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第一部:活法

第18章 一周大事记

    接下来的一周,发生了许多事,但我们却不能在此逐一详述,只好择其要而记之。原因就在于,后面的精彩剧情正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涌向这故事的讲述者,他唯有将堆积在眼前的情节快速清零,才能为纷至沓来的后续剧情,提供畅通的叙述管道。

    这一周,最应该关心的自然是艾莲的妈妈。所幸的是,这位坚强的母亲果然闯过了生死关,经过ICU的精心治疗,她的病情趋于稳定,从ICU转到了普通病房。ICU的诊断报告详列了她的种种症状,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心肺功能不全、胃出血、糖尿病、脑血栓、电解质紊乱,等等。

    ICU六天的治疗费用高达十二万多,虽然高得惊人,但大大低于艾莲的预期,看来那位急诊室医生估计得过高了,但这也直接促使艾莲想到了筹集医药费,从而有了一笔可观的医疗备用金。

    母亲病情稳定下来,艾莲就得履约去夜巴黎上班了。她的心情可想而知,现在她是一心挂着三头:母亲、工作和学习。她的生活节奏骤然加快,白天只要不上课,她就去医院陪护妈妈;晚上,一旦去夜巴黎上班,演出加来回路上耗去的时间,至少也得三个小时,而这本是她晚自习的黄金时段。如此一来,她唯有利用点滴时间学习了。

    原本悠然自得的她,变成了一只转个不停的陀螺。她虽然是个遇事淡定的人,这下心里也难免有那么一点烦躁了。但她浑然不知的是,一个更大的烦恼正悄然向她袭来,一只可怕的魔爪,已伸到了她的身旁。

    这只魔爪自然便是尤东了,就在这一周,他的谋士点子熊不费吹灰之力就帮他搞定了艾松。

    为了方便熊韬接触艾家母子,尤东特意委任熊韬为环球集团江东办事处主任,而且这还是实职,有薪水有分红。

    这主任的职责有二:一方面,协助尤东处理各种事务;另一方面,领导办事处人马开拓环球公司的江东业务。

    江东是制造业重镇,环球公司的机械设备在这里颇有市场,目前环球在江东年销售才几百万元,据估计,环球在江东的市场潜力高达两千万。所以,这办事处还真不是个喝茶聊天的虚设机构。

    熊韬是以办事处主任身份见的艾松,听说有工作机会,而且还是一家上市企业,艾松满心欢喜,欣然随熊韬去了尤公馆。

    尤东给艾松安排的职位是熊韬的助理,这一安排实在是太巧妙了,你说,世上还有比这更亲密的工作关系吗?

    至于月薪,那着实把艾松吓了一跳,干脆就来个整数,一万元,相当于当时江东普通上班族平均工资的三倍左右。

    艾松虽然有着艾家人共有的淡定性格,但也经不住如此强大的情绪冲击力,所以他终于未能按捺住内心的惊喜。

    回去之后,他怎么也想不通这好运为何平白无故地落在自己头上,好在他也属于大脑简单的那一类,所以,便干脆将这好事看作天上掉下的馅饼。

    其实,这哪里是什么馅饼呢,分明是人家给你挖了一口深不见底的陷阱,但艾松却一直蒙在鼓里。他怎么也想不到,这天上没掉下什么馅饼,倒是他掉进了陷阱,而且他这一掉还只是开始,后面接二连三跟着掉进去的,是她的母亲和姐姐,还一个个掉得无声无息,似乎这陷阱的底下铺了一层厚厚的海绵。

    这显然又是注意力法则在作祟。光注意陷饼,陷阱便成了注意力盲点,而这个盲点的代价,实在是太可怕了。

    人啊,要是糊涂起来,老天爷看了都会摇头叹息。

    有人被人设计落入陷阱,有人却心甘情愿地跳进陷阱,这个心甘情愿的人,就是艾莲的室友唐莉。不过,她可不认为那是陷阱,她以为自己跳进的是幸福的金窝窝,她终于迈出了期盼已久的这一步。

    尤东仍然是用他的闪电战术搞定了唐莉,确切地说,正如金枝一样,他们是双方互相搞定:一方搞定对方的肉体;另一方搞定对方的金钱。相比之下,搞定初出茅庐的唐莉,要比那见多识广的金枝简单得多,代价也只有几分之一。

    第一次接触富豪,而且这富豪又是如此年轻,唐莉难免想入非非,除了金钱,她还真想嫁入豪门。她哪里知道,这位富豪瞄准的目标不是她,而是她的室友艾莲,她在他心目中的定位,只是个临时玩伴,同时担当线人角色,为尤东提供艾莲的情报。这么一来,她和金枝就如出一辙了,双重服务与双重酬劳。

    真不知那点子熊是如何瞒天过海的,竟让这可怜的唐莉全然不知其中的底细。也好,不知道也就少受了一重伤害。

    艾莲的另一位室友田真,据说也恋爱上了,按照她的哲学,对方肯定是一位可靠的男士,至少她的感觉是这样认为的。甜蜜的初恋,使她绽放成了一朵幸福的花儿,不用猜,谁都想象得到,从本周的第一次约会起,她便要成为宿舍的迟归人了。

    叶知秋的母亲林小嘉,本周反复比较和研究了两份资料,最终还是相信了自己的第一感觉,于是,她便将钟璞列入了备选女婿名单,尽管那名单上迄今还只有这么一个名字。

    这个决定是完成了,但另一个决定又让她犯难了:怎么让知秋与这位备选女婿接头呢?是让郑校长或者庄处长说媒,还是告诉知秋,让她自己去接触?她思来想去,没拿定主意,就暂时搁着,再做打算。

    孙志高并不知道,叶知秋的妈妈有意将女儿许配给一个叫钟璞的人,虽然同在一所学校,又都是博士生,他却对这个比自己岁数大的学弟闻所未闻,因此,他也就不知道已经有了个潜在的情敌。

    作为叶知秋的顶头上司,孙志高相信近水楼台先得月。他时常名正言顺地有事没事找叶知秋,但除了谈工作,情感上却怎么也找不到突破口,几次三番的约会邀请,都被叶知秋婉拒。好在孙志高越挫越勇,所以,这场苦苦纠缠的追女戏,还刚刚拉开帷幕。

    叶知秋呢,既不知道妈妈心里的秘密,也不知道这世上有钟璞这么个男人,而且这个男人已经走进了妈妈的希望世界。

    她一如既往地耐心等待着自己生命中的那个人。在这个问题上,她信奉徐志摩的哲学:“我将在茫茫人海寻找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是而已。”

    这样的女孩,她的情感归宿,便只有在“幸”与“命”之间抉择了。

    这一周,钟璞有点忙。深圳那头,除了海星公司日益混乱的事务,还有二次创业计划的实施;江东这头,除了上课学习,他和葛易还要忙着组建社团。

    他们在短短一周内,凑够社团发起人数量,聘请好指导老师,选举出社团及各部门负责人,起草好所有文件,最后,终于顺利地办好了社团注册手续。大家选举钟璞担任人生哲学研究会首任会长,葛易啥也不愿当,继续做钟璞的私人顾问,协助钟璞开展工作。

    因为有钟璞的财力做后盾,研究会不仅不收会费,会员还可免费参加各种活动,他们甚至还牛气冲天地租了一整栋别墅做办公场所,比研究生会的办公室还要宽敞气派,着实让其他社团羡慕嫉妒。

    最神奇的是,他们租的这栋别墅居然是秦绵绵故居。

    事情是这样的,为了找办公场所,他们跑到校后勤集团,打听有没有房子对外出租。正巧还有一处空置的门面房,钟璞一看,当即就把它给租下了。

    这房子位于校园西侧的一条名叫夫子巷的街道上。这夫子巷分为南北两段,南段店肆林立,颇为热闹;北段因为两侧都是围墙,所以十分冷清,只是偶尔会有些行人和车辆打此经过。这栋别墅刚好靠近西侧的围墙,不久前后勤集团拆除了它门前那截围墙,于是,这别墅就成为北段唯一的门面房。

    经后勤集团的人介绍,他们才得知,这栋别墅是秦绵绵于1947年自建的寓所,1956年被学校收购,1977年,秦绵绵回校任教,校方考虑到历史原因,又将此房分给她居住。

    租下秦绵绵故居,令钟璞和葛易既感惊讶又觉亲切,葛易自然少不了说上一通“这不是巧合”之类的话。

    他们将办公室布置好,又在大门的上方拉上一条招募会员的广告横幅,上书两行大字:

    第一行:你的人生有困惑吗?

    第二行:来吧!加入我们!

    虽然忙忙碌碌,到了空闲之时,钟璞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想一想艾莲,尤其是夜深人静之时,虽已不再失眠,但闭上眼睛总要想一会儿,才能沉入梦乡。令他困惑的是,葛易说的守株待兔究竟何时才会发生,而且那株到底在哪里呢,他脑子里空空如也,一点概念也没有。

    张伟、王晶他们七人,开会讨论了钟璞的建议,一致同意辞职和股票变现。

    事情进展得很顺利。他们辞职,赵明求之不得;股票变现也很理想,七人的股票变成了一亿多现金,加上钟璞的财力,二次创业绝对高起点,真是今非昔比。

    新公司立即进入注册程序,考虑到钟璞暂时不便入股,他们七人成为新公司股东。

    公司名称已核准,新公司取名星光,含义有二:一是取海星的星字,因为当时仰望星星的是钟璞;二是寓意星光引路,用星光指代灵魂,标志着八个人都已等到了灵魂,要开启灵性人生,打造有灵性的企业。

    在办理公司注册登记的同时,七个人分头行动,展开公司的具体筹建,包括租用办公大楼、购置设备、招聘首批员工、设计公司管理模式以及开发目标客户,等等。

    新公司将推出一揽子革命性管理举措,这是八个人经多次视频会议讨论拟定的。因为内容太多,此处无法一一列举,仅举其中一例,这就是六小时工作制。

    未来的星光公司将石破天惊地实行早十晚五的上下班时间,扣除午餐时间一小时,员工的工作时间仅有六小时,而且下午还有一次15分钟的“工间有氧运动”。

    早在几年前,钟璞就在海星董事会上提议实施六小时工作制,但未被采纳,所以才无奈地实行了早十晚七的上下班时间,这样虽然避开了高峰,却影响到员工的晚餐和休息。对此,钟璞虽不满意,但也无可奈何。

    关于六小时工作制的合理性,王晶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拷问:

    “每个脑力劳动者都可以扪心自问一下,在八小时甚至十二小时的工作中,你们真正有效的工作时间有多长?能超过六小时吗?难道我们的人脑是铁打的?”

    这一周,赵明摇身一变,成了海星的实际掌舵人,虽然还没有名分,但钟璞已被他彻底架空。

    压抑了十多年之后,现在他终于扬眉吐气了,可以完全照自己的意愿独断专行。就在董事会决议的第二天,他就急不可耐地取消了“三不政策”。

    他宣布成立网游事业部,调整上下班时间,实行加班加点。更有甚者,他雷厉风行地在公司推行严酷的管理模式,考核细到让人看了头皮发麻,而且极不合理。他任人唯亲,重用一帮酷吏式主管,动辄骂骂咧咧,个个如凶神恶煞。如今是溜须拍马者如鱼得水,勤恳老实者受尽欺负。仅仅一夜间,海星公司就从工作的乐园蜕变成魔鬼训练营。

    这下,赵明享受到了赌博之外的人生又一大快感。但快感再多,也化解不了他心底的惶恐。

    他当然知道,自己的股份只有区区5%,一旦股东变心,他不仅再也耍不了今日之威风,搞不好还会被扫地出门,因此,他必须通过侵吞公司资产,获得足够的现金,以达到收购足够股权进而控股海星的终极目的。为此,必须首先拿下董事长和总裁这两个职位,但那位梁董事却成了实现这一计划的拦路虎。

    他在脑子里搜寻了好几天,又翻了好几遍通讯录,还是找不到有足够财力的贴心人。

    此时的赵明,如果读一读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那段诗句,就大可不必烦躁不安了。

    命运的安排常常就是如此,“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而他赵明寻找的那个人,指不定还会更进一步,主动叩开他的门呢。

    人生的列车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每到一站,就会转动一下命运的万花筒。随着排列方式的变化,身边的人渐行渐远,远处的人却意外地出现在你身边,命运就是这样,不断刷新着你的人脉网络,而一直能跟你同行的,总是少数。

    赵明如果明白这一点,便可高枕无忧,任由命运的万花筒,将他所要找寻的人,神奇地转到他面前。

    还是葛易说的那句话,世间没有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