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之帝国中兴

第二十五章 打工仔?不,是股东!

    窦太后险些没被窦武给气死。

    就窦武刚刚那两句话,尤其是“想要正本清源”和“走的亲近”这两句,搁孝文、孝景、孝武皇帝那会儿,都足够窦武体面了!

    心中越想越气,窦太后干脆拿出太后的架势,望着窦武说道:“好,好,那父亲不妨说说看,这里面到底还有什么事情,能让你置整个窦家于不顾!”

    被窦太后这么一问,窦武反倒愣住了。

    什么叫做置整个窦家于不顾?

    窦武心中不爽,忍不住冷哼一声道:“你可知道,如今世人有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之称?”

    窦太后嗯了一声,反问道:“那又如何?”

    窦武道:“那又如何?那还能如何!为父如今忝为三君之一,虽不敢说世所景仰,但是咱们窦家的名声却是顶好的,以后窦家子弟想要出仕,不是远比其他人更易?即使咱们窦家有一天破落了,单是凭借这份好名声,要饭都能比别人多要来两碗饭!”

    “更何况……”

    窦武略一迟疑,最后还是把心一横,慢慢说道:“更何况,咱们窦家出身关西,原本便为袁公等关东豪族所不耻,如今汉室……”

    说到这儿,窦武终于说不下去了。

    虽然汉室衰微是明摆着的事儿,可是要让窦武这么正大光明的直接说出来,窦武内心又感觉有些别扭,似乎有种大逆不道的感觉?

    然而窦太后却怒而起身,冷笑一声道:“如今汉室衰微,是也不是?”

    不待窦武答话,窦太后便又连声追问:“所以,父亲便想着跟关东豪族走的近一些,即便不能让窦家更进一步,起码也能保全窦氏,是也不是?”

    被窦太后直接说破心事,窦武不禁恼羞成怒,冷哼一声道:“是又如何?”

    窦太后深深的吸了口气,内心不断告诉自己,眼前这个没脑子的蠢货是自己的爹,亲爹,自己就算再怎么不情愿也只能跟他慢慢讲道理。

    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后,窦太后长叹一声道:“父亲,你可知党锢因何而起?

    窦武没有理会窦太后,窦太后却自顾自的说道:“既然天子已经下诏大赦,那些清流也好,名士也罢,无论他们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而顶诏杀人,女儿就只问一句:他们眼里,到底还有没有先帝这个大汉天子?”

    “还是说,汉室已经衰微到群臣可以不在乎天子的威严,肆意抗诏杀人?”

    微微瞥了窦武一眼,窦太后又接着说道:“当年王莽如何?那些个清流名士,他们就不怕大汉再出一个孝光皇帝?”

    窦武张了张嘴,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辩驳。

    说孝光皇帝是在关东豪族的扶持下才成功干掉王莽然后当上皇帝?

    这么说似乎也没错。

    但是那场殒星雨又该怎么说?

    除了说一句天命在汉,似乎也没有其他的好解释。

    只是转念一想,窦武觉得其实也没什么。

    想当初,孝光皇帝因为“天下垦田多不以实,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而“诏下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想要搞度田制,结果呢?

    “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而且,武力反对“度田“的叛乱亦以关东之“青、徐、幽、冀四州尤甚”。

    包括后来孝光皇帝想要还旧都于长安,也同样因为关东豪族“翕然狐疑,意圣朝之西都,惧关门之反拒”而作罢。

    比如杜笃的《论都赋》、崔驷《反都赋》,还有班固的《两都赋》、傅毅的《洛都赋》、《反都赋》等,其实都明确的反应出了这一现象。

    这些赋作中所谓的“耆老”、“关中耆老”、“西都客”、“客”、“西宾”、“西都宾”等,实际上是指主张迁都旧京长安的关西地域集团,而所谓的“主人”、“东都主人”等则是指主张建都洛阳的关东地域集团。

    瞧瞧,连“天命在汉”、能够召唤流星火雨的孝光皇帝都搞不定度田制,更搞不定还都旧京,现在汉室衰微已然至此,就算再出现一个孝光皇帝,又能如何?

    眼看着窦武脸色反复变幻不定,眼神中却没有一丝悔意,窦太后恚怒更增,忽然就想戳一戳窦武的肺管子。

    窦太后冷笑一声道:“父亲可知,你原本在先帝之时就有可能成为大将军,最后却是因为你的一念之差而错失其位?”

    窦武微微一怔,窦太后又接着说道:“倘若先帝在时,你坚定的站在先帝这一边,只怕先帝早就已经册封你为大将军,正是因为你替那些所谓的清流、名士们求情,所以你才错失大将军之位。”

    窦武心中大悔,只是冷静下来后,窦武却又冷哼一声道:“就算先帝册封我为大将军又能如何?倘若为父不为三君,关东豪族可会支持为父?当初孝光皇帝欲以孙咸行大司马,结果如何?”

    欲以孙咸行大司马这事儿,说的是建武元年,当时刚刚当上大汉朝扛把子的大魔导师刘秀,因为有谶文曰“孙咸征狄”而打算让孙咸当大司马,结果却因为“众咸不悦”而作罢,最后以吴汉为大司马。

    如果能跳出当时的视角,那么《东观汉记》上记载的这句“众咸不悦”就很灵性。

    董事长因为迷信而想让某个手下当总经理,而手底下的那些打工仔们居然“众咸不悦”?

    不悦,这两个字其实已经充分说明了,当时东汉集团的关东势力已经不仅仅只是打工仔那么简单。

    或许,称他们为“拥戴董事长上位”的股东更为合适一些。

    说白了,刘秀或许是东汉集团的董事长,名义上“富有四海、口含天宪”,但是在实际的集团管理工作当中却要受到东汉集团关东股东群体的掣肘。

    连孝光皇帝都是如此,大行孝桓皇帝又能如何?

    没有了关东股东群体的支持,就算是大汉集团名义上的董事长刘志要封窦武为大将军,窦武自问也坐不稳大将军的位置。

    窦太后当然也听明白了窦武话里话外的意思。

    只是明白归明白,窦太后却感觉分外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