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风云

第十三章 出征

    洛阳这边岁月固然静好,九州狼烟早已四起,群雄争鹿。

    却说张角得知马元义被杀,又惊又惧,他敏锐的觉察到,危险正在步步逼近。

    遂召集信众商议。汉朝国运将终,反未必死,不反必死,两害相衡取其轻,不如趁势反了吧。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当即把信众按地域编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七八千,大小方均设立首领,称为将军。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弟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弟弟张梁称“人公将军”,通令全国民众:推翻无道昏君,共享天下太平。

    历朝历代首反者多以失败告终,后反者,反而容易成功。这是因为起初被反者势力较大,拥护者也较多。张角起义作为农民大起义,也逃脱不了这一历史规律。

    不过他也有自己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为汉朝的最终灭亡,三国时代的到来,不,准确讲,应该是四国风云突变拉开了历史大幕。

    打起招兵旗,不愁吃粮人。头裹黄巾,期待改变自身处境,追随张角揭竿而起的人达到四五十万。

    各地官兵望风而逃,不少州城相继陷落。雪片般的告急消息通过驿站加急传到了灵帝那儿。

    灵帝召何进问计,何进左思右想,无计可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理是这么个理,可派谁为将大有讲究,转身去向辛毅求教。

    辛毅没料想这么快就会迎来乱世,不知多少生灵遭受涂炭,史载6000万人经过数十年动乱,仅幸存500万,想必现实比这一数字还低。对死亡的人,统计怎会那么准呢?

    不由长叹一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何进视辛毅为天降奇才,百年难遇,听他说出这振聋发聩的一句话,感到这句话足以流传万世。忙问:此话何意?辛毅不语,何进再三追问,方说:“天下万不可乱,乱则百姓遭殃。请将军采取雷霆手段,速派良将率兵剿灭,同时可令各州招军迎敌。若将军不弃,毅愿统兵出征为将军分忧。

    辛毅提笔写出三个人的名字,说皇上必派此三人为将,这三个人定不负圣恩,凯旋而归。

    何进感激不已,连称先生辛苦。即刻进宫面见皇帝,奏请任命辛毅为南中郎将。灵帝说思考一夜,增补卢植为左中郎将,皇甫嵩为右中郎将,朱厥为北中郎将,各领一路精兵讨伐黄巾军。何进低头看辛毅写的纸条,三人名字一个不错。惊喜之余,告知灵帝,灵帝听后很高兴,国内有此奇才为国效力,国家定能度过此难。

    选定黄道吉日,辕门外三声炮响,旌旗招展。四员大将彼此拱手告别,辛毅披盔戴甲,好不威武,弹弹头盔,比民兵训练时戴的钢盔差不多,。

    自率五万大军,军容整肃,旌旗招展,帅旗大书一个辛字,浩浩荡荡荡直奔幽州。

    离京头天夜晚睡觉前,其他人都知趣的出去了,唯有一个小兵赖在帐里不走。“出去,你没有听到吗?没规矩。”面对辛毅的责备,小兵没有离开大帐,径直来到他面前,顺手扯下头巾。乌云般的黑发滑下来,盖住双肩。原来是貂翼。

    她知道军营里不准有女人,软磨硬缠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四人没有效果,就女扮男装偷偷跟过来。“规矩倒是不少呦,你为什么不带我来?嫌我是累赘吗?这么快就喜新厌旧想把我甩了?”面对突如其来的直击灵魂三连问,辛毅不得不解释道:“这是去打仗,会死人的,怕你有危险,才没惊动你

    貂翼闻言幽幽地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既然结为夫妻,就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怎能一声招呼不打就走呢?我还以为你不要人家了呢!往后再也不要把我丢下了,好吗?我能伺候将军起居。”

    辛毅面对貂翼的款款柔情,舍不得丢弃她,说:“张角已反,我不带兵去征讨,任由其他三路纵横驰骋,关键时候想保其一命也难,我去了,还能便宜从事。军中不能带女眷,希望你平时女扮男装,别到处走动,以免泄露身份。”

    “妾不怪你。通过一月以来朝夕相处,深知你的为人,你无论怎样做都有深刻的道理。我听你话深居简出就是了。”

    辛毅此时才明白,从小到大,同学、家长、老师说自己常有理的真正原因——先办事再找理由。这更勾起他的无限思乡情。

    幽州是刘焉的地盘,大致位于今河北北部、辽宁一代,地广人稀。有诗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即形容幽州孤单自处的位置。刘焉作为皇族,极力向皇帝鼓吹撤去刺史设置牧的好处,还重金贿赂皇帝身边亲近的太监让多给自己添好话,就为担任幽州牧,幽州有它的好处,作为军事重镇,地理位置独成封闭体系,是实现割据的不二选择,这也让他成为汉末第一个割据政权。赴任后,再也不觐见皇上。

    黄巾军势大,如草原野火,借着风势,逼近幽州,刘焉军力薄弱,平叛力有不逮,得高人指导,出榜招募乡间义兵。乡间缺衣少食之人、期待建功立业之人纷纷成为乡勇,或招募乡勇自封领导,登上历史舞台,演绎着人生的精彩。

    经过招兵买马,刘焉实力大增,已不甚惧怕黄巾军可能要自己的命,抢夺自己的财富,更怕辛毅率兵趁机抢了自己的地盘,夺了自己的权力。

    辛毅没有夺取幽州的想法,他渴望的是寻找穿越回去的道路。倘若刘焉辛毅两个人知道彼此真实想法,刘焉自去安心做他的土皇帝,辛毅安心平叛维护社会安定,做到井水不犯河水,二者也不会产生后期那么多矛盾,这都是缺乏沟通的缘故,看来有效沟通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从古至今都是对的。

    强龙难压地头蛇,作为外来者,辛毅若不与刘焉搞好关系,别说打胜仗,连立足都有点困难。辛毅大军到达幽州边界,一边先礼后兵,派张龙携带书信告知刘焉率兵来此目的,一边做好军事部署:令赵虎担任先锋官,王朝领左军,马汉领右军,自己则坐镇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