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异世卖服务赚钱

第三十三章 对比

    七月十六,当食客们一大早来到万象阁的围篱外时,一眼就看到了门外红纸黑字张贴的告示,和他们昨日在街上听说的一样。

    告示上主要有两点内容:

    一是万象阁引入会员储值制。会员单次储值五百文以上,余额内每次消费享受九五折优惠;单次储值二两以上,余额内每次消费享受九折优惠;单次储值五两以上,对应享受八五折优惠。

    二是限时赠送菜品活动。顾客单次消费满二十文,赠送小菜一碟;单次消费满一百文,赠送任选素菜一道;单次消费满二百文,赠送任选荤菜一道。

    关于会员储值,扬灰思考过,储值虽然只能算做预消费,不能计算进营业额,但其刺激消费的作用还是显而易见。顾客一旦储值,前来消费的频率就会大幅上涨。

    这个世界其实已有储值制,是某位经商天才从赊账行为中提取的设想,并付诸实践。虽然赊账的还是大有人在,但储值制也逐渐被人们所接纳。

    顾客们涌进了万象阁,门外围观者也不少。由于这次挑战请动了镇守府和馔玉楼做公证,并且二者也各派了两人前往核算,所以此事已经从酒楼间简单的竞争变成了全镇百姓的谈资,而公证者也相当于变成了全镇百姓。

    公证双方决定每日一核算,每三日告知挑战双方彼此的营业额。

    “当——”

    随着卯时的锣声敲响,所有紧锣密鼓的筹备都开始有了回音。

    ……

    三天后,第一次营业额对比:

    万象阁三十八两四钱十五文;

    汇丰楼五十三两三钱二十八文。

    扬灰眉头微皱,心有焦虑,汇丰楼这营业额算是正常水平之内,而万象阁已经是远超了平日里的营业额,却还是与其有明显差距。

    众人在食材方面已经绞尽脑汁,食材组每日早出晚归,不是在打猎,就是在打猎的路上,另外甚至还向王姨采购了多种蔬菜,包括四月份种下的长生韭。

    十八里镇以南五十里,一条南北约六丈宽,最深处深不足八尺的浅溪自东向西蜿蜒而下,绕过江州,最终并入陈梁两国的边界——沧江。溪内水产众多,养活了沿岸世世代代众多的村落。

    如今,万象阁也加入了其中。

    于是,在头一天,冯酱便研发了新菜——长生韭爆炒蛤蜊肉。韭菜的缠绵搭配贝肉的嫩滑,轻轻咬下,青绿之间爆出鲜爽的汁水,让人不禁食指大动。

    凭着优惠活动和新菜上市,万象阁的餐饮日均营业额才较以前有了三成左右的增幅。而汇丰楼那边当然也没有闲着,各种优惠活动也是齐齐上阵,因而照样能与万象阁拉开差距。

    扬灰看着这三日的营业订单,陷入了沉思,突然间,一道菜名进入了他的视线——铁板熊掌。

    这道菜名在三日内每日出现的频率都在显而易见地增长,这体现的是顾客强烈的需求!

    冯酱接过订单明细看过之后,恍然大悟。

    铁板熊乃是钟吾山外围中最为强壮的熊类妖兽。而熊的力气越大,身板越结实,熊掌就越嫩越弹。正如某位美食家所说的,“鱼有劲,食客醉;熊罴越壮,掌越贵。”

    一想到之前只是简单清蒸都能收人追捧,冯酱便赶忙连夜优化做法。

    而扬灰则负责通知食材组自明日起着重照顾老朋友铁板熊。

    与此同时,镇守府内,陈清秋秉烛夜读,对面坐着老神在在的黄老。

    “您觉得扬灰这次能赢吗?”陈清秋翻着镇志,淡淡问道。

    “嘁~”老儒撇撇嘴,“怎么,你也想挣老头子的棺材本?”

    ……

    第六天过后,累计营业额对比:

    万象阁八十七两九钱十五文;

    汇丰楼一百零四两五钱零四文。

    单从第二个三天来看,两家差距已不大,但前三天拉开的差距太大,后续想要补上还是有些困难。

    第九天过后,累计营业额对比:

    万象阁一百四十两五钱八十五文;

    汇丰楼一百五十四两一钱五十九文。

    城内。

    甄有银喊来楼内的几名厨子商议。他生性慎重,九天下来,差距并没有拉开,反而有缩小的趋势,这使得他隐隐有不好的预感。

    然而座下首席大厨却是拍了拍胸脯向他打包票,说是近日里河鸭生长迅速,他已研发出新菜清蒸八宝鸭,区区万象阁不在话下。

    城外。

    “和汇丰楼的差距已进一步缩小了,但即便按如此趋势,剩余的六天也要比对方多营业十几两,有些难了。更何况甄有银也不会坐以待毙。”

    子夜的烛光下,扬灰正翻着这些日子的账本和订单。

    “汇丰楼是老字号,口碑是经过百姓各种刁钻口味的调节和检验给磨出来的,胜在稳定。”扬灰思索道,“长远来看,我们可以请每一位顾客用餐后留下评价和建议,我们好以此来改进。可是眼下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形成足以弥补差距的竞争力。”

    “我们的长处……”冯酱顺着扬灰的思路,“能确定的无非食材种类多样,够野,够鲜,而且多是别人不敢用的……”

    他突然想到了什么,抬起头,正对上扬灰的目光,激动地说道:

    “出奇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