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风云

第二十五章 天灾

    以后或许会有所变化,目前却是别副情景。

    辛毅沉迷于依依美女的温柔乡难以自拔,他时而兴奋如刚攀上峰顶一览众山小,时而如潜入海底欣赏龙王的宝贝般痴迷——不忘变化着花样索取,以致足不出户。

    吃饭,也让别人送进来。他快乐着一个普通男人应有的快乐,而依依又有特殊的床上本领,在他印象中从未如此快乐过。

    当依依对床事乏味之初,辛毅又教会依依及其几个贴身丫鬟“斗地主”。108张牌几近无穷的组合,经不同的人不同时机打出,妙趣横生。

    女子银铃般的笑声从内室不时飘出,传到恰好路过的张龙耳朵里。张龙不禁摇头感叹:“生活啊,免不了有人笑,有人哭,一个人的笑往往恰好建立在另一个人的哭之上,忒不公平。”

    他想起血书叙述阿朱受过的苦,想象她正在受的苦,“耳边只听新人笑,哪个去想旧人哭?”

    “非我族类,其心必殊;若我族类,心意相通,长胜天既然让我想起同为天挹人的阿朱,绝非偶然,定是让我去拯救她于水火中!”

    张龙这么想后,心里才好受点。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抓住辛毅首次踱出内室的机会,张龙的提出愿意去打探阿朱的消息。

    瘦削的辛毅沉思会,说:“这样也好,我这里写封信,你带过去。”

    信写好后,又取出个玉佩作为信物交给张龙,叮嘱路上早起早歇,早去早回,尽可能把人带回。张龙化装成珠宝商人模样,为减小目标,一个随从也不带,当天就上路了。

    张龙前脚刚走,后脚天降灭顶之灾不期而至。

    正天寒地冻的北方,不少人患上种祖祖辈辈从没听说过更没见过的怪病。

    有的人伴随浑身肌肉一块块痉栾式疼痛,不少穷人干脆不治而亡,也有不少富人四处求医挺过段时间,仍旧难逃一死。

    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开始弥漫,纷纷选择逃亡,也不知该逃到哪里去,都是在盲目的逃。

    不知不觉把病情带往更为遥远的地方,传给更多的人。有的农户举家而亡,有的村无一幸存;城市里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

    宪县不可避免的沦陷了,沦陷于病情漩涡中。这在常人意料中,在他们意料之外的是有位不同于凡人的县令站在那里。

    辛毅没有对百姓讲什么大道理,直接命令实行措施简单,行之有效的办法。

    把宪县的郎中集中起来,定点看病,定点治疗。迫使患病的人定点求医,然后采取对应措施,迅速扼住病情快速蔓延的势头,保护了大多数人的生命。

    弊端也有目共睹:一是穷人不劳动就没收入,忍饥挨饿在所难免;二是健康的人日益减少,社会管控能力随之降低。

    灾情持续长达一年,脆弱的平衡在某个节点被打破了。

    太学生们开始走上街头,商贩和农民们开始有意识抵制……衙役们也麻木了,大家不知道这样的生活何时才是个头,难免心烦意乱,混乱来临。

    对辛毅个人而言,雪上加霜的是,依依也病了。

    受到重点保护的依依怎会感染怪病?

    依依本来是健康的,也应该一直健康下去,偏偏她昔日的主子刘能从灾情中看到了商机。

    这个独占百姓的吃粮经销权的人,得陇望蜀,还想垄断百姓的吃水权。

    面对垄断百姓的吃水权后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争夺的人自然不少。

    刘能为抢占先机,率先想起了辛毅,后想起了安排在辛毅身边的卧底。

    促成这件事必须由辛毅这个县令出面,以权威的声音告诉百姓,他们现在随便挖的水,吃了会生病。只有县衙提供的水是安全的,不吃安全的水的人,以传播疾病论处,严惩不贷。

    说白了,这套说辞漏洞百出,本质是妄想与民争利,是典型的官商勾结行为。

    辛毅听过刘能的请求,面对按干股分成七三开的诱人条件,内心的良知,使他经受住了诱惑。

    直接拒绝也不好,毕竟做人留一线,日后好见面,遂哼哼哈哈和刘能说些八杆打不着的事,就是不往主题上说。

    急的刘能猴急,怕把事搅黄,又不敢逼问。刘能坐久了,等不到肯定的答复,只好先行告辞,另想他法。

    就派人来找依依,希望能多吹吹枕边风,让承包饮用水经营权的事早日定下,以免夜长梦多。

    担负传信重任的这个女人是依依的闺蜜,小时候二人一起被刘能从市场买入府内,情投意合,无话不谈。

    灾情一年,受官府制约,始终不能出门,女人急得要发疯,好不容易逮住机会能出门。

    她拿着特别通行证,隐瞒身体不舒服这个事实,屁颠屁颠地去找依依,当说客去了。

    依依也是遵守规定,始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自然见不到啥陌生人。乍听说有好友来拜访,高兴的不得了,远远接进来。两个人嘀嘀咕咕说到深夜,才休息。

    辛毅见了,蹙蹙眉,看依依这么开心,也没有多说什么。好友免不了说刘能是多么同情百姓……

    如果百姓身体出了问题,追究责任,,受居心不良的人蛊惑,不分青红皂白赖咱们家的粮食有问题。到时不就说不清道不明了吗?咱们从小在刘府长大,可要居安思危替刘府着想啊!

    依依忙问怎么办才好:“我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可作为个弱女子,见识浅,手无缚鸡之力,在这样的大事上,怕是无能为力啊……”

    好友打断依依的话,“不,完全相反,在这件事上,你大可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