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星空

第6章 五万对五十万

    ======

    公元前三百八十九年十一月十四日

    玄黓执徐-癸丑月-壬辰日

    镇星处右更

    荧惑在斗

    日月合于壁

    ======

    隐蔽在山坡顶的张贵,和身边的魏武卒弟兄们一样,在这片山头已经埋伏了三日。

    远方目所能及之处的阴晋城,五十万秦军已经围攻数日,守城的魏国将士,拼死抵挡,双方均已精疲力尽。

    今日,敢死队的五百战车和三千骑兵,受西河郡守、平秦大将军吴起之命,清晨前出,攻击秦军侧翼。其前锋已与秦军接战,旌旗挥舞,车马奔驰,喊杀声阵阵。

    突然,魏军开始败退,战车和骑兵都向山坡方向边打边撤。

    张贵握着剑柄的手开始出汗,心跳加快,立功的机会要到了。

    自从加入魏武卒的这些年来,张贵日夜勤练,因作战勇猛被任命为五百人队的队长。

    家里虽然因为自己入选武卒被赏赐了田地,免除了赋税。但是张贵苦于一直没有机会上阵杀敌,建立军功,所以未能因功授爵,荣耀乡里,不得不说是他最大的遗憾。

    如在此战,他能建立功业,到时候衣锦还乡、娶妻生子,岂不美哉。

    今年丰收,秦地更是听说豕羊价贱。因此,秦国集结五十万大军进攻阴晋,试图打通关隘,收复河西失地。

    张贵和身边这群和他一样尚无军功的五万魏武卒,顿时觉得是天赐良机,遂主动请缨,迎击秦军,意在立功受赏,改变家族命运。

    张贵身披重甲,按照大将军吴起的命令,此刻正和其他武卒一样,埋伏在这片山谷坡顶。

    他身边放着铁质的长戟,腰间配着铁剑,手上拿着十二石的劲弩。铁质的兵器,远比其他诸国仍在使用的青铜兵器要坚韧锋利不少。

    长期训练后强健的体魄与结阵拼杀的组织力,在如今立功心切的意念加持下,让这五万魏武卒犹如五万头雄狮,有了气吞山河的能力与决心。

    趴在张贵身旁,此刻嘴里正在嚼着草根的,是他的五人组队友之一刘能。

    刘能是祖籍刘邑的刘家后人,祖上曾是改为祁姓的晋国太傅——士会大人。士会出使秦国后留下子嗣在秦,恢复刘姓。之后一支又迫于天下混战,迁徙到魏国。

    如今传到刘能这一代,麻袋换草袋、一代不如一代。刘能以农户身份从军成为魏武卒,期望博得军功让家族扬眉吐气。

    刘能吐出嚼烂的草根,埋怨道:“这秦军真是蟒蛇缠犁头,狡猾狡猾的。马绳套泥鳅,它不上套啊。”

    秦军的侧翼动了,却只有一部偏师的战车和步骑兵,不慌不忙地在追赶魏军溃逃的前军队伍。

    张贵着急地捶了锤地面,该死的秦军没有上当,诱敌之计没有完全成功。刘能跟着叹了一口气,又扯了一根草塞进嘴里。

    魏军的几百战车绕了一个圈又回去向秦军反冲锋,两侧假装溃逃的三千骑兵也勒马回转,一起再次杀向秦军。秦军显然被败而复返的魏军激怒了,更多的秦军步骑从三面涌向了魏军。

    混战之间,突然,魏军的军旗倒了,诱敌队伍顿时再次丢盔弃甲地向回败逃。

    主帅吴起并不担心,他正全神贯注地看着阴晋城上空的云气。

    一大片云高高地飘在秦军的上空,而本方军队埋伏的山坡上,却飘着一团低矮的云朵,前端下压,几乎要与山顶相接,在群山的映衬下,头上的云气显得青白厚重。

    太阳透射出秦军上空大片绵延聚集的薄云,前端上翘的云层边缘,在阳光映照下显得异常洁白透亮。

    阳光在云层中散射,薄云泛出赤红的光泽。云层下,两军激战正酣,杀声震天。

    吴起笑了,早年老师所授果有灵验,云象已然显著。

    稍云精白,意味着将悍士弱。此战带兵的秦将必然个个骁勇,可惜,诸将各自为战,缺乏主心骨,五十万秦军也是懦弱的乌合之众。

    云色青白,前端低矮者战胜;云色赤红,前端仰起者战败。

    吴起暗自欣喜,正所谓兵不在多在精。足称天下雄兵的魏武卒,再加上自己巧妙布阵诱敌,就算以五万对五十万,他照样成竹在胸。

    此战得胜后,自己将再次名扬天下,威震四方。

    倏忽间,云层汹涌翻滚,如同被狂风席卷,被推挤而厚积的云层开始出现灰色,绵延至尾部时,被风吹出一条细细的云线,连接到天际。

    吴起心中一动,将手按在剑柄之上,秦军败象已现,时候到了。

    秦军阵中,号角声响,战鼓雷动。大部分的秦军动了起来,向着败退的魏军冲杀过来,只留下一小部分军队继续对阴晋城的守军施加压力。

    冲得最快的秦军骑兵,已经从两边侧翼向败退的魏军包抄了上来。落在后面的一部分魏军战车,被秦军围住斩杀、吞没。

    张贵把手移向了弓弩,心跳变得很快,双手因为亢奋也有些微微发抖。

    “终于来了,秦军果然上当了。”

    当作诱饵的魏军战车和骑兵,从埋伏队伍预留的通道中穿了过去。山头的旗帜舞动,前阵的魏武卒立即起身结阵,手持盾牌和长戟,顺着山坡向紧随而来的秦军压迫下去。

    后排的武卒拉开了劲弩,搭上了弩矢,高举起来。

    旗帜向前挥出,张贵和其他队长都一齐高吼“放”,同时扣动弩机。五万只弩矢如雨般飞向秦军,顿时呼啦啦射倒一片。

    秦军的战车和骑兵的冲击没有停下,前排武卒架好了长戟,盾牌竖了起来,准备迎接第一波冲击。

    魏军后阵的武卒继续拉弩射击,保持对秦军的远程压制。

    秦军的弩矢也开始反击,一时间箭雨遮天蔽日,但显然魏武卒这边的重甲和盾牌抵挡了绝大部分攻击。

    战车和骑兵撞上了盾牌长戟阵,一时间人仰马翻,车辆倾覆,倒在地上的秦军瞬间被长戟扎了个透心凉。

    张贵大吼起来,将弓弩反背身后,举起长戟,带着自己的战队,冲进了秦军阵中。

    秦军根本来不及结阵,一时间纷纷后退,数万魏武卒以泰山压顶之式,从坡顶向秦军压了下去。

    秦军几十万的兵力,在这样的地形上根本展不开。当面对混战在一起秦魏士兵,秦军后阵未接战的弓弩手也不敢冒然射击,射出的弩箭也是大多落在了魏武卒身后。

    大战之际,军队的群体心理尤为重要。

    魏军本就居高临下,事先埋伏,气势上就胜了一筹。在魏武卒的强大冲击力下,前面的秦军纷纷被击杀。

    魏军向下推进时,在后面等着接战的秦军,本来就是被临时征召的农民,见状早已胆颤心惊。

    待到魏武卒杀到近前,有的秦军士兵已经失去了搏杀的勇气,手脚沉重,变成了待宰的羔羊。

    无奈秦军实在是太多了,魏武卒以一当十,从早上一直杀到日暮,许多武卒早已力竭,死在了秦军的围攻之下。

    战斗陷入了胶着,双方都在拼着最后一口气。

    秦军将领站在战车上,不断地用马鞭抽打着试图后退的士兵,大吼着激励士气。

    魏武卒五五成组,相互掩护厮杀。陷入包围的五人组,则背靠背,防守反击,直至最后一个人被秦军的乱刃斩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