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秘在都市

第三十四章 疯狂筹备疯狂杠杆

    我前往信中银行五山支行办理贷款,整个过程出奇地顺利。

    叶东叶行长着实给力,或许是李丽老师从中助力,又或许是我们的抵押物以及相关抵押贷款手续齐全完备,也可能是出于对我这个大学生创业者的欣赏。

    在叶东的悉心安排与关照下,负责为我们办理贷款事宜的客户经理美女,按照商铺实质价值的80%为我们放贷,放贷金额达58万。还款时限为12个月。年利率方面也给予了我们极大的优惠,按照7%的年化利率计算贷款利息,每个月需要还款约5万元,预计贷款金额会在3个工作日内到账。

    在银行办完贷款手续出来时,已然是中午12点。我心里寻思着,这几天到处奔波忙碌都是打的士,却发现打的士费用昂贵,毕竟阳城的交通常常堵塞,花费的时间又长。我思量着出于出行方面的方便快捷与效率的考量。

    还是购置一辆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会更为高效便捷,毕竟以我如今炼气二层的耐力和爆发力,连续高速骑行个24小时并且能把自行车骑出时速100公里都不在话下。

    于是我又火速找到附近一家高档的自行车零售店,买了一辆质量超级牛逼的进口极速公路专业比赛自行车,花了8000元。并且让老板给我安装上了low逼载人尾架,以及在斜杆处加装一个卡扣,方便我放置用于防身的黑色大雨伞。

    穿着很时尚潮流的老板一边安装破坏说美感的载人尾架一边摇头叹息叹息道:“造孽啊,这么设计前卫具有美感的高档自行车缺要装上一个二八大扛般的尾架,价值就是对美的亵渎!”

    我忍不住装作一本正经的跟老板说道:“老板,你难道没发觉,这么拉风的自行车配上这种二八大扛式的尾架才是最潮流的配置吗?这样的配置跑在路上回头率绝对大大高过不安装尾架的!同时即跟拉风又实用,即能载人又能拉货”。

    听了我本就是胡扯的话,基于现实使用不得不安装尾架的现实。

    这个潮流的老板居然觉得我踏马的胡扯挺有道理的说:“喔草,这位帅哥你可真是个人才啊,听你这么一说我跟踏马的觉得真有道理,转头我也要在我车上装一个二八大扛尾架出去拉风骑行……”。

    听了他那差点把我雷倒的话和一副认真的表情,我飞快骑上刚装好尾架的自行车高速离开,并心理暗道:喔草,神经病会常有,但时尚潮流而又有钱的神经病老板肯定不常有,再不跑路我怕会被传染!

    飞速踏着自行车,我又去了杂货店买了一把传统且结实的大黑挂杆雨伞,将其卡在自行车斜杠处,便马不停蹄地赶到岗顶2号店铺位,现场找到了开发商的售楼经办。

    毕竟他们这个开发楼盘设计的一楼商铺的楼高有6米多,也是预备让客户自行加盖二层的,他们肯定有这种加盖服务。果然,经过我的询问与沟通,销售经理表示他们开发商确实能够帮忙提供加盖加建的服务。

    只不过费用稍微比自己找人加建要高一些,按照市场行情,现在混凝土加建是250元每平米,而开发商这边帮忙的加建是300元每平方米。我思量一番,出于时间和效率的考量,为了能让加建得以快速高效地完成,于是就委托了开发商帮忙,约定在15天内完成所有加建并交付给我们使用。

    搞定好加建的委托任务后,为了节省时间,连午饭都没来得及吃,就在街边买了两个面包,蹬着我那刚入手的公路自行车,又风驰电掣般地向着石牌第一家店奔去。

    毕竟我的内心深处始终放不下店面的装修事宜,要不是迫于工作事项繁多,我恨不得一直守在石牌店里,全程跟进装修进程,确保最终呈现出的形象效果令人满意。

    果然,当我回到石牌店的时候,发现不出所料地真的在装修上有几处细节出现了偏差。

    第一个需要纠正的是,铝塑板应横着排列,而非竖着排列,因为横着排列在视觉上会给人更加舒服自然的感觉。好在木工打底刚刚装完,开始贴铝塑板时才贴了几块,胶水还未干。在我的指挥下,师傅们迅速把已经贴好的3块铝塑板快速取下,按照我的要求重新排列。

    第二个需要纠正的是,泥水工在铺设地面的时候忘记预埋冰箱以及空调的排水管。好在趁着水泥未干,把地砖撬了起来,重新埋好了排水管。

    第三个需要纠正的是招牌的安装。如今做成的招牌打底框架不够突出,可能是装修工人为了节省材料,居然把招牌做得比隔壁店低了10公分。这样一来,在大街马路上无论从哪边走过来,招牌凹下去都会显得特别不起眼。而且另外没有发挥转角处的位置优势,只做了正面的招牌打底,没有做侧面的招牌打底。这个招牌的设计对店铺的营业额影响较大,于是在我加钱的情况下,装修师傅们终于同意把已装好框架的招牌打底重新按照要求安装。

    纠正完这些装修的细节后,我又跟白如意叮嘱了一番后,再次骑着那辆高速自行车,朝着日用品批发市场疾驰而去。

    经过昨天晚上商谈零售另类商品的供货经验,我按照同样的思路和标准,选择是以市一级以上代理品种最多的经销商为供货商,从中兼顾种类,优选出30家供货商为我们供货。同样在我一番唇枪舌剑的交涉下,取得了跟食品供货商同样压一批货的优惠力度。

    完成了日用品的供货商洽谈计划后,我一看时间,已经来到了下午4点半,心里琢磨着还能赶去人才招聘市场看一下今天张爱琴的招聘效果如何。

    去到人才招聘市场的时候,看到张爱琴在不显眼的靠近里面的一个招聘展位上无聊地坐着。

    因为没有提前做好招聘的计划准备,没有招聘海报等宣传资料,只能用个小黑板写着一些公司的介绍和招聘要求。

    在这样一个看起来很山寨的招聘展位上,自然而然一天招聘效果下来,也只有3个人并提交了简历,经过沟通与了解,愿意在两天后如约按时到石牌东试工上班。

    于是我就向张爱琴问:“哎,为什么招聘了一天才只有3个人的简历?”

    张爱琴回答说:“主要是两个原因吧。第一个是我们没有做好招聘前的一些宣传资料以及海报,给人看起来公司没有什么实力,自然而然有兴趣的人就少了。第二个应该是更主要的原因,就是鼎盛零售刚刚起步,才开第一家店,而且是属于服务行业的。来应聘的人才很多对于这种零售服务行业看不上,有点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有本事的人看不上,而没本事的人呢,也嫌弃做服务业,所以自然而然很难吸引到。”

    我思考了一下,心想情况应该跟张爱琴说的差不多。

    于是我就转变了招聘计划,对张爱琴道:“看情况,我们没必要浪费时间自己坐在这里招聘了。从明天开始,我们就在店铺门口招聘,同时你委托一个代理招聘中介长期在人才市场代理我们招聘员工,按照招聘的人头给予他们服务中介费就好了。”

    就在我们正在收摊准备走人的时候,突然间招聘展位前来了一位中年妇女。她长得有点微胖,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穿着挺保守普通的,但是收拾得挺干净利索。

    她对着我们问道:“哎,请问你们这里是要招聘会计吗?”

    我答道:“嗯,我们是需要招聘会计的,但是会计呢,对于我们不是特别紧急。前期我们公司刚成立,在拓展市场的时候,会计的工作量会比较少,所以前期主要的工作还是要放在对外服务的员工岗位上。您如果有意向的话,我们再继续沟通。”

    她稍微思考了几秒钟后,向我递过来了简历,并说道:“这是我的简历,请您过目。”

    我接过她的简历,翻开一看,简历只有一张A4纸,简单而简洁,上面介绍着她自己的基本信息:

    这位中年妇女名叫罗小红。她一直在供销社会计岗位工作,连续工作了20年,一年前离职,今年39岁,有会计上岗证,家就住在天河区。

    扫完她的简历,我开口问她道:“哎,你怎么在供销社工作了20年,上一年就离职了呢?”

    她说道:“由于经济的变化,由于市场经济的变化和发展,供销社也逃不过像其他国企一样经营惨淡,也是需要大幅度的裁员,在这一波下岗潮当中,我也下岗了。”

    我继续问道:“那怎么在这一年当中,您没有新的工作呢?”

    她思考了几秒钟后,有点尴尬地答道:“因为我已经是快40岁的中年女性,虽然会计业务经验丰富熟悉,也只有一个会计上岗证,没有注册会计师或者是中高级以上的会计师证书。”

    她停顿了一下又说:“而这一年来,我也一直都是只找会计岗位的工作,而现在的企业大部分都需要年轻人,而像我这个年纪的,需要有中级会计师,或者是高级会计师,或者是注册会计师,也才会有需要。”

    我听了她的介绍,心里琢磨:嗯,这应该是一个会计实践的人才吧?而且她以前工作的单位是供销社,跟我们鼎盛零售行业都是属于零售批发业,正是我们需要的人才。

    于是,我要把我脑海中要实现的大饼先画给她看,留住她。

    我说道:“我们鼎盛公司资金实力雄厚,刚刚进军阳城的零售市场,两天后,我们第一家连锁便利店在石牌东开业,而这个月,我们陆续计划有5家开业,如果进展顺利,我们一年后会把连锁便利店开遍羊城大街小巷,之后我们就会进军大中小型超市。所以呢,您能够留下来,必然有很大的空间施展您的才华以及晋升的空间。”

    果然,罗小红听了我的介绍,眼睛稍微多了一丝光亮。

    接着我又说道:“但是我们是刚刚新创立的公司,所以在会计工作量上肯定是比较少的,为了更加了解和从事会计岗位上的工作,前期必须要到店里面的一线去做营业员,从了解一线,了解便利店运作的具体详细情况,这样等公司发展壮大了,您从事会计专业岗位,能够更加得心应手的做好会计专业的工作。”

    她听了我的话,罗小红说道:“嗯,您说的这种情况我也有了心理准备,毕竟像我这个年纪只有会计实践经验,没有中级以上的会计证书,想要再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大企业工作确实有点困难,这一年的求职经历让我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您放心,我会努力尝试去做好您的工作安排。”

    我说道:“哎,既然您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我叫王斌,是公司实际控制人,非常欢迎您加入我们鼎盛零售公司。”说着,我站起身来,伸出了右手,跟她紧握在了一起。

    分别时我交代了罗小红:“两天后的早上8点半,去到石牌东多多便利店报道正式工作。”

    在这一次临撤场前偶然招聘到的这个罗小红,在公司接下来的发展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逐渐成长成为公司的主要骨干力量。

    这或许在她多年之后,回忆起这一次偶然且不抱希望随意应聘的一份工作,居然能够带领着她走向属于她的人生职业巅峰,塑造属于她的传奇。

    这或许就是人生的不可预测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