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星空

第16章 天下止战

    “先生怎么不讲了,吴起为此就逃去楚国了吗?”

    秦公嬴驷眼见张仪笑着凝视自己,半天不说话,于是着急催问下文。

    张仪摸透了秦公脾性,接着说道:“非也,魏武侯正在用人之际,还是未敢轻易做出决定。”

    “这个时候,公叔痤的门客给他出了一个主意。正是为此,吴起才失势,不得不离开魏国,逃到楚国。”

    “哦,是何计策,如此厉害?”

    “根据这个门客的谋划,公叔痤向魏武侯提出,将魏国的小公主许配给吴起。”

    “如果吴起不愿意迎娶魏国公主,就表示吴起有背离魏国的异心。”

    “公叔痤列举的第一条罪状,不是说吴起好色吗,娶魏国公主,名利双收的好事,怎会不干”?嬴驷又有些迷惑了。

    “此计妙在公叔痤演了一出好戏。”

    “何等好戏”?此刻的嬴驷,拢了拢袖子,微笑着沉浸在这种别国八卦、庙堂心计之中。

    “公叔痤设宴招待吴起,席间,公叔痤的夫人,也就是魏国大公主,故意找茬、大闹宾客。”

    “而公叔痤见状,则表演了一番不敢得罪公主、极度惧内的好戏。”

    “哈哈哈,这下吴起肯定不敢娶魏国小公主了”,嬴驷笑道。

    “秦公果然敏锐。待到魏武侯当众向吴起提起亲事时,吴起毫不犹豫,一口回绝。”

    “武侯一怒之下,撤了吴起西河郡守、伐秦大将军之职,改让他去魏国东境守边。”

    “为此,吴起担心失势,会有性命之忧,这才逃往楚国。”

    “嗯,此计果然直击人心,难怪吴起中计啊”,嬴驷感慨道。

    “秦公可知,为公叔痤献计的门客是谁?”

    “谁”?嬴驷显然对此非常好奇。

    “中庶子,卫鞅”,张仪说完,直盯着秦公嬴驷。

    他十分清楚,嬴驷即位后,正是在秦国旧贵族的压力下,通过逼迫商鞅造反,从而车裂商鞅,再一步步铲除旧贵族势力,坐稳了秦国公位置的。

    “原来是商君啊”,秦公感慨道,面上却毫无波澜。

    张仪不禁暗赞道:“秦公嬴驷,果然是心深似海的雄主。”

    “不知先生跟嬴驷讲这一番故事,是要劝寡人大气容才,方可争得天下吗”?秦公冷不丁地将谈话引向了正题。

    “果真厉害”,张仪再一次暗暗赞叹,秦公不被自己牵着鼻子走,始终掌握着面谈的主动权,他不得不小心应对。

    “秦公本就心胸宽广,容得天下各种人才”,张仪不失时机地拍了个马屁,也好脱离秦公强大心智的暗中掌控。

    “哈哈哈,那先生是要劝寡人如何呢”?秦公狡黠地看着张仪。

    “此番故事有个后话——吴起借出镇魏国东境,逃往楚国前,曾在邺城路遇年少时的王诩。也就是张仪的恩师——鬼谷子先生。”

    “那时的恩师虽然是个少年,却当面贬斥魏国大将军吴起。”

    “哦,原来还有这等奇事?”秦公边问边在心里掐算年时并推断故事中两人的年纪。

    “是的,恩师回忆当年时,曾向张仪提及此事。”

    “当时恩师年方十余岁,路遇吴起,对答犀利,令吴起万分惊讶。”

    “下马畅聊后,尚是少年的恩师斥责吴起说——‘大丈夫不仅要有能力决胜千里,更要有智慧致胜庙堂’”。

    “嗯,致胜庙堂?吴起之败,恰在庙堂无心无谋啊。想不到鬼谷子先生年轻之时,竟然已经如此犀利”,嬴驷连连啧啧赞叹。

    “那依张仪先生之意,是要劝寡人,劝秦国,致胜于庙堂咯”?秦公嬴驷又是话锋一转,始终紧扣今日对话的主题。

    张仪连忙起身,向秦公嬴驷认真行了拜礼,回道:“正是!”

    “张仪知秦公,绝非图一时称王称霸。观当今天下,数百年征战,民心已倦。九州正有归一之势,也只有天下一统,尽归我大秦,方可真正止战”。

    秦公嬴驷连忙扶起张仪,说道:“一统方可止战,先生说得好啊,说到寡人心里去了。敢问先生,大秦如何才能一统天下?”

    “东出函谷,以连横破合纵;伐战之外,必须伐交”。张仪眼睛与秦公嬴驷对视,饱含真诚与坚定。

    嬴驷也看着张仪的眼睛,他仔细寻找这双眼中透出的本心,看见了自己的影子映在张仪的眼睛里。

    “好好好,文武相济,大事可成也。秦国需要先生,助寡人一统天下。”

    “齐桓公当年成为春秋第一霸主,手下高傒、管仲和鲍叔牙,皆为贤相能臣。秦公手下人才济济,张仪不敢独美”。言毕,张仪又向秦王深深一拜。

    “好好好,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先生有此胸怀,与我秦国诸位贤达名士协力同心,秦国何愁不能尽收天下。”

    嬴驷拉过张仪,再次坐下,两人一直谈到日落西山,期间只是草草用过一些饭食,连酒也不曾饮。

    夏日已近亥时,天色依然微亮,天边尚余一抹落霞,泛出惊艳的暮山紫色。

    隐身于秦都上空云头的通识者老子记录道:“秦国日趋强大,必然与六国爆发激烈的冲突。此阶段的迅猛熵增,实则是走向有序,转为熵减的重要关头。”

    “新的社会模式,在不断的变法实践中,逐渐趋向成型,文明即将迎来崭新的演化阶段。”

    老子准备将记录的光粒子收起来,又想了想,加了一段:“新社会形态尚未形成系统,稳定性有待观察。鉴于社会演化顺利,不建议实施任何干涉行为。”

    老子再次浏览了一遍记录,自身的光影快速地闪烁。他将用于记录的光粒子同频进身体,然后启动巡天光球体,返回太阳。

    战国时期熵增频仍,老子持续的观察时间太久了,必须要回去补充能量。顺便,他还想花点时间进入恒星数据库阅览新的知识。

    如果想尽快升级到无相文明者的下一个能级阶段,理论学习和实践一样必不可少。

    想到这里,老子又耗费了一些能量发出震荡光波,向四周与之协作的“绘业者”通告自己的安排计划。

    公元前三百二十九年,张仪入秦,向秦公游说自己的连横策略。被后世称为秦惠文王的嬴驷大喜过望,之后又拜张仪为秦相国。

    张仪通过外交和军事手段,打破了六国合纵的局面。为秦国东出函谷关,继而攻灭六国、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