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出仙灵根开始修仙

第58章 天时地利,不及人和

    预想中妖魔大举进攻的情况并没有出现,经过斥候探查,颜臻等人发现永安县周围并没有出现妖兽集结的情况。

    似乎昨日那一声满含恶意的虎啸就一个幌子,反倒是因为他们自己紧张过度,在这里枯守了一夜。

    “狡诈妖魔!”昨夜就守在城墙上的除妖千夫长狠狠一拳砸在石墙上,低声怒吼道。

    颜臻的面色同样十分难看,他身为乾离书院的夫子,一向自诩聪慧过人。

    可是却被一声虎啸唬住,守了一夜城,此举无疑是直接把他的面子踩在脚下,还用力揉了揉。

    虽然千夫长表面上不说,但是心中肯定是含有不满的。

    太阳逐渐从远山中升起,既然昨夜妖魔没有来,那早上多半也不会来了。

    虽然目前局势还不是很明朗,但二人还是留下一部分甲士巡逻,放其他人去休息。

    这些身着坚甲的兵士乃是大乾朝廷为了应对外在的妖魔威胁,专门设立的特殊军队,名曰:除妖卫。

    他们不像捉妖卫那样依靠自身精血孕养法器,而是借助自身的煞气和阵法结合,发挥出不逊于修行者的力量。

    人数越多,则威力越大,是为战阵之术。

    在相当于筑基修士的除妖千夫长的带领下,千人成阵,便足以硬抗结丹修士!

    不过这些兵士虽然可以借助法器阵法发挥出非凡威力,但是炼煞不成,归根结底还是凡人。

    熬一晚上还行,穿戴甲胄时间久了,便会被其中煞气的侵蚀神魂,癫狂而死,寻常人是万万顶不住的。

    军卒们各自脱下盔甲,交还于武库之中,才各自回了家休整。

    早晨的永安县没有了往日的喧嚣,连最爱哭闹的小孩仿佛也感受到了家里压抑的气氛,紧紧抿着嘴巴。

    永安县,已经有很多年没有遭受过妖魔的袭击了。

    可是先有妖魔碾碎了阴府,放走了被囚禁的鬼怪,导致家家夜晚鬼哭声不断,后有妖魔作乱,试图攻打的县城。

    永安县,是招惹了什么灾星不成?齐城隍颇为想不通。

    自己身为一地城隍,兢兢业业,广修善缘,何况还结识了青劫真人这等大德高修。

    无论是修行还是守土,即便不是一帆风顺,本应该是平静无波才是。

    可是这一桩桩一件件,城隍总觉得有一条无形的手,正在将祂、将永安县拽向深渊!

    思虑再三之后,城隍还是决定派刑三前去传讯,邀请江离到阴府中一聚,请教一下他有何见解。

    阳光从杏树的枝叶中稀稀落落的洒下,在地上聚成点点光斑,与此同时,江离也结束了持续一夜的打坐。

    经过一晚上的休整,江离受创的精神已经恢复,而在冥思过程中,他对于“折纸成兵”这道法术也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有了“引雷符”珠玉在前,那符篆就一定要描绘在纸上吗?

    既然折纸可以成兵,那为何不试试其它材料呢?

    比如说,撒豆成兵!

    江离从青劫中倒出一颗金黄色的豆子,正是那日以三千真灵浇灌出来的金色黄豆。

    这些金豆从雷劫中长出,坚硬无比,泡在水里也不发芽,一口咬下去,就像是咬了一颗钢珠一般。

    在得到了这些金豆子之后,江离也曾想过它们的作用,但是无论做什么,都感觉差了点意思。

    昨夜那破碎的黄巾力士符倒是给他提了个醒。

    为什么不试试将这些金豆制成“黄巾力士符”呢?

    怎么想,坚硬的豆子应该都比柔软的纸张适合作为炼制豆兵的材料才是。

    只是最根本的,如何解决其精神反噬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或许还得找齐城隍问上一问。

    正思索,门外却突然传来叩门的声音,“咚咚咚!请问青劫上仙在家吗?”

    江离打开门一看,外面赫然站着隐在一身黑袍中的刑三。

    “刑三见过上仙!”见到江离开门,刑三当即恭敬的对着江离拱手道。

    “不必多礼。”

    江离看到其露出的一条白皙胳膊,笑着问道:“感觉如何?”

    刑三连忙回应道:“如同再造新天,上仙之恩,刑三没齿难忘!”

    说着就要再拜,却被江离拦住了:“有效果就好,不必多礼,你此来找我所为何事?”

    “我家府君有诸事不解,故而让我邀上仙一同去阴府中商谈。”

    “哦?那倒正好,我也有事与他相询。”江离闻言一愣后说道。

    …

    阴府之中,再度穿过那错落的空间,江离便看见了坐在一处小亭中的齐城隍。

    那小亭子位于一处荷塘的正中间,四周皆是奇特的黑水,周围还有几朵莲花在孤零零的绽放。

    见到江离到来,齐城隍连忙起身相迎:“真人快请入座。”

    二人在湖心亭中坐下,由刑三陪侍。

    “不知真人近日的在我永安县中住的还算舒坦?”齐城隍笑着问道。

    “永安风物上佳,百姓淳朴,自是没什么不妥之处,不知城隍何出此言?”江离疑惑道。

    “哎——!

    我永安一向与人为善,不惹仇祸。只是近日不知何故,灾况频发,先有妖蛇过境,致使民心惶惶,后有妖魔作乱,使我民心动荡。

    长此以往,我永安县恐怕要民心离散,人气不存,岌岌可危!还请真人指点迷津,助我永安县度过难关!”

    说着城隍起身朝着江离一礼,言辞恳切,令人不禁动容。

    “齐城隍不必如此,快快请起!”

    江离连忙起身将齐城隍扶起,发现他身上笼罩的香火气运确实比前日淡薄了不少。

    思及前有蛇妖过境,后有妖魔作乱,虽然不是自己主观所为,但是确实和自己有一定关系。

    江离在稍作思考后,郑重的对齐城隍说道:“永安之难,只需一言,或许危局自解!”

    “哦?不知何言,还请真人告知!”齐城隍眼前的一亮,连忙问道。

    “还请城隍知晓,永安有人气调和,风调雨顺,此乃天时也!永安城宽数里,郭墙绵延,内有兵革米粟,此乃地利也。

    然而风雨调和,坚兵利甲,却依旧人心惶惶,隐有危难之势,此乃天时地利,不如人和也!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永安不乏地利,但倘如能使人心汇聚,同仇敌忾,危局自然可解。”

    一言既出,仿佛阵阵道音在阴府中回荡,城隍同样面露惊色,喃喃重复道:“天时、地利、人和?”

    越是重复,越是觉得其中仿佛蕴含着天地至理,看向江离的神情也越发恭敬。

    不愧是得道高修,一言既出,城隍顿觉开朗,于是再度对着江离拱手问道:“敢问真人,既然天时地利已得,人和又该如何求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