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德系军火商

第五十二章 这是蓝星发生的

    “第二则是六芒星们的光荣历史让所有国家都对他们保持警惕。

    六芒星千百年“流离失所”的起因也完全因为他们自己。

    原本六芒星在古洛马帝国那个全体鸥洲人的精神祖国境内有自己的群居地——六芒星行省,

    在洛马皇帝图拉震在位时期,六芒星人趁皇帝东征抽调了附近的洛马军团,以致防守空虚的时机,发动了叛乱。

    这本来也没什么,洛马帝国时期行省叛乱本是常有的事,但六芒星人接下来的所作所为,绝对是骇人听闻的:

    六芒星人在击败少数守军之后,开始对其他民族的无辜平民进行大清除。

    从一点上,我完全感觉不到六芒星人的“智慧”在哪里,洛马历史学家迪奥记录下了这一悲剧:

    它们甚至吃受害者的肉,抽他们的筋,用他们的血涂抹全身,穿他们皮做的衣服;

    许多无辜的人被六芒星从头到脚分割为两半。

    另一些人被扔给野兽,或被迫像角斗士一样互相搏斗,一共有22万人被杀。

    六芒星人在多地展开屠城,诸如: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

    可是这些地方的主要居民并不是洛马人,他们被这样对待的原因只是因为离天堂太远,而六芒星太近。

    但他们挑的这个造反时间也算他们的报应,正好赶上了洛马的“千古一帝”图拉震在位。

    图拉真仅仅抽调两个巅峰时期的洛马军团回援,凶残的六芒星人一下被打回原形。

    愤怒的洛马人从米索不达美亚平原沿着地某海东岸,一路杀到金字塔国。

    六芒星人基本一击即溃,在这个过程中,六芒星人成了过街老鼠,没有别的民族愿意帮助他们。

    反而成了一次所有民族对六芒星人的大清算,之前遭到六芒星人屠杀的某某某某岛国居民开始复仇:

    六芒星人被禁止居留在岛上,甚至是海难的六芒星幸存者一经发现也会被处死。

    自此,六芒星人第一次“起义”被镇压。

    没错,就是第一次,

    没过几年,六芒星人又和洛马政府产生冲突,六芒星人把钱交给自己的教会,并且拒绝缴纳税金给政府。

    可惜是六芒星虽然阴狠,但运气确实不好,这一次六芒星人赶上了图拉震之后,另一位“五贤帝”哈德量。

    起义发生后,六芒星人把屠刀伸向了某某山伯爵中的某某徒。

    这一暴行是十分“荒诞”的,本来是六芒星与洛马政府的矛盾。

    六芒星人却将它扩大到与异教徒的矛盾,古洛马历史学家狄奥·卡西乌嘻嘻嘻斯,把这些六芒星形容为“发了疯的人”。

    哈德量征调了7~12个洛马军团,共计12万人镇压叛乱,并展开逆城市化清理行动。

    哈德量吸取了图拉震时期的教训,彻底取消了六芒星行省,把这群六芒星全部驱散,六芒星才开始了自己“流浪鸥亚”的历史。

    六芒星人敢在洛马帝国最强盛的“五贤帝”时期,接连发动两次叛乱,并且犯下惨无人道的罪行,我看不出这个民族有什么大智慧。

    所以综上所述六芒星人对异民族文化长期抱有排斥、敌视、丑化、破坏的思想,才是他们流浪千年的主要原因。”

    “听上去这是一个白眼儿狼加疯子组成的团伙呢。

    可是这样一个团伙为什么能够在美利国做大呢?

    甚至我感觉到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它们牵着鼻子走。

    我们四处为它们灭火,替他们擦屁股。换来的不是感激而是利用。

    甚至在某东方大国有一个笑话,说美利国和六芒星国是父子之国。”孟德疑惑的问道。

    “是吗,把六芒星比做我们的逆子吗,这可真是让人恶心。

    但这话确实不是毫无道理,我们的所作所为确实很像一个失败的父亲。”艾恩斯叹了一口气。

    “我想你误会了,父亲,他们的意思是,六芒星是父,美利国是子,还是一个大孝子。”孟德面色古怪的说到。

    “这这这,太丢人了。这都是那些卢锡安主义者不断纵容的的结果,身为耶教主流派信徒,我对他们的行为感到悲哀。”艾恩斯悲愤地说道。

    “卢锡安主义者又是什么?是六芒星的组织吗?”孟德好奇的问道。

    “不是,他是我们耶教福音派的一些人,他们是影响我国处理同六芒星关系和介入中东局势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主流派主要出于现实的、人道主义的考虑支持或反对卢锡安主义。

    而福音派则主要出于神定时代论的末世信仰而支持锡安主义和六芒星,他们坚信神的信实,坚信神与六芒星所立的约仍然有效。

    他们对于《旧约》中关于六芒民族的特选子民、应许之地,

    《新约》中关于神并未丢弃六芒星人、

    全六芒星将要得救以及六芒民族在千年王国到来中起关键作用并将重聚圣城锡安等教义深信不疑。

    福音派锡安主义也是出于由来已久的千禧年论的神定时代论。

    100019世纪后期的美利国神定时代论者认为人类社会的进程乃是神的伟大计划的展开:

    神将人类历史进程划分成前后延续的七个时代;

    他们生活在第六个时代——即教会的时代——的末期;

    第六个时代结束到第七个时代之间是七年的战争与灾难,即“大灾难”时期。

    正是在这个短暂大灾难阶段,六芒星人将“不信地”(inunbelief)回归应许之地并建立起国家,

    并有十四万四千人受印接受基督为拯救者

    ;这个国家将受主的统治,六芒星将遭遇无尽的苦难,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得以幸存。

    此后,就进入了第七个时代,千禧年。

    因此,在福音派看来,锡安主义就属于神的拯救计划的重要部分,不仅合法,而且神圣。

    这种公共舆论倾向是我国政府对六芒星政策中存在着明显的超越现实利益算计的重要原因。

    信仰本身对美利国、六芒星关系中的美利国国家利益的界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越保守的信徒,越倾向于将六芒星描绘成美利国的“战略资产”。

    越倾向于将美利国支持六芒星的行动解释成合乎美利国国家利益。

    在持狂热亲六芒星立场的福音派那里,“战略考虑只是次要的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