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战歌

第42章 北上讨贼

    (这两天上了推荐,多了许多新的小伙伴关注这本书,在此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不过我还是要厚着脸皮跟大家说一声:求推荐~求月票~求收藏~多多益善!~

    这本书是否能够坚持走下去,全靠各位小伙伴的支持了~再次感谢大家!~)

    校场上,两千忠勇卫整齐地列队而立。

    在众人面前的高台上,刘瑧面色冷峻而严厉:“大家在加入忠勇卫之初,就让大家学习了我们忠勇卫的三条铁律。大家可还曾记得是哪三条铁律吗?”

    两千忠勇卫齐声答道:

    “一、一切行动必须听从指挥,不许私自行动。

    二、不许劫掠百姓任何财物。

    三、战斗中缴获的所有战利品都必须交公,不许私藏。”

    待众人答完,刘瑧又继续说道:“很好,看来大家并没有忘记忠勇卫的三条铁律。但是,有人却已经忘记了!今日,将大家集合在此,便是要让大家知道,军纪不光是说给你们听的,更是要牢记在心里,时时刻刻都要严格执行的!违反军纪者,必严惩不贷!”

    “将他们带上来!”

    随着刘瑧一声怒喝,四名亲兵押着两个被五花大绑的忠勇卫士卒走到了台上。

    新任亲兵队正娄宝拿着一张纸上前宣读道:

    “张大山,广明元年九月加入忠勇卫,现任长枪甲字营乙队长枪兵。本月初六,张大山未经许可私自出营,且一夜未归。”

    “赵兴,乾符六年八月加入乡兵团,现任忠勇卫骑兵甲字营丙队火长。本月十五,赵兴醉酒后抢夺百姓钱帛十缗,并打伤三人。”

    “张大山、赵兴二人违反军纪,现已查证无误,今日在此处以极刑,以儆效尤!二人所属上官,各领军仗二十,以做惩戒!众将士以此为鉴,谨记军纪,切勿再犯!”

    娄宝刚刚念完,一旁的张大山便哭诉道:“将军饶命啊,我不过是出去一夜而已!”

    刘瑧听了却冷哼一声,理也不理他。

    “行刑!”随着刘瑧一声令下,两名早已恭候多时的刀斧手立即上前,将张大山与赵兴斩首。

    两颗人头落地,台下将士无不骇然。

    这二人犯的事很严重吗?

    一个私自出营,一个醉酒抢钱还伤人,按以往的经验来看,根本就不算什么事。

    大唐的军队里,有几个人没干过诸如此类为非作歹的事情,多数时候小惩一下就算完了,有时候甚至什么惩罚都没有。

    但在忠勇卫,这二人所犯的事却成了大罪,砍头的大罪。而且不是嘴上说一说就完了,是真的砍了。

    这时,刘瑧又继续说道:“我知道你们心里肯定非常想知道,我们忠勇卫为何要定这样的纪律?他们二人所犯之事,在其他的军队可能连一顿打都不会有,为何偏偏在忠勇卫就被斩首了?”

    “但在回答你们的疑惑之前,我也想问问诸位,你们愿意在上阵打仗的时候,因为他人私自行动而丧命吗?你们愿意自己在拼命杀敌的时候,家中被人洗劫一空,父母妻儿被人欺辱残害吗?”

    “不愿意!”众人齐声回答。

    “不愿意就好!你们都要记住,忠勇卫不只是为了陛下而战,更是为了天下万民而战,为了你们的父母妻儿而战!你们是保家卫国的正义之师,不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豺狼虎豹!”刘瑧说道。

    “正义之师,万胜!”娄宝大喊一声。

    “正义之师,万胜!”

    “正义之师,万胜!”

    “正义之师,万胜!”

    两千忠勇卫也齐声高呼,刘瑧看着欣慰不已,只盼忠勇卫的这股正直之风能够一直保持下去。

    “两日后出发,北上讨贼,收复长安!”如今一切就绪,唯一担心的军纪问题现在也已经解决了,是时候该北上了。

    ……

    十五日后,凤翔府以南的官道上,忠勇卫的两千士卒正迤逦而行。

    离城还有二十里的时候,从凤翔府赶来了一队骑兵。在确认来的是忠勇卫之后,便引导着队伍前往城外的一座临时营地驻扎。

    营地不算大,但也足够忠勇卫的两千人驻扎了。

    趁着众人收拾营地的间隙,刘瑧四下观察了一下,发现凤翔府左近军营林立,至少有五六万人马聚集在此。

    看这些人马的装束,大多数都是神策军士卒。

    对于凤翔府能集结如此多的神策军,刘瑧还是比较惊讶的。

    但是对于神策军的战力,刘瑧并不是很乐观。

    如果神策军战力如果可以的话,当如也不至于让黄巢轻易入关占据长安了。

    不过就算有了这些人马,面对黄巢的数十万大军,依旧是杯水车薪。

    接下来要如何讨伐黄巢,就要看上面领导的决策如何制定。

    等营地搭建好之后,刘瑧便带着亲兵卫队进城,去拜见郑畋。

    如今郑畋是京西诸道行营都统,刘瑧北上讨贼,也是到郑畋帐下听令。

    因此到了凤翔之后,于公于私,刘瑧必须要先去拜见郑畋才是。

    凤翔军府,郑畋刚刚和一众将佐议事完毕,便有士卒上前禀报,称刘瑧前来拜见。

    对于刘瑧,郑畋的第一印象其实还不错。

    长安陷落,刘瑧能够以县尉之身带领一群乡兵去长安营救陛下,算得上是忠勇之臣。

    但在知道刘瑧与田令孜关系密切之后,最开始的那点儿好印象就剩的不多了。

    当初因为是否要招安黄巢的问题,郑畋与卢携闹的不可开交,可田令孜却仗着自己深受陛下信任,强行给自己的小弟卢携出头,罢免了自己的宰相之职。这是私怨。

    这些年田令孜权倾朝野,为了一己私利祸乱朝野,而后身为左神策军护军中尉又消极避战,最终致使潼关失守,长安沦陷,使天子避走西川,大唐也颜面扫地。此乃公仇。

    不管于公还是于私,郑畋与田令孜都势不两立,而如今前来参加讨伐黄巢的这个刘瑧,却与田令孜关系密切,这让郑畋十分不畅。

    “都统大人,在下奉陛下之命,率忠勇卫士卒前来凤翔,共讨巢贼!”刘瑧面带微笑,怎么说也是和郑畋是见过一回的了,一回生二回熟,也算老相识了。

    谁知郑畋坐在主位上一边抓着一本书册研读,一边心不在焉道:“你带来了多少人马?”

    “两千人。”忠勇卫的人不多,但这已经是刘瑧能够拿得出的全部家当了。

    “回去约束好将士,未得将领,不可妄动。”郑畋挥挥手,示意刘瑧离开,根本没有和他多聊的打算。

    刘瑧却有些莫名其妙,这什么态度啊,也没欠他钱啊?

    刚来的门边,心有不爽的刘瑧说道:“都统大人……”

    “还有何事?”郑畋依旧没有看刘瑧。

    “您的书,拿反了。”刘瑧话音刚落,便见郑畋的脸色瞬间通红。

    刘瑧见此,也不再停留,一步跃出门去,随即就跑没了影儿。

    郑畋尴尬的低头看去,却见手中的书并没有拿反,才知自己被刘瑧戏耍了,张口骂道:“小贼子,竟敢戏耍本官!”

    与此同时,已经跑出军府的刘瑧也在心里大骂:“让你装,装十三遭雷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