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星空

第10章 盘古计划

    高进虽然打断了丁祖生的发言,却遵照他的事先申明做出了举手示意。丁祖生因此并未不悦,他回答完高进的问题后,微微一笑,继续介绍道:“接下来是生物医疗船,‘扁鹊号’,酒泉地下基地制造并发射。负责舰队医疗保障、生物研究和培养,是舰队的医护兵和生物科研船。根据早期制定的‘生命之种’计划,为节约资源,准备随同移民的地球生物,大多采用低温冷冻种子和胚胎细胞等形式,存储于扁鹊号上的独立船舱”。

    “‘墨子’号,科学舰,重庆小寨天坑基地建造发射。墨子号将集结全球优秀科学家群体,研究前沿的宇宙空间科学项目、材料技术和宇宙生命科技、行星探测技术等等。还有,最先进的曲速引擎研发也将在墨子号上与总部同步开展”。韦子见听到这里,不由地心头一跳,这是能安抚妻子的答案吗?韦子见思索着妻子昨日倾诉的“技术爆炸”这一人类星际远征困局。

    丁祖生知道目前公布的内容信息量巨大,与会者没有时间完全消化和过多地发问,好在会后按规定会将加密资料分发与会者,于是他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流程一股脑地完成自己的宣讲。

    “接下来,五十艘综合保障舰,是舰队的生活管家和保姆。负责物资运载、食物培育和供给、生物质循环利用等的大型远航保障工作,由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提供资金和物资合作建造。其中,亚洲十八艘、欧洲十二艘,美洲九艘,非洲五艘,大洋洲三艘,由各个主要投资国自由命名。另外,火星基地承担三艘资源船及相应物资的采集工作。咱们月球基地这艘,负责运载巨量的核聚变材料氦-3,以及各种月球上储量丰富的矿物。还有三艘资源开采船,数年前已经前往木星和土星轨道附近,在其卫星及邻近小行星上搜集稀有矿物”。

    “新建造的资源舰,其零部件生产完成后,按计划运输至‘瑶池’大型轨道空间站进行汇合、组装。这种舰很大,内部空间足足有六百万立方,每艘还配置有十艘小型物资运输艇。对了,有一艘舰被单独命名为‘文明’号,在中国建造。为人类文明辉煌成就的纪念和延续,我们带上了众多的历史文物。这头一批文物的选择,是由我国权威的文化学者和考古工作者们共同投票确定的”。

    “没有别的国家的文物”?有外国人提问道。

    “有,比如人类最早的微型计算机,还有青霉素药瓶这些”。丁祖生笑了笑回答道,他看出提问者瘪了瘪嘴。

    “移民建设工作,包括各类工业基础设备的运载,工程师团队,舰队的维修、零配件保障任务,将由六艘工程舰‘鲁班’负责,分别编号一至六。配备基础工业设施设备的同时,配置太空牵引子船和海量智能工程机器人,它与另外几艘特定的资源舰一样,都具备一定的重核聚变元素合成能力。也就是舰队需要任何材料或者工业产品,在技术允许的条件下,只要找得到基础原材料或者通过废物回收利用,这艘船上都可以一步步捣鼓出来。此种舰艇在广西大石围天坑群的各个地下基地内建造发射”。

    丁祖生看了看会议室里兴奋又骄傲的中国同事们,燃料组专家彼得·孙笑了笑,小声嘀咕道:“万年基建狂魔”。

    “通讯和数据中心舰,代号‘烽火’。中欧联合在德国鲁尔工业区老煤坑基地建造,由中国提供技术和设备保障。该舰负责整个舰队信息和数据的管理、交互、同步,海量数据的快速云计算与分发,航路测绘和星际空间地图演算生成。在综合比较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的优缺点后,融合制造的最新一代‘女娲’超级人工智能系统也将上舰运行。烽火号是整个舰队的中央数据信息库和数据中枢神经,它负责各舰、各基地之间高效的数据组网传输、处理和通讯保障”。

    丁祖生思路清晰、未作丝毫停顿,显然对整个舰队的情况早已熟烂于心:“下面是大型科研资源舰,‘鹿蜀号’,在火星基地上空的轨道空间站‘尧帝’建造组装,由星合组织高层直接调度安排。舰船性质和任务保密,将在舰队汇合整训后适时公布”。

    曾经在火星基地工作的阿什利举手问道:“那么庞大的火星地面基地呢,只干这点小事儿吗”?

    丁祖生看向阿什利说道:“火星现有的资源开发和数年来的建设进度,在经济性上不宜承载过多的建造任务,但是通过资源开采船搜集矿物,以及支援‘鹿蜀号’的建设是有足够能力的”,接着话锋一转:“火星基地的科学家和工程人员们,经过多年的行星环境改造、基地建设和生物培养研究等工作,所积累的经验和各项成果,对相应舰船的设计、建造帮助极大”。阿什利闻言点了点头以表示感谢。

    “一百二十艘移民船,空载主船体已经在全球合作国家的各个秘密地下工厂建造完毕,将依次编队等待不久后的发射。模块化内舱体也由合作各国进行建造,未来由天地往返运载船或太空电梯送往主船体安装。每舰可装载五万移民,整个舰体内除居住区外,按照一个标准村镇的规模配置各种基本功能区和公众设施”。

    “由于舰队建设需要全世界进行合作,任何单一国家都不具备足够的财力、资源和技术来独立完成其移民远征计划。所以早在十年前,在星合组织的倡议下,中国政府率先响应,与参与计划的全世界各国签署了各自资源、技术、资金换名额的协议,代称为‘空间合作贸易协定’。根据某些参与国的实际情况和特殊要求,各国政府间还达成了另一项重要的‘特殊限定协议’,即各国会分配到限定名额的‘内定参与任务人员’,这些内定人员是指任务不可或缺的科学、军事和管理人才。除此以外,各国入选任务的人数分配由谈判达成,除‘特殊限定协议’人员以外,剩下的移民人选将全部采用统一、公正的抽签系统来决定”。

    与会者议论纷纷,磁场效能高级专家舒尔茨跟身边的同事说道:“这是不是意味着有些人类会被放弃,以什么标准放弃,难道就用抽签这种原始的办法、靠大家命好命歹吗”?

    丁祖生没有在意场中的窃窃私语,他再次调出了“逐日号”的三维影像,然后将影像旋转拉伸,放大了逐日号的动力舱体,继续说道:“我特别补充一下,‘逐日号’这款最新技术的引擎,对应其全舰满载质量,能使本侦察舰在整个舰队中,成为除了用于飞船间人员物资接驳、短距离小型的星际快速穿梭舰外,速度最快的舰艇。开头我已讲过,得益于长期以来人类粒子加速器的实验积累和反物质生成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我们使用高能阵列激光束持续轰击,已经可以海量地制造出反物质,但其靶标介质需要用到黄金。面临庞大的黄金需求,星合组织不得不协调各国政府,动员了全球的黄金储备,来制造上千具反物质引擎。为此,也不得不签订一些协议来做出必要的妥协”。

    丁祖生看了看听众们的反应,看来大家对于把黄金这种硬通货用于造飞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倒是对存在有内定人员的妥协协议有些忿忿不平。

    “信息量太大,大家的思维可能还没有跟上。请注意,反物质武器是十分强大和恐怖的。目前反物质的制造和使用,受到全球共同的严格管控,仅能用于星际舰队的动力和武器系统。同时,反物质武器被设计成与引擎系统连接,而不能被制造为独立供能的武器,以防止可能出现的危及人类自身的风险。当然,人类目前也没有技术能力将其进一步小型化,比如做出反物质枪之类的东西”。

    “正因为侦察舰的特殊需求,才使其拥有舰队里独一无二且最强大的反物质阵列引擎,也因此,其造价也高到难以想象。还有,本舰不得不取消极其耗能的反物质武器,才能拥有高速机动的能力”。

    众人交头接耳,丁祖生停顿片刻,清清嗓子后继续发言。

    “根据目前我手上的有关飞船速度方面的资料,理论和测试数值是这样的——离子爆轰发动机能达到百分之六的光速,且需要的加速时间极长,因此在慢速任务巡航、转向和辅助反推时采用;而使用反物质引擎的话,速度可以达到甚至超过百分之十二的光速。但是前期我们不得不让核聚变引擎和离子发动机工作很长时间,以使得反物质生成器富集出足够数量的反物质”。

    在座的参会人员又发出了惊叹声,有人大声问道:“反物质引擎真的安全吗?所有的船员都没见过,也没用过,万一正反物质在飞船内相撞湮灭,所有人都死定了”。

    “不必担心,现在都是全智能化的。那么快的速度,除了启停阶段可以进行非必须的手动操作,其他时候用不着人工参与驾驶。而且,到目前为止,各个基地已经完成了不同型号的反物质引擎的各项测试,强磁约束场技术可以保障反物质受控,而且其所在的引擎舱都是特别设计的,常规手段根本无法破坏”。丁祖生嘴上虽然说得信誓旦旦,心里却是打鼓的。计划太匆忙了,人类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整个舰队的所有舰船、每个系统和设备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测和实验,包括反复地试运行以发现缺陷和漏洞,更无法系统地推演和预设整个星际舰队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星合组织的预想是——远征计划耗时极长,舰队可以在集合起航后的十到二十年内,有组织地逐步完成演练和测试,发现问题并在航行中逐一解决问题。根据丁祖生的推测,星合组织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寄希望于舰队拥有的、集合人类目前最强技术的人工智能系统——“女娲”。

    丁祖生回答完问题后继续说道:“所有舰船,根据任务计划日安排,在既定空间汇合点编队,开始舰队网络通讯组网,设备交互试机,编队航行等作训科目。作训时间预定一百二十日,届时人类星际发展合作组织将统一下达起航指令。本次伟大的、开天辟地式的人类移民计划,一百九十艘庞大舰队的远征,代号为‘盘古’”。

    文书助理请大家开启各自智能设备的军事级加密模块,然后按下数据优盘的分享按钮,同时通告大家:“盘古计划的工作任务表和机要数据已共享给到各位。请注意,资料采用个体基因加密,不得向个体外拷贝或读取。污染接入会受到基地安全部监控和追查”。舒尔茨撇了一下嘴,他很讨厌基地这种将个人隐私交给公共权力机构管理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