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之帝国中兴

第六章 君侯仁德

    刘冲拱手下拜:“启禀国家,仆一直记得!”

    刘宏点了点头:“那寡人还要告诉你,家要为国,国要为家。”

    “羽林军,还有北军、南军,还有我大汉千千万万的将士,你们都是来自大汉的百姓。”

    “所以,你们的责任也不仅仅只是保卫大汉,更是要保护大汉的百姓。”

    “现在,百姓需要你们的时候到了!”

    刘宏掂起脚尖,拍了拍刘冲的肩膀:“去吧,按照寡人说的去做,先求助百姓。”

    刘冲心中一热,红着眼眶抱拳叫道:“唯!”

    待刘冲领命而去后,刘宏又将目光投向了董宠:“舅父,阿母所贻金饼……”

    没等刘宏把话说完,董宠就急了:“君侯,纵使有百姓受了雪灾,也该有各地方的官员安置,若是派羽林宿卫去求助百姓,岂不是要耽误了上雒的时间?”

    “更何况,民间百姓受灾者不知凡几,老夫人所贻金饼乃是为了君侯上雒之后花销,前番拿出来采买冬衣已然花了一些,又如何够安置百姓所需?”

    “依臣之见,君侯不如继续上雒,至于受灾百姓,派人通知各地官府妥善安置即可。”

    刘宏瞥了董宠一眼:“派人通知官府妥善安置百姓自然是要做的,可是让羽林宿卫去求助百姓也是要做的,这两者之间并不冲突。”

    曹节也赶忙说道:“国舅勿忧,曹某蒙先帝恩赏,家中也颇有一些钱财,愿献千金,以助君侯安置百姓。”

    刘鯈笑着点了点头,捋着胡须说道:“某家中也有些钱财,同样愿献千金,国舅勿忧。”

    董宠看看曹节又看看刘鯈,急道:“你,你……”

    曹节左右打量一眼,拉着董宠避开羽林宿卫后低声说道:“国舅可知国家为何要安置百姓?”

    董宠冷哼一声道:“无非就是见不得百姓受苦,还能是为何?”

    曹节点了点头,又接着问道:“那国舅可知,国家安置百姓之后,百姓会如何看待国家?”

    董宠微微一愣,反问道:“会如何看待?”

    曹节伸出手,指着周围划了个圈:“若受灾之地有方圆十里,则方圆十里之内的百姓会视国家为父母,若受灾之地有方圆百里,则方圆百里之内的百姓会视国家为父母。”

    说到这儿,曹节又指着一个驰马远去的羽林宿卫的背影:“国舅可还记得,国家刚刚说过,羽林宿卫都是来自百姓?”

    董宠一时之间还是没回过味儿来,闻言却是冷哼一声道:“那又如何?难道为了这么几个百姓就要耽误上雒?哼!”

    曹节难以置信的望了董宠一眼,再次左右瞧了瞧才低声说道:“国舅何其糊涂!救助百姓乃是善举,是国家爱民如子的明证!此事一旦传扬出去,四海之内……”

    “或者这么说吧,假如国舅是个普通百姓,你是希望有一个见百姓受灾如不见的天子,还是希望有一个爱民如子的天子?”

    “假如国舅是羽林宿卫的士卒,恰好你的家乡也受了这般的雪灾,你是希望有带着羽林宿卫救助百姓的天子?还是希望有一个根本不管百姓死活的天子?”

    “跟救助百姓比起来,耽误区区几天上雒的时间又算得了什么?”

    “哪怕是朝堂上的三公九卿全都捆在一起,也没有眼下救助百姓更为紧要!”

    董宠再次愣住,傻傻的问道:“若是太后和大将军追回前诏……”

    曹节冷哼一声,只说了句“绝无可能”便不再理会董宠,同时也暗自决定要离董宠这种蠢货远一点儿。

    万一,万一蠢病会传染呢?

    还太后和大将军追回前诏?

    今天这事儿只要传扬出去,就算是说破了天也是刘宏有理。

    就算太后和大将军有那个胆子又如何?

    只要刘宏还活着,这方圆百姓的百姓可都是他刘宏的死士!

    当初戾太子刘据只是占据了名分大义,并没有给百姓什么实际恩惠,就有大量的百姓追随刘据,跟正儿八经的大汉官军在长安城内纵马相攻,难道救助了受灾百姓,给了百姓实际恩惠的刘宏还不如刘据更得民心?

    至于说今天这事儿怎么传出去……

    这踏马还不是有嘴就行!

    那些个名士能养望,难道天子就不能养望?

    实际上,刘宏想到的也是养望。

    上雒是肯定要上雒的,这是定局,根本没有刘宏反悔的余地。

    但是怎么上雒,在上雒的路途中又能出现什么样儿的变化,这些就得看刘宏如何操作了。

    比如之前用冬衣收买羽林宿卫的军心,这就是为了保证以后的人身安全——羽林宿卫负责守卫皇宫,能够收买到羽林宿卫的军心,最起码能保证皇宫不会莫名其妙的走水或者宫殿被烧之类的破事儿。

    让羽林宿卫去救助百姓也同样的道理。

    不同的是,冬衣只能收买羽林宿卫的军心,能够在大汉的军队面前刷个印象分,而救助受灾百姓这一点,却能让刘宏在整个大汉朝的军队、民间乃至于士林当中刷满形象分。

    这个印象分可是很重要的,甚至直接关系到一个皇帝的风评。

    比如说,早期互联网还不够发达的时候,大多数人印象里的大明皇帝都是昏庸无能且不务正业,而鞑清的皇帝却个个都英明神武且爱民如子,直到互联网发达起来,各种史料变得多了起来,大明皇帝和大清皇帝的风评才有所转变!

    再比如说,包括原本的桓、灵二帝,大多数人的印象都是“殆始于桓、灵二帝,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说起来就是汉桓帝死在了女人的肚皮上,汉灵帝叫太监“阿父、阿母”,可是谁又知道汉桓帝打击外戚、平定羌乱?谁知道汉灵帝曾派兵打击匈奴、鲜卑、乌桓?

    尤其是大汉朝,一个皇帝的风评如何,更是直接关系到一个皇帝是否能真正的掌握住权利!

    ……

    等曹节和董宠回来后,刘宏见曹节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便笑着说道:“舅父,大夫,常侍,寡人也想要去看看附近百姓,可否?”

    刘鯈和曹节率先拱手下拜:“君侯仁德,臣愿随君侯一同前往。”

    董宠看看刘鯈又看看曹节,最终也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跟着拱手下拜:“君侯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