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风云

第十一章 遇张角,见何进

    “不敢,贫道张角。”

    “如今瘟疫盛行,冀州最为严重,特为皇帝分忧,前来散符治病救人。灾民苦不堪言,不施以援手也就罢了,你怎忍心招摇撞骗,骗取他们保命的钱?”

    听闻此言,辛毅差点从凳子上站起来,张角,这人居然是张角,多么瘦弱的年轻人啊,居然能创立太平道,还领导那么大的一场农民起义令汉朝名存实亡!

    面对误解,他不生气,也不辩解说不打算挣灾民的钱,决定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推波助澜,提笔写出一句话,送给这个年轻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张角看后,认为解除了自己内心的顾虑,佩服的五体投地,当即吞吃纸条,匍匐在地,连呼奇人,“知我者先生矣。”

    他此行真实目的正为调查民心归谁,民心归己,则机不可失,失之可惜,大汉国运未尽,则做潜龙,大汉这条苍龙既死,那么自己这条黄龙必然得势。

    周围在场的人不明就里,均吃一惊,但他们知道年轻人是赫赫有名的张角,被许多人供奉为“大贤良师”,信徒达数十万众。

    辛毅急忙搀起张角这一悲剧性人物,略带悲伤的说:“天机不可泄漏,走天下路,办天下事,好自为之吧!”

    张角令人付纹银十两,拱手告辞,路上哈哈大笑:“苍天已死,苍天已死。”

    他改变了出行路线,准备发动起义。

    他对辛毅的话理解不深,可以说一知半解:苍天已死不假,但把“黄天当立”理解为“黄天必立”就谬以千里了。

    辛毅当即收摊回家,待张龙等人回来,他给老农留下二两银,一行五人在老农的感激声中,连夜离开。果不其然,官兵第二天就派人来抓捕了,扑个空。

    不是辛毅有先见之明,他知道当时第二次“党锢之祸”正进行,不少官僚为求晋升,纷纷污蔑奇人异士为党人。

    冀州瘟疫盛行,当地官僚赋税征收完不成朝廷任务,讨好宦官集团的唯一手段就是抓捕党人,迫害更盛。

    这是有人举报辛毅妖言惑众,大逆不道。

    辛毅等人离开冀州,迤逦继续南行。他引导张角有新的追求后,自己也有了新的目标,决定富贵险中求,直奔政治中心都城洛阳。

    他要见一个人,不是旁人,正是权势熏天的大将军何进,欲借助这个人的力量,铲除阉党,救万民于水火。

    这并不代表辛毅对何进多么有好感,只能证明辛毅更反感阉党。赵高、魏忠贤、刘瑾、李莲英名声都不太好,连带辛毅对阉党产生反感。

    沿途见百姓民不聊生,逃荒要饭者比比皆是,饿死者不少,蜷伏在路边无人掩埋。野狗四处乱窜,撕咬死尸,个个红了眼。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心,他决心改变历史,不让比这凄惨百倍的三国时代来临。

    曹操不是有诗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正是描写三国的景象。

    辛毅有力量改变世道轮回吗?人倘若能亲眼看到所作所为产生的凄惨后果,必定会改弦易张。辛毅打算点化关键人物在历史关键节点改弦易张。

    待到洛阳,顾不上歇息,独自前往求见何进,告知门人:“大将军不日将大祸临头,特来告知。”门人见辛毅气宇轩昂,不敢怠慢,紧急禀报,把何进吓得不轻,他正与阉党斗争,进行到关键时候,一招不慎,满盘皆输,苦于无计可施,每日吃不好睡不好,听见有人这样说,以为有人前来告密,忙吩咐快快有请。

    得知辛毅准备求见大将军何进,赵虎即孛贴劝道:“公子,何进地位如日中天,太多人想法设法接近他,骗吃骗喝,谋点小权,得点小利,这人会不会也把你看低了?”辛毅笑笑说:“何进是将死之人,看的高低没有意义,我只是在把死马当做活马医。”

    孛贴大惊,“主公,死从何来?”辛毅:“天机不可泄露。你们在店里耐心等我就好了,天黑前不回,即刻换地方居住。”

    辛毅和何进见面了。何进听报出名,细瞧来者是个毛头小伙,虽然精气神很好,目光炯炯有神,但能有何远见卓识?朝廷又是举荐,又是考试,又是出售官位(有才能者多不会穷)……多少渠道选拔人才,对此人闻所未闻。

    他有点失望,并不是怕这人又是骗吃骗喝,而是真才难遇。他不吩咐看座,任由立着,言语轻慢地说:“我手握天下兵权,戒备森严,出行层层护卫,祸从何来?你若说出个寅卯还行,胡说八道小心项上人头不保。”

    “将军,难道不知‘福兮祸所伏’吗?”

    辛毅又缓缓讲出《塞翁失马》的故事。《塞翁失马》中主人公面对儿子跌腿、马去而复返等事,从表面的好与坏,看出内在的好与坏,从而表明好与坏不是一成不变的,条件成熟时会相互转变。

    何进被故事吸引,认为能讲出这样故事,拐着弯说服人,不会是不学无术的人。

    不禁感叹:“高手在民间,民间有隐士啊!”带着疑惑问,“如今,天下太平,目视只有福,岂有祸?请先生明示。”

    “我夜观天象,北方不日会有人造反,处理不当,将军有生命之虞。”

    “不日是多久,三月之内。”

    “好,先生暂且住下,如有造反,当向朝廷举荐,加以重用,否则……”

    何进想,届时果真出现动乱,说明此人有真才实学,可帮自己渡劫,如果风平浪静,就加以处置,给来骗吃骗喝的人敲响警钟。

    辛毅提出还有随从,何进想这是有恃无恐啊,还是组团来骗呢?算了,都接过来。

    就这样,辛毅等人被安排在上等客房,每日好吃好喝,院内任由闲逛,就是不允许出大将军府。

    一个月过去了,天下太平,二个月过去了,天下依旧太平,三个月又过去了半个月,依旧太平……离三月之期越来越近,何进看辛毅的眼神渐渐不同。

    辛毅外表故作镇定,实际有点慌,心中暗想,张角在干什么呢,咋还不动手?干事拖拖拉拉,要知道迟动手和不动手对自己而言,没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