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山海经修仙

第二十三章 厘不乱新生

    大地上飘散的点点火光猛然间爆发出耀眼的火光,凝聚到大螃蟹的周围燃烧起来!

    “大蟹!”女丑尸转身时只看到了漫天的火光淹没了大螃蟹,只见她一抬手,正在燃烧的吴正身上就迅速冒出黑气,这黑气很快就将火焰扑灭。

    女丑尸脚下的地面一阵颤动,大蟹的身子从土里钻了出来,只是这时的大蟹,身子从十余丈变成了一丈大小,它吐出黑色的水泡,用钳子将这黑水抹到了后背上面。

    看了一眼已经烧得不成形状的天虞山神,女丑尸用黑气将吴正摄在半空,站到了大蟹的背上,一人一蟹迅速朝天虞山飞去。

    此时天色已经黄昏,地面上燃烧的火焰也逐渐熄灭,过了许久之后,漆黑的大地上,只余点点火星还在闪烁,峡谷口的石壁下,姜子澄的身影凭空出现。

    天空中响起了“翟如!翟如!”的叫声,翟如鸟从空中降落停在了姜子澄肩膀上。

    姜子澄看了一下四周,发现自己的犀牛皮包就在石壁之下,居然完好无损。他过去把包背了起来,朝不远处还在燃烧的一处火堆走了过去。

    走到火堆旁边时,姜子澄看到地上有一片玉简,玉简下半部分刻画的群山图,上半部分则是刻画了一团火焰。

    这团火焰似乎在缓缓燃烧,玉简拿在手里时,一丝丝暖气便涌入姜子澄的掌心之中。

    姜子澄将这玉简收起,走到火堆旁,从背包中拿出几片肉干和麦饼,放到火旁烘热了慢慢咀嚼,又拿了装水的葫芦喝了些清水,才感觉稍微有了些力气。

    姜子澄进入道观小院之后,便一直在救苦殿中诵唱太乙救苦宝忏和太乙宝诰,他也不知这个方法是否管用,所以就多念了几遍,直到刚刚才结束。

    对于外界发生的大战过程还有结果,姜子澄一无所知。他是心中担忧翟如鸟的安全所以才赶紧出来。

    所以他也不知这玉简正是赤帝交给火神吴正的赤火令!此令一出,南荒大地的一众山川之神皆可调动,不承想落到了姜子澄手中。

    今天这场变故凶险异常,这会放松下来后只觉得又困又饿,胡乱吃完东西,和翟如鸟打了招呼安抚完毕后,姜子澄便进入道观小院的救苦殿中,埋头就睡!

    也不知睡了多久,姜子澄才缓缓醒来。救苦殿的壁画上,甶孑大帝右下方的小鬼周身华光涌动,已经凝实得如同真人一般。

    除此之外,壁画上还多了两个发光的人物,其中一个人头龙身趴伏在地,光芒黯淡无比。而它背上驮了一人,则散发出微微华光。

    姜子澄朝第一个小鬼看去,发现壁画上的小鬼眼神灵动无比,似乎在给姜子澄使眼色,可惜姜子澄也看不懂是啥意思。

    想了半晌后,姜子澄试着朝那小鬼喊道:“厘不乱?”

    话音刚落,就见壁画上的小鬼从画中跳了出来,随即跪拜在地,口中称道:

    “厘不乱拜见姜山君!”

    “还真的是你啊!”姜子澄这下可惊到了,上前把厘不乱扶了起来,又抬头看向壁画上散发华光的身影,看来厘不瑶也被自己救进来了,只是不知道她踩的这个又是谁?居然也出现在壁画上面?

    按照灵巫的说法,大荒界的人族死后,三魂归于天,七魄归于地,躯壳归地母。厘不乱的躯壳当时已经火化了,那么他此时的状态应该就是三魂七魄俱全的鬼魂之体。

    可是姜子澄将他扶起之时,能明显感觉到他是一个实体之人,并非灵魂状态。

    厘不乱自己也没搞懂自己的情况。只是告诉姜子澄,他感觉自己死后不久,灵魂就在一阵诵唱声中进入了这救苦殿。

    刚开始的时候,感觉得自己虚弱无比,自己就像一张摊薄的面饼贴在墙上一般。后来的几天中感觉慢慢恢复了些许,身体凝实了一些。

    直到昨晚突然感觉到了无数的力量涌入自己体内,身体被撑得凝实无比。可自己就像被什么东西牢牢困住一般,直到刚才姜子澄喊他之后,才从这种感觉中脱离!

    听了厘不乱的自述,姜子澄大概明白了情况,此时的厘不乱应该不能称之为人了,他凝聚出来的躯壳其实是用无数不死族的残缺灵魂组成的。

    昨晚火神吴正将两万不死族的追兵烧了一干二净,而那个时候,自己正在念诵经文,等于是把这两万不死族的残缺魂魄和厘不瑶一样引入了救苦殿中。

    这两万残缺的魂魄不仅将厘不乱的三魂七魄凝实了,至少还将厘不瑶的魂魄也凝实了大半!

    姜子澄从道观里退了出来,此时外面的天空已经大亮,他心中念头一动,厘不乱的身影就缓缓浮现出来!

    果然如此,自己可以凭借意念控制厘不乱进出道观,姜子澄暗自点头。

    而从道观出来后的厘不乱则茫然的看着四周,经过一夜大火,此时周围尽数化为焦土,一片荒凉景象。

    这时姜子澄才想起厘不乱对于最近发生的惊变一无所知,当下盘膝坐下,将这些日子的情况说了个大概。然后指着峡谷口对厘不乱说道:

    “如今且看你自己是何打算?季厘城的队伍此时应该就在七十多里外,你从这个峡谷过去即可。”

    “山君要去哪里呢?”厘不乱问道。

    “我嘛……”姜子澄沉吟了一会,缓缓说道:“我曾答应过你,要么将你妹妹治好,要么让她回归到地母那里。现在我找到了治好她的办法,当然是要兑现诺言了!”

    厘不乱缓缓跪拜在地,口中呼道:“山君且还记得不乱在重阴山所言否?”

    “我当然记得!”

    听到姜子澄的回答,厘不乱大声说道:

    “不乱之誓言,如天地万古!如今愿入山君门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好吧!既然如此,你便一如往前,随我左右。不过你即入我门下,那从今日开始,你需要跟我另学文字,学我道教经文。”

    自从昨夜巨变后,姜子澄的心态也有了一些变化:一是道观小院空间给了他信心和底气。二是火神吴正和虞山教那人一场大战,头一次让姜子澄见识到了这个世界超凡的力量。

    既然灵巫说自己还有二十年时间,这世间既然神灵无数,自己又有道观小院,那就用二十年的时间寻找办法!他就不信找不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无论如何,姜子澄绝不愿意变成一个似人非人的怪物,即使是成神也不行!

    心思通明后,姜子澄只觉得半年来压抑在心头的担忧情绪一扫而空,瞬间感觉全身陡然一轻,整个人意气勃发,说不出的轻快舒爽!

    厘不乱却仍然是老样子,见姜子澄在那怡然自得的打坐,他便将背包中的吃食整理一番,想给姜子澄弄些吃食。

    可这周围十几里方圆都被大火烧了个精光,也没有能点火之物。看了一下旁边的火堆余烬,厘不乱伸手一探,似乎还有些余温,便想将火堆扒开,把剩余的火炭聚到一处烤点吃食。

    他此时已经是灵魂凝聚的身体,不用吃喝,也不惧怕水火。直接伸手在火堆里扒拉一阵后,一颗鸽蛋大小的圆珠突然从火堆里滚了出来!

    这珠子浑圆赤红,内里似乎有火焰燃烧,可拿在手中又只有点点温热。厘不乱看了一眼还在打坐的姜子澄,干脆先将珠子放到一边,就着火炭给姜子澄烤起干粮来。

    等姜子澄从舒适快意的状态中清醒过来时,发现厘不乱已经弄好吃食,正在端详一颗赤红色的珠子。还没等姜子澄开口,厘不乱就把发现珠子的过程说了,把珠子递给了姜子澄。

    姜子澄端详许久,也搞不懂这东西来历,便将珠子收起。吃完东西后,从道观里拿出圆罄木槌,对厘不乱说道:

    “以前这活是你妹妹的,今天开始,便由你负责了。”

    姜子澄说完,把目光转向东南方向,缓缓开口:

    “南荒焦土三万里,三千万人族沦为不死族人,即是为了救治你妹妹,也是为了我人族存亡,从今天开始,咱们便一路朝东南,尽数度化这无边鬼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