九龙腾飞图”会使她的儿子将来成为至高无上的帝王,可是,这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否则会遭来杀头,甚至灭门之祸,于是,他对武师芹说:“王妃爱画醉迷至极,这正是为兄所愿。为兄早有此意,要将此拙作赠送王爷。还望王爷笑纳。”

    可武师芹知道这话并非出自哥哥真实心愿,她也不愿意夺人所爱,于是,对武师迎说道:“王爷无法笑纳,不能接受此画。”

    武师迎一愣,问道:“这是为何?”

    “大哥你想过没有?此画已被先皇命名为‘九子龙璧’,又被请上了紫禁殿屏风,如果这幅原图挂上王爷府,是何后果?大哥幸亏将它藏于密室,倘若悬于厅堂之上,那后果不堪设想。”

    武师芹这番话令武师迎吓出一身冷汗,便连忙说道:“王妃提醒的是。我明天就将此画献给当今皇上。”

    “不。如今,皇上身边的锦衣卫、东厂和六扇门的人眼睛一直盯着王公大臣们,一有异动便紧追不放,大哥不可大意。你私藏此画这么多年,先皇并未追讨,当朝皇上继位登基喜庆之时你未曾献画,如今无事献殷勤,有何意图?”武师芹说。

    “这?”武师迎又是一愣,然后轻声地问,“那依妹妹之见,该当如何?”

    “其实,大哥可以拿着此画去见新任吏部尚书李东阳,此画因他而起也因他而终,让他存放到文渊阁去。这样既无闲话落人把柄,自己又少废不少口舌。”

    “对对对。”武师迎高兴地说,“明日一早我即去拜访李大学士。”

    “不过,此事大哥不必急于一时,还可暂缓时日。”武师芹用贪婪的目光看着“九龙腾飞图”说,“大哥可否先借我一用?”

    武师迎不解其意,连忙说:“当然可以,但不知王妃妹妹借去何用,可否告知一二?”

    “我不借画。”武师芹眼睛还是盯着画说,“我是借大哥的密室一用,用完,室内所有东西都将原封不动地奉还。”

    武师迎好像知道了妹妹的用意,以为她要制作一幅赝品留下自赏,便连忙答应了。而武师芹却提醒道:“不过,大哥对此事不必过问,知道得越少越好。更不能被外人察觉一丝一毫。”

    “王妃尽管放心便是。”武师迎说。

    不久以后,一个陌生人带着武师芹的一封信,来到武府拜见了武师迎。武师迎与来人寒暄了几句,按照妹妹的吩咐,未加盘问,就把来人关进了密室。至于此人在密室干些什么,武师迎概不过问,只派了一个家佣专门伺候其衣食梳洗。三个多月以后,这人走出密室,直奔嘉康王府,拜见了王爷和挺着个大肚子的王妃武师芹。武师芹向嘉康王介绍说:“这是我武家远房的亲戚,会一点雕琢玉石的手艺,听说我怀了孩子,特意给孩子送来一块玉佩,权作贺礼。”

    武师芹说着,就拿出此人刚刚交给她的一块“龙凤呈祥”的精致小玉佩。嘉康王一看,漂亮极了,非常高兴。武师芹接着又说:“眼下呢,我这位亲戚要去和田买一些玉石原料,资金方面有些短缺,看看王爷能否帮点忙?”

    嘉康王是个特别豪爽的人,反正家中银两都掌握在王妃手里,乐得他做个现成的人情,就爽快地答应了,还反过来嘱咐王妃不要怠慢了这位“亲戚”;同时还亲手送给这位“亲戚”一块“皇家特许令牌”,无论他到哪里,从事任何商业活动都不受朝廷“禁令”的限制。

    “还是王爷考虑得周到。”武师芹说,“和田玉是朝廷明文规定的禁品,任何人不得开采或买卖。这可帮了他的大忙了。”

    这位“亲戚”更是感动不已,拿着沉甸甸的银子和“皇家特许令牌”千恩万谢地走了。而且,这一走,他从此就像在人间蒸发了一样,踪影全无。

    快到年底的时候,王妃武师芹的儿子朱骔满月那天,嘉康王府高朋满座,其中就有东厂特务督主太监维金忠维公公送来了皇上和皇后的贺礼;长公主弘阳公主带着丈夫、大明巨商霍汝霖,弘阳公主的妹妹举阳公主带着当朝兵部侍郎、驸马爷松继承前来庆贺。

    维公公向来趾高气扬,除了皇上,他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加上有东厂特务左护右拥,派头十足。这让嘉康王心中十分不爽,便故意冷落他,把他撂在一边,去热情招呼着其他客人。而王妃武师芹只顾忙于招呼来宾中的女眷,并没有关注到王爷与维公公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从维公公面前经过时,也是不冷不热地勉强打了个招呼而已。

    可是,自古云:宁可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维公公这样的人就更加得罪不起,要知道京城里的大小官员都是削尖了脑袋要钻进去讨好他的,唯恐他一不高兴找个茬儿在皇上面前告自己一状,或直接先斩后奏,到时候,自己一家老小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而嘉康王自恃是皇上的兄弟,根本就不把这个太监、皇家的狗奴才放在眼里。

    维公公何曾受过这般窝囊气,又如何咽得下这般窝囊气?本想赌个气发通牢骚拍屁股走人,可转念一想,来已来了,机会难得,不找到点嘉康王的茬儿回去后,皇上面前也不好交代,于是,他尴尬地笑笑,忍了忍,便给身边的特务们使了个眼色。特务们自然心领神会,便散布在王府的各个角落,暗中观察每个人的言谈举止,试图有所“收获”。自然,王妃武师芹就成了他们盯梢的重点对象。

    武师芹与弘阳公主关系最好,两人虽然年龄相差甚远,但是,无话不谈。由于弘阳公主生了两个宝贝女儿,一心想要个儿子,可是偏偏未能如愿,幸好她为丈夫娶的两个小妾为霍家添了两个男孩,填补了一大遗憾。现在看到弟妹为皇家生了个王子,就更是喜欢得了不得,一定要抱抱。

    于是武师芹就把弘阳公主请到内室去看孩子,并支走了所有佣人和婢女。弘阳公主开心地抱起侄子,看着看着发现孩子下巴底下有一块紫红色胎记,便要用手去摸摸它,可是一不小心,孩子身上的一块“龙凤呈祥”的玉坠掉在地上碎了。这让弘阳公主心里非常不舒服,一个劲地表示歉意。而武师芹虽然感到有些遗憾,但是心里却十分淡定,对弘阳公主说:“大姑何必在意这个小玩意儿?碎就碎了,碎碎平安!”

    这话逗得弘阳公主也笑了,并且说:“来年我给小王子送一个更大更好的玉坠作为新年礼物。”

    “大姑何必要到来年送呢?”武师芹笑着说,“现在就送一个吧。”

    “可我今天没有带玉坠、金锁什么的,怎么送啊?”弘阳公主为难地说。

    “这有何难?我这儿有现成的呢?”

    武师芹说着就从衣橱的最里面拿出一个金匣子,打开后,里面有一块黄帛包裹着的东西,一层一层掀开黄帛,里面露出了一块纯白的长方形玉佩,玉佩外表十分光滑透亮,里面好像有五颜六色的水银在流动。武师芹拿起匣子里的放大镜给弘阳公主。

    弘阳公主接过放大镜一看,两眼放光,惊叹不已。只见白璧上方用精美的篆体雕刻着“九子龙璧”四个字;原来里面游动的不是水银,而是九条活灵活现的天龙,就连龙身上的每根龙须和每块鳞片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禁不住赞叹道:“此非人力所能及啊!这玉工定是神仙下凡,他把九条天龙全都刻画得栩栩如生。”看着看着又笑了起来,随口说道,“哈哈!这九条龙都被囚禁在‘玉牢’中了。”

    武师芹非常得意,就把她在哥哥武师迎家看到“九龙腾飞图”和后来请“玉工”到武家密室将“九龙腾飞图”雕刻在这块玉佩上的经过详详细细地告诉了弘阳公主。

    弘阳公主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她担心这位弟妹野心膨胀,会招来杀身之祸,但又不能直接说出自己的担忧,更不能张扬此事,便连忙劝说道:“此璧珍贵无比,举世无双,是无价之宝。弟妹小心隔墙有耳,好好珍藏。孩子周岁时,我和汝霖定会重新赠送一把金锁给他。这璧千万不可再视他人!”

    弘阳公主说到做到,第二年武师芹的儿子朱骔周岁抓鸡时,就派人送来了一把“龙凤呈祥”的特制金锁,上面还隐藏了一个“骔”字,可是,到了正月十五闹花灯的当晚,霍家却受到了一个噩耗,嘉康王因谋反罪被满门抄斩。

    霍汝霖和弘阳公主怎么也不肯相信,嘉康王会有谋反之心,而且坚信他与“藩王叛乱”毫无瓜葛。倒是弘阳公主想起了当初武王妃给她看过的那块刻有“九龙腾飞图”玉佩的事,便告诉了霍汝霖,于是,霍汝霖断定,就是这块玉佩惹的祸。

    其实,武师芹那天把弘阳公主请到她的内室去看她刚刚满月的儿子朱骔时,支走所有佣人和婢女的举动,引起了维公公的注意,于是,她们两人在内室里的谈话一句不落地全被维公公及其手下听到并且记下了。而维公公那天因被嘉康王冷落而怀恨在心,正要查找可以陷害嘉康王的借口,没想到竟然如此轻而易举地得到了这样一个重量级的把柄,把个维公公欢喜得在东厂特务们面前摇头晃脑、手舞足蹈起来。

    况昌明平定“藩王叛乱”后,维公公对嘉康王的报复机会来了,他先借题发挥、无中生有地在皇上面前诬陷嘉康王是“藩王叛乱”的“幕后主使”。在得到他所想要的皇上的口谕后,立即亲自带着大批东厂特务赶到嘉康王府,很快就从武王妃内室搜出了“九子龙璧”玉佩。

    在如此“铁证”面前,武师芹百口莫辩,后悔不已。而嘉康王事实上从未见过这块玉佩,可是,却做了个“冤大头”,于是上书皇上为自己喊冤,而皇上正在为“藩王叛乱”之事恼火,又有维公公在旁边烧火,根本不相信嘉康王的申诉。很快下旨,将嘉康王“满门抄斩”。

    嘉康王全家上下老老少少一百来口就这样成了维公公的刀下之鬼。而武师芹的哥哥、“画状元”武师迎全家也受到牵连,幸亏他早已把“九龙腾飞图”原画交给了朝廷,由当朝吏部尚书、太子太师李东阳存放在“文渊阁”,算是功劳一件,经李东阳等几个朝廷老臣力保,才免遭“满门抄斩”的厄运。

    而李东阳等老臣们的这一举动,却无意中救下了嘉康王和武师芹的儿子朱骔。

    当时,东厂将嘉康王和武师迎两家全都关在一起,恰好武师迎的弟弟武师还的儿子与朱骔是同年同月同日生,都是不到十四个月的婴儿。而武师还的儿子从出生开始就一直身体不好,在关押期间旧病复发,很快便不治而亡。

    武师还的妻子季安芳因孩子的死伤心过度,一时晕了过去。他的魂魄被黑白无常牵着,跟着她的孩子一起忽忽悠悠来到了阎王殿上,阎王蒋子文对她说:“武季氏,这个孩子本来就不是你的儿子,他只是带着使命去投胎的一个‘替换儿’,现在他的使命将要完成,所以,我就让无常去把他带回来了。”

    “难道我命里就这样没了儿子啦?”季安芳哭诉道。

    “有。”蒋子文说,“我刚才说了,这个孩子是个‘替换儿’,他命里注定是要替一个孩子去死,而那个孩子才是你将来真正的儿子。”

    “我儿子在哪儿?”季安芳急忙问。

    “你回去后,将看到一个与这孩子生辰八字完全相同男孩,他就是你的儿子。”

    蒋子文说完,就叫牛头马面把季安芳送回了阳间。

    武师还见妻子伤心过度晕了过去,就忍着悲伤,凭着自己从书中读到的一点医疗方法,对她实施急救。嘉康王夫妇和武师迎等人都来帮忙。

    不一会儿,季安芳终于醒了过来。大家提着的心才放下来。武师芹见弟妹虽然醒来,却像是痴呆了一样,不哭也不说话,便在她耳边小声劝她说:“弟妹,人死不能复生,别太难过。你应该庆幸,还有个女儿,一定会活得好好的。”

    武师芹所说的季安芳的女儿,四岁多,东厂特务到武家抓人时,她正好去了领居家玩,成了漏网之鱼,可是,令所有人意外的是,季安芳没等武师芹把话说完,就从她手中抢过孩子说:“这是我的儿子。这是我的儿子。你的儿子死了,你的儿子死了。”

    武师芹一下子懵了,所有人也都愣住了,以为她疯了。

    而此时只有武师还不这样想,他是个教书先生,读书较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尤其精通历史和文学,对所有事情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想法。在这个关键时刻,他知道姐姐武师芹全家难逃大难,而估计他自己一家人毕竟与“藩王叛乱”之事毫不相干,可能会逢凶化吉,于是,他把姐夫嘉康王、姐姐武师芹和大哥武师迎叫到角落里一商量,决定将错就错,以生换死,把两个孩子换了过来。嘉康王和武师芹感激万分,并把弘阳公主送给朱骔的那把用纯金特制的“龙凤呈祥”长命锁交给了武师还和季安芳,只等着有朝一日,朝廷能放过武师还一家,使自己的儿子朱骔能免遭劫难。

    果然,不出武师还所料,所有被关押的人当中,只有武师还“一家三口”被释放了,理由如维公公所言:“武师还是个文弱书生,不可能有造反的念头,放他回去,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其实,真实的原因却是宣判处斩那天清晨,阎王爷蒋子文和土地公公张福德两人去维公公的梦里,演了一出戏。

    维公公在家用好早餐后,正准备去刑场监斩,忽然有门人来报,说是门外有两个道士求见。

    “这可是个稀奇的事唉!”维公公嘴上不说心里嘀咕,“洒家从出生以来,从没有见过什么和尚、道士的,今天在这个节骨眼上,怎么会有什么道士求见?不过,见就见吧,倒要看看究竟是何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