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死了一次又一次

第13章 老子打算要杀人的

    王有根说,现在朝廷下了严令,今年更是指派的份额,延安府的加派杂饷总要想办法补上去。

    新知府要把任务指派到全府官吏,每人都分一份。

    但正如张八旺之前所想的那样,朝廷官员一级压一级,层层压迫。

    上面压给府,知府压给县吏,县吏们最后压到张八旺这样的杂役身上。

    府里的官员纷纷找人代办这收税的事,所以现在不论皂班、壮班、快班,不论步快马快,都得下乡收税。

    甚至连各所大使,县学教谕,税课司司丞、阴阳官,医官包括牢子,马夫们都有任务在身。

    衙门里官越大,任务越重。

    王有根就被新知府分了三百两,他的收税地在延安府下的鄜州好德乡。

    鄜州共五乡五十二里,王有根一人分了一乡十一里。

    明朝每里是一百一十户,即王有根分到一千多户。

    当然,这会陕西人口也没这么多,但七八百户是肯定有的。

    王有根按自己的户数盘算了下,平均每户最少得收三钱银。

    这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新知府刚来,他可以收不满,却肯定不能成为六房典吏里最少的那个。

    于是他就找到周大器帮忙。

    衙门里这么多衙役杂夫,谁家最有钱?当然是周大器。

    丁毅听完后脑子飞快盘算起来,没错,以前的周大器也干过这事。

    天启四年朝廷也让收杂项,户房有人收的少,当时就有人找周大器帮忙,周大器下去转了圈,没收多少钱,然后自动掏了六两四钱银子补上,算是帮了王有根一个忙。

    不过当年周大器没想掏钱,是他父亲周勇出的,帮儿子做了这个人情。

    现在王有根很显然又想故伎重演,指望周大器能垫一部份。

    这狗东西,丁毅暗暗骂着。

    王有根老家就是好德乡的,家中有上百亩田在好德乡,乡里好多人是他佃户,他一边收重租,一边收重税,百姓们苦不堪言,如果他能愿意少收点税,百姓们还会没钱交税?

    骂归骂,丁毅现在想办法在衙门里救人,也不愿意得罪他,可能还要用到他,而且周勇的钱也是不义之财,倒合他的心意。

    他当下拍着胸脯道:“王典吏放心,些许小事,包在大器身上,不就区区三百两,若是收不上来,大器垫付了就是。”

    “哈哈哈哈。”王有根笑的嘴都合不拢,忍不住伸手牵着丁毅的手:“有劳贤侄,有劳贤侄---”一口一个贤侄。

    他也是个妙人,然后左右看看,突然压低声音道:“这件事若是办妥了,我就能在新知府面前出头,到时----一定让那秦震好看,贤侄放心--”

    他知道周大器和秦震不合,赶紧表态支持丁毅。

    王有根和丁毅聊了没几句,又转身把张八旺和李庆万叫过去,两人顿时有点受宠若惊。

    平时王有根也没空理他们,今天到是好声好气和两人说了会话,大概的意思是,让两人配合丁毅,下乡收税,好德乡十一个里一千多户就交给他们三人了,若是能成功收回来,王有根答应,一定会给点好处,当然,最重要是保护好器少爷。

    两人也拍着胸脯表态,一定帮器少爷,保护好器少爷。

    接着三人就要正式走程序了。

    这会先说下明朝的财政收入有几种来源,其主要有田赋、差役、盐矿茶课、关市税和杂项税(含住税)、屯田、贡纳以及商税等等,还有些什么钞关税、塌房税、门摊税、落地税、牙税、契税、酒醋税、屠估税等,都在商税范畴内。

    万历六年开始,朝廷杂项全部开始折银,当年折银为三十二万两。

    这意思是万历六年之前,杂项很多不是钱银,可能是物。

    之后应该全部原额折银来算,即只收银钱了。

    天启元年,朝廷正式决定加派杂税项,但当时没有定额。

    天启二年,朝廷实征六十五万两。

    天启三年朝廷开始定额,为二百二十九万两,其中用在辽东的军饷为一百八十一万两。

    那么杂税里面主要包括什么呢?

    明朝的杂项,除了住税外(相当于房产税),还有典铺税,鱼税、桥税、香税,有时连原本商税里的牙税也会算进去。

    所以丁毅他们下乡,得找个理由收税。

    好德乡是乡村,没典铺,香税无,牙税无,最好的理由,就是鱼税和桥税,但鱼税是对打渔的所收,这种海边比较多,但明朝也有办法,凡是村边有水塘的,家离水塘近的,都能算上一份,至于百姓你能不能在塘里打上渔,当然不管收税的事。

    当下丁毅和张八旺三人先跟着户房王有根到他屋子里,拿衙门堂官早就写好的呈头,开牌票,接着到承发房押用印,正规手续办好之后,丁毅三人就大摇大摆的出衙门了。

    丁毅本来不想干这事,官府强征杂税,百姓苦不堪言,但他脑子里突然有了个大计划,便一口答应下来。

    走到门口后,丁毅又想到什么,对着两人道:“你俩去兵房拿两把腰刀来。”

    “啥”李庆万惊道:“还要带刀?”

    平时他们步快只能带铁尺和短杖,只有抓捕要犯,匪类,才能带兵器。

    张八旺却是没犹豫,立刻道:“大器你等着,还要什么不?”

    丁毅想了想,摇了摇头:“找两把好刀,可别是破铜烂铁。”老子是打算要杀人的,丁毅暗暗的想着,刚到大明这两天的见闻已经狠狠让他动了杀心。

    张八旺嘿嘿一笑,转身进去了。

    他在门外等了会,两人很快拿了两把腰刀出来,丁毅看了看,半新不旧的,还算能用。

    出衙门后,丁毅先回家里换了身衙门的衣服,又从家里叫了辆马车,这才坐车下乡。

    赶车的叫卞前,宽头大耳,脸上还有个疤,这家伙是周勇心腹,跟着走私盐时还杀过人,中年之后就在周勇打打杂,算是养老了,昨天在周家对着马家小娘一脸凶狠的那汉子,还被丁毅打了个大嘴巴的,就是卞前的儿子。

    卞前大概知道自己儿子昨天被丁毅打了,今天是陪着笑,不停的道歉,替儿子说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