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从役使六丁六甲开始

8.自然

    “掌门师兄!”

    清宁老道满脸红光的推开一间静室的房门。

    此时房内榻上有一道人正在盘膝打坐,静心修行。

    道人身着紫衣,顶戴莲花冠,中年容貌,五官看上去甚是英俊,鬓边两缕长发垂落,仙风道骨的气息几乎要满溢而出。

    但若是仔细瞧,便会发现,

    这个看着正一心闭目打坐的道人嘴角微微向上翘起,像是在做白日梦,梦到了什么有趣的事的模样。

    这其实皆因其盘膝两腿交叠的地方,有一只通体橘黄的猫正蜷缩着呼呼大睡,而道人的手在小心翼翼抚着橘猫的脑袋。

    听到推门和喊叫的巨大动静,元符观观主清虚道人睁开双眼,狠狠瞪了自家师弟一人。

    清宁老道对于师兄这幅样子已经见怪不怪了,自顾自的说道:

    “掌门师兄,今年的收徒大会有不少好苗子加入观里。”

    说到这里,清宁老道顿了顿:“其中有一个情况很古怪,明明先天根基有缺但浑身气脉天生通透,心不静气不凝,但却依旧能够凝练甘露。”

    “掌门师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听起来此子像是达到‘了悟真性’的境界,对心念和身体的觉知已经臻至完全被动化。”清虚道人若有所思,“这类天赋虽然少见,但不是没有。”

    听到这话,清宁老道咋舌不已。

    他认为自己对那弟子的评价够高了。

    没想到了师兄口中,还能再拔高一层!

    “了悟真性”那可是将性功修至圆满方能达到的境界,再进一步便是性命交融,合炼大丹了!

    “清宁...”清虚道人沉吟道:“接下来你多关注一下此子,看看他的秉性如何。”

    清宁老道讶然的看了眼掌门师兄。

    掌门师兄...

    这是起了收徒的念头?

    不过也对,若真如掌门师兄所言,那弟子真是那般天赋,见猎心喜是人之常清。

    “是,掌门师兄。”清宁老道打了个道稽。

    ......

    翌日。

    东方吐白,晨光熹微。

    一日之计在于晨。

    黎明破晓时分,有紫气东来,天地气机大盛。

    正是各家修行者修行的好时机。

    此时陈静心正盘坐在巨石上,领着众新弟子面东打坐练功。

    他双眼微闭,口中念念有词:

    “两目下观鼻准,不可太闭,太闭则神气昏暗;亦不可过开,过开则神光外驰。”

    “当以垂帘看鼻尖,意念在两目中间齐平处为最佳。”

    “若细究起来,其实无非便是‘守一’。”

    “定住这个‘一’,念头自不会胡乱妄动,届时行住坐卧皆能凝练化生甘露,筑基不过简单的时日功夫。”

    徐清席地而坐。

    耳边听着人声风声,心念难得平静下来,感觉到口中既清且甜的甘露不断形成,浑身莫名有种舒爽安宁的感觉。

    众人默默修炼间。

    须臾,朝阳自群山背后跃出,照破万里黑暗,天地山川瞬如一色,而后是五彩斑斓的人间映入眼帘。

    徐清福至心灵,在这时睁开了眼睛。

    一双黑白分明的瞳孔里浸着阳光,遥望大日初升。

    体内那口正自督脉上行自百汇的真气,仿佛与这一幕遥相呼应,整个人隐隐有种与天地交融的趋势。

    陈静心若有所感,阖开双目投去视线。

    在视线落在徐清身上时,瞳孔瞬间收缩。

    他从那睁眼的弟子身上,竟然感觉到了一种只有在观主身上才见识过的状态。

    这种状态门中的师叔皆称之为“自然”。

    放在佛门,则可称之为“自在”;在儒家,则可称之为“至诚”。

    “这个弟子是叫徐清是嘛?”

    陈静心眸光闪动异彩,想起了昨晚清宁师叔特意交代让他多关注徐清的事情。

    之前还不理解。

    以往遇到好苗子,清宁师叔也没这般郑重。

    眼下他算是明白了。

    看来这个师弟的天资高得离谱啊!

    徐清沉浸在修炼中,目光定定看着日头升起。

    等那口真气化作玉液与金液相逢凝聚甘露,而后填入窍穴后,才察觉到来自上方的视线。

    见陈道长目光熠熠的看着自己,就像是摸鱼被老板捉到的员工,徐清连忙有些心虚的闭上眼睛。

    陈静心眼里含笑。

    继续闭上眼,迎着朝晖呼吸吐纳。

    两刻钟后。

    陈静心停止运功。

    “都睁开眼吧,接下来随我一同诵读道经。”

    新弟子中有不少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贫家子,只能陈静心念一句,他们照猫画虎跟着念一句。

    经文具体的意思之后再漫漫教导。

    不多时。

    朗朗的诵经声伴随着山风飘落山下的淮安县。

    ......

    接下来的日子,徐清的生活十分规律且充实。

    他们这批新弟子每天需花费六个时辰,专心打坐以凝练甘露填满人身三百六十五口大穴。

    剩下的六个时辰则用于完成吃饭睡觉等事情。

    当然了,元符观虽然给足新弟子修炼的时间,但不代表这另外六个时辰只有吃饭和睡觉两件事。

    早晚的功课自不说。

    每日晨暮,分管道童院四院的四名道长都会带领众新弟子修炼和诵读道经文书。

    除此之外,目不识丁的弟子每日会用一个时辰的时间去识文断字,至于已经识文断字的弟子则需要学习道经。

    还有扫地、劈柴、挑水等等杂活...

    几乎一天十二时辰都被事情塞得满满的,没有一丝可以偷懒耍滑的机会。

    这样紧凑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一个月。

    这一个月时间里,徐清进境飞快,已经填满了人身三百二十口大穴,距离筑基彻底圆满只剩四十五口大穴。

    可惜的是。

    这期间,那种意识飘飘乎如登天的感觉没有再次出现。

    徐清猜测,

    或许是下丹田在人身三百六十五口大穴地位特殊的缘故,又或许是他第一次运转筑基法门,受损的先天根基得到弥补的缘故。

    又或许是两皆有之。

    但不管那种意识拔高的特殊状态有没有出现,徐清修行路上的这第一步,大半个脚掌已经迈出去并安稳落地了。

    他有种预感:

    待他筑基圆满的时候,就是他彻底弥补损伤的先天根基之时,同时也是他彻底释放天赋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