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有一个小世界

第三十九章 交粮

    油饼很好吃,不过是被杨峻一人分着一点吃了的,连程爱民都尝了一口。

    “娃,这儿俺们看着,你去玩会儿吧。”

    李小花说着走到粮食旁。

    杨峻却指了指前面的队伍道:“娘,也快到咱们村儿了,不急着走,还是等粮食交了再说。”

    前面确实称量得差不多了,李小花见状点了点头。

    于是大家又在原地等了起来。

    刚才大家不在的时候小鱼儿好似有说不完的话一样,然而等人一回来就不咋和他说话了,只是偷摸着对杨峻呲了呲牙。

    这一等,就是差不多两个小时过去才轮到他们。

    板车推到粮站门口,也不用进到里面去,或者说是完全进不去,因为里面都被粮食堆满了,不时还有人在挪动着粮食。

    几个粮站的工作人员就在门口办公,倒也宽敞些。

    “三喜家的,到你们了。”七叔范新河一直在帮着忙,也没闲下来过。

    杨峻他爹叫杨三喜,所以村里长辈都是这样称呼老娘李小花。

    “七叔,麻烦了。”

    杨峻不顾老人家惊讶的眼神,自顾自地卸下粮食来。

    “这是小鱼儿家的,这是我家的。”他把粮食分开,免得被错拿了。

    “好了这位小同志,接下来让我们称量就行了。”工作站的人虽然忙的不可开交,语气依旧还算温和。

    “小山,你放心,俺会看着的。”七叔范新河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放心。

    交公粮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过程中工作人员还会进行评等,如果被评为三等,甚至是质量不达标,那么很可能就需要你从家里拿出新的粮食来。

    称重的过程中也要防止人家故意给你把尖去了,造成缺斤少两,粮食讲究的就是能多不能少,少了又要补上。

    若是称重员故意使坏,那损失就大了。

    既然有七叔看顾,那说明过程可以杜绝许多问题了。

    不多时,就有好消息传来。

    “评为了一等?哎哟,那真是太好了。”李小花听到这个消息,真是差点高兴的跳起来。

    一等和三等之间的差距,那可是一分多钱了呢。

    “三喜他家的,别光顾着高兴,赶紧去把票据和钱拿好了。”

    “哎哎哎,俺这就去。”

    老娘喜滋滋的过去拿东西,杨峻也没啥可担心的了。

    “小鱼儿,我在旁边等着你们,别着急。”

    接下来就是她们家的事儿了。

    “小山哥,俺跟你一起等。”程爱民过来拉住了他的手,这小家伙倒是越发和他亲近了。

    “好。”杨峻捏了捏他的小脸蛋。

    小丫头看了看二人这幅样子,不禁笑着点头:“知道了小山哥。”

    等李小花回来的时候,一问才知道,粮食共卖了十五块钱,其中除却公粮之外的三十五公斤小麦是大头,价格达到了一毛三分二厘一斤,至于玉米则只有八分五厘,便宜了不少。

    家里的小麦除了还能播种半亩地的种子外,几乎没有剩余,全卖了。

    程家母女两人也没让大家等太久,二十分钟也弄得差不多,可惜只评了二等粮,一共卖了十二块钱。

    范萍和李小花一样,一出来就小心将钱收了起来,用布包了好几层塞好。

    这时候的时间已经来到了下午,再和七叔打了个招呼后,两家一前一后离开,只有后续还有无穷无尽的队伍继续向前。

    “小山,娘说要买些东西回家,你帮着一起看看。”二姐兴致勃勃的拉着杨峻说道。

    “娘有啥要买的,你们看着就行,我还是算了。”杨峻摇摇头。

    “娘说买头猪回去养着,你觉着咋样?”

    一听这话,杨峻不禁严肃起来,他看向李小花问道:“娘,您真要买猪?”

    李小花有些犹豫不决,听到娃问了,也就点头道:“是啊,俺们家以前不就养了猪嘛,要不是……”

    突然老娘没说话了,而杨红梅却是愁然的看过来。

    杨家去年初都还是养着猪的,但是谁知道当时大姐杨红梅居然生了一场大病,把家里本就不多的财产都填补了进去,等人养好后,连猪都不剩了,也从去年开始,欠村里的钱才一直没还上。

    大姐因此一直自责不已,觉得是自己害了家里,本应到了许人的年纪,也都没想着找个男方,而是想要把家里的账还上再说,爱笑的脸上笑容也少了许多。

    而猪是农民家里的重要经济来源,快一年多没养了,要是今年再不养的话,欠的账怕是更加还不上,自然惹人心焦。

    但是杨峻却知道,接下来村里很快就要变成生产队了,所有的牲畜粮食全部充公,如何还能让老娘买头冤枉猪?

    于是他少有严肃地对着李小花说道:“娘,这件事等回去了再商量,反正现在我是不同意的。”

    李小花闻言有些不明所以,但是如今杨峻说回去了再商量商量,她也不会反驳。

    “好,那回家再说,下次来买也是一样的。”

    另一边小鱼儿家也是差不多的情况,都得进行采购计划,不过由于买的东西不一样,所以得分开了。

    “小山哥,待会儿咱们在南营街汇合吧?”小鱼儿也是家里的小栋梁,自然要操心更多事。

    “知道了,那就定一個小时后吧。”

    “好。”

    一个小时过去,杨峻总算知道老娘要买什么了。

    家里的针线得买了,还有火柴,火油,豆油这些,还咬牙买了几斤面粉,甚至扯了三米瑕疵布。

    或许想到了杨峻和李小花提过糖可以让人变聪明,特意买上一些。

    至于酱油,盐巴一类的,可以在村口买,也不必从县城带回去。

    “娘,咋买这么多东西啊?”二姐倒是挺喜欢逛街的,可是看着花出去那么些钱,又心疼起来。

    李小花白了她一眼,笑着道:“你这两天不是总嚷着要过中秋节嘛,娘就给你们姐弟补一个。”

    中秋节的时候正好杨峻开学,除了得了一顿面条吃之外,其他的就没啥了。

    现在把粮食卖了以后,钱的问题稍微充裕一些,李小花就想着把节日补一补,她自己是无所谓,但是孩子们得要过得开心一些。

    “娘,伱们先去和小鱼儿她们汇合吧,我得去个地方。”他决定去小市场弄点猪肉回家。

    过节嘛,没肉怎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