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盘点十大皇帝

第16章永乐大帝朱棣(5)

    永乐元年(1403年),诏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永乐四年(1406年)五月,明成祖开始营建北京,北京的营建工程主要分为内城、皇城和紫禁城。永乐九年(1411年),命工部尚书宋礼等修会通河。永乐十三年(1415年)五月,平江伯陈瑄等开凿淮安附近之清江浦,使久废的大运河重新畅通。永乐十四年(1416年),朱棣下令正式营建北京。[69]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宫殿落成。这年九月,朱棣下令明年以北京为京师,正式迁都北京。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正月,朱棣在北京御奉天殿,朝百官,大祀南郊,迁都大政至此基本完成。

    金榜画面中

    大明北京的紫禁城出现了。

    高大的城墙,厚重的城门,庄严神圣的宫殿。

    从此,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今天北京紫禁城的规模就是当时奠定的,整个北京城布局严谨,极为壮丽,是中国封建社会建筑史上的杰作。北京新都城的建筑物在“规制”上遵循南京,是汉族政权的文化延续,除此之外,从拱卫京师的塞上长城,到富丽堂皇的紫禁城,以及南北贯穿、左右对称的“中轴线”,北京在整体风貌上与因势就形、自然布局的南京有了很大的区别。

    金榜画面中。

    大明北京的紫禁城出现了。

    朱棣因为手握军权而夺得帝位,深知军队的重要。尤其是京师的军队,更是皇权的主要倚仗。明太祖朱元璋时,京师设有京军,是最精锐的兵力。洪武四年(1371年)统计,共有二十万七千八百余人。但其中精锐部队,据说只有七八万人左右。

    京军分编四十八卫,由五军都督府统领教练。明成祖为加强京军,在京师组建三大营。

    一是“五军营”,即原由五军都督府教练的军兵,五军营并不是指五个军种,实际上,五军营是骑兵和步兵的混合体,分为中军、左军、左掖军、右掖军、右哨军,这支部队是从各个地方抽调上来的精锐部队,以此担任进攻时的主力。

    “三千营”三千营与五军营并不相同,它主要是由投降的蒙古骑兵组成的。之所以叫三千营,是因为组建此营时,是以三千蒙古骑兵为骨干的,当然后来随着部队的逐渐发展,实际人数不止三千人,三千营与五军营不同,它整只部队全部都是骑兵,这支骑兵部队人数虽然不多,却是朱棣手下最为强悍的骑兵力量,他们在战争中主要担任突击任务。

    神机营

    神机营是一只特殊的部队,之所以说神机营特殊,是因为这支部队使用的武器大多是火炮和火铳,在明朝时期,人们统一称呼这些火器为“神机炮”,诸多凶猛的北元骑兵就是丧命于这些神机炮下。可以说,这支部队就是大明王朝的炮兵部队,朱棣组建神机营那是有深刻的原因的。在靖难战役的时候,朱棣用的最多的军队就是他的燕山铁骑,但是盛庸却大量使用火器大量杀伤他的军队,造成了极为惨烈的损失,朱棣自己也几次差点在战场丧命。

    也是因为经过这次的教训,这也使得朱棣深刻吸取了教训,在他后来组建京师护卫部队时,便专门设置了这样一个以使用火器为主的军队,也正是这支军队在后来的忽兰忽失温战役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朱棣及其注意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他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保证军粮和边饷的供给。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吴淞。在中原各地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进生产,并注意蠲免赈济等措施,防止农民破产,保证了赋役征派。通过这些措施,永乐时“赋入盈羡”达到明朝最高峰。

    1405年,全国税粮31133993石,这是连续第三年保持在三千一百万石以上的税收,按照当时不足一千万户的民户统计,每户平均纳税超过三石。此外从永乐元年起军卫屯田的收入也达到高峰23450000石,加上民户交纳的税粮,平均到当时人口,人均超过一石。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七月,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至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十一月编成《文献大成》,即《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

    公元1402年9月,朱棣派俞士吉(死于1435年)去通知朝鲜王李芳远(1400—1422年在位)他登基之事。11月,国王派使者请求新的印玺和敕封;1403年他又派一个使团,要求取得医治其父疾病的药材,它们标志着定期互派使节的开始。朝鲜人进贡土产品,如人参、漆器、豹和海豹皮;但在1429年之前,最重的负担是年贡150两黄金和700两白银。作为回报,皇帝赐给朝鲜王及其使者丰厚的礼物(丝绸、精美的衣服、药材、书籍和乐器);他还授予朝鲜王及其太子以荣誉的称号。

    郑和下西洋

    永乐三年(1405年),朱棣派遣宦官郑和为正使,王景弘为副使,率水手、官兵27800余人,乘“宝船”六十二艘,远航西洋。明朝舰队从苏州刘家港出发,到占城(今越南南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苏门答腊及锡兰等地,经印度西岸折回返国。以后又于1407年至1433年的二十多年间,先后七次出海远航,经过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这就是伟大的郑和下西洋。明成祖在位期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

    当时的明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处于世界地位最顶峰,因此吸引了众多海外国家,出现了各国争相来朝的盛况。当时与明朝发生外交关系的国家多至近百个。前来朝贡者可分为三类:一是臣服于明朝,希望得到明朝承认、封赐与支持的国家或地区贡使;一是仰慕中国文化,想亲眼目睹中国风采的各国君主贵族;一是以贡使身份来大明贸易的商人。

    此后的永乐一朝中,先后有四位海外国家的国王泛海而来,其中三位留葬于中华大地,这的确称得上是中外关系史上的大事。明朝的外交政策是以“宗主”自居的朝贡外交政策,在政治上与西方各国并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