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星空

第7章 大禹的蓝图

    ======

    公元前一千九百六十八年八月三日

    玄黓摄提格-癸丑月-己卯日

    太白出鬼宿

    荧惑入天樽

    明月伴右更

    岁星照鈎钤

    ======

    茅屋内,大禹一干人等,围着沙土筑成的九州山川形势模型正在商量。

    太章⑨指着模型上各处代表大山的小土包和代表河流的小水沟,说道:“数千寒暑,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至今已然明了。九州山水,呈西高东低之势。东西南北四极,在下与竖亥步行丈量,各得两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中土辽阔,修堤筑城,阻隔水势,终非良策”。言及此,抬头看了一眼大禹。

    大禹点头认可,“太章辛苦,成就此功。如今观这九州山水,如若皆能依势汇流成江河,东入大海,则再无水患之忧,大家来看”。

    众人一起围拢来,大禹拿着小木棍给大家一一指点:“北面,冀州,必须先通汾水,解决众多北面水系在冀州、兖州流入渤海的水路问题。这里,漯水支流要仔细疏通,缓解主干流入海的水势压力,平时还可以灌溉豫州、青州的农田。往西面上游,必须凿通吕梁山,使壶口的水流畅通。然后沿河北上,一路疏通汾水河道”。

    随着木棍的上移,大禹指向了另一处土堆:“汾水之上,凿开霍山。霍山之上的水流汹涌,到了霍山这里水势落差太大,不凿开,极易形成洪峰水患,祸害雍州大地”。

    大禹手中的木棍继续前移,大邳山、龙门、灵石口、积石山,被大禹的木棍依次划开。一条自西向东,蜿蜒曲折,气势磅礴,最终奔流入海的大河,显现在九州大地的北方,展示在众人眼前。

    大家见大禹口陈形势、手画山川,写其虚实、皆如指掌,无不赞叹佩服之至。

    “好啊”,张渤⑩一拍大腿:“这样看着通畅、舒坦”!

    大禹笑了笑:“北面的任务,就先交给汝父张秉和你了”。

    安排完北面,大禹继续将木棍移到南方比划道:“我们来看南面,这一路是由伯夷①①主要来办”。伯夷闻言点头称是,他生得体态高大又强壮干练,额头却有一处明显的凹痕,表情变化间,像是年纪轻轻就已生出抬头纹。

    大禹首先将木棍指向了代表湖泊的几处积水沙土小坑,说道:“荆州、扬州一带,湖泊众多,凡是江河水只有入湖道而无出湖道的,定要勘定湖泊地势低洼处,凿出破口,导水入主河道,以免雨季洪水溢出湖泊,泛滥成灾”。

    大禹的手移向东南,接着安排道:“务必使下游江水及旁道支流,全部汇集流入东海”,说罢用木棍在东面沙盘的边缘划出了出海口。

    随即他移回木棍,指向梁州西面边界处:“这里,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夔门。此处乃关口之地,瞿都天府,累世洪泽,夔门不开,治水永难成功”。

    大禹使劲戳了戳夔门,在这里连续划开了几道土堆,接着木棍西移,到了一片高耸的土堆边缘:“诸江之源,起于高原,顺山而下。在这里,岷江口,冲开山体,势不可挡。夔门虽开,江口不疏,平原里终归如汪洋洪泽一般,壅塞沉积”。

    大禹收起了木棍,总结道:“岷江山口,最是要务,须筑堤、梳理河道,力使水势平缓;平原内河流众多,也须安排得力人手,淘清河床砂石,加固堤坝,夯实沿河山体。使得湔、洛、岷、涪等各条江水流势舒缓,汇于夔门而出,沿荆扬水路,奔流向东,汇入东海”。

    如北面的黄河一般,南面一条清晰的长江水道也顺畅地呈现在大家眼前。众人不禁拍手叫好,赞道:“妙极,妙极,如此治水,大功必成”。

    伯夷在众人中俯身向大禹一拜,问道:“敢问禹,如此移山填海之势,耗费靡多,人力不可计数,不知何年何月可成”?

    大禹坚定地说:“快则十年,慢则二十年、三十年。一代不成,子孙相继。数代不成,百年千年相继。水患不除,天无宁日;治水不成,民无固土”。

    伯夷说道:“禹父伯鲧,治水致祸,身受殛难;有崇氏族,身负耻辱,治水无功,永难昂首”。

    众人齐拜大禹,立誓永随,共建功名。

    人群中,满脸络腮胡、体毛浓密,平日里没事儿就爱用小刀刮腿毛的治水助手大费(又名伯益①②)突然说道:“哎,各位,各位,好消息,好消息哈,禹有子啦”。大家听闻,都高兴得都一齐称贺。

    伯夷问道:“可有取名”?

    大禹说道:“前些日子,我探查水路时再次路过羽山,顺路前往锦鸡泉边祭拜父亲。其间听闻部落中有传言,当年我父崇伯鲧受难数月后,锦鸡泉水中爬出一只大青鳖,族人猜测必是我那带着息壤入泉的父亲魂灵所化。而今,吾妻涂山氏已有身孕,日后若生儿子,可取名‘鳖灵’”。

    有崇氏族部众的一名工长——水男笑着说:“鳖字不好,我本擅长下水捉鳖。哈哈,有崇氏首领之子,不合适用一个水中兽类为名,不如改用启。启(啟)字,形如敝,启灵,意喻更好”。

    “嗯,启灵,按照有崇氏的发音,谐意为‘王座之地’,好名字”!一旁的大费(伯益)同意道。

    大禹跟着大笑起来,露出他标志性的长犬齿,赞许道:“好,就依水男之言,我儿取名用启字”。

    大费突然想到了什么,他慎重地朝向大禹一拜:“说到鳖,可否请出洛书一观”?

    “哦”?话题突然转向洛书,大禹有些诧异。

    “诸位可记得,当初洛书出世,正是此大青鳖从洛水中将其驮出,族人方才得此宝物献于受万民敬仰的大禹”,大费提示众人道。

    “对对对,这实在是太巧了”,众人应和道。

    大禹转向后屋,开启随行木箱,慎重其事地将洛书托出,捧到众人面前的桌上。

    众人一起向洛书行毕跪拜礼后,大禹掀开了包裹洛书的丝绸。黄金装饰底座上,青铜材质的网格以九九纵横形成条状固定匣,内中装着的,正是出自洛水的神器洛书。

    大禹小心翼翼地拔掉固定四边金属网格的龙头,提起开口处的铜质扣绳后,盘状的玉石呈现在众人面前。

    大禹捧出玉石,指着上面依稀可见的点状和线条图案说道:“你们看,九数排列,形似夜空星宿布局。八方生成之数、阴阳之数巧妙定位,纵横交叉的数字之和皆相等。这些数字的分布和区格,恰好对应大地方位。而炎黄祖庙中供奉的形如龟壳的河图,则标明银河星宿的位次和运行。以河图洛书寻星堪土,定九州分野,契合如神迹。两者呈现的星辰运行和天地万象,用以勘验山川地理、梳治河流水势,正是禹此番说与诸位的治水之道”。

    大费仔细端详后,赞叹道:“天赐神物,在下看着,感觉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说完,他忍不住挠了挠自己浓密的络腮胡。

    水男也感慨地说道:“大青鳖有灵,哦,不对。崇伯鲧在天有灵,化身神鳖寻得洛书,大禹方能得此神物啊”。众人闻言,一齐开怀大笑。

    “此洛书与河图,当为九州族人,世代供奉之至尊宝物”!伯夷眼带泪光,激动不已。

    ------

    ⑨据《淮南子》记载,太章与竖亥皆为大禹之臣,善行走,用脚步丈量九州山川距离。

    ⑩张秉、张渤父子皆为大禹治水助手,十余年间,足迹遍布神州大地。张姓,据传得姓始祖为上古黄帝之孙张挥,发明古代重要兵器弓矢,取弓长之意,赐姓为张,封地河北清河。

    ①①伯夷,姜姓,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封建吕国,称吕侯,为后世吕姓始祖。

    ①②伯益,又名大费;治水有功,受舜赐姓为嬴,并赐姚姓女子为妻。嬴姓十四氏,赵、瞿、廉、徐、江、秦、黄、梁、马、葛、谷、缪、钟、费等姓,始祖皆为嬴姓,均源自伯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