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镇关西

第十四章 拯救苍生?

    其实,他还是想回去的。

    郑途看出鲁达的心中所想,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是老种相公帐前的军官,就算真打死了人,你也不能畏罪潜逃,此举太莽撞了。”

    “更何况,我现在活过来了,你也不再背负人命官司,最多算是酒后闹事,只要我不追究,你赔偿给我些银钱,这事也就这么解决了。”

    眼看着鲁达的表情有些松动,郑途轻声说道:“走吧,跟我回去,如何?”

    听着郑途的循循诱导,鲁达抬起头,表情有些忐忑:“可我几次三番给老种经相公惹祸,又有何脸面回去见他。”

    郑途眨了眨眼睛,用一种’兄弟,我这是为你考虑‘的表情说道:“那就立些功劳再回去,也算是将功抵过,老种相公那边也好有理由偏袒你。”

    鲁达眼前一亮:“你说的有些道理,我该怎么做?”

    郑途和鲁达并排坐下:

    “这一路你也看到了,世道艰险,土匪横行,那桃花山的周通屠了赵员外全家,只剩下赵廉纤一个活口。”

    “剿灭山匪,造福附近的百姓,也算是大功一件啊。”

    鲁达疑惑的看着郑途:“你是说,让我想办法擒了周通,平了桃花山寨?”

    郑途摇头:“只这一件,怕是不够,我还知道一处,那渭州城外三十里的潘家村,便是一伙贼寇的藏身之处。”

    他可没忘此行出来的目的。

    这次出来,本来就是想借着种师道的手,解决掉潘淑云这个麻烦,把钱要回来。

    要是能借鲁达之手彻底根除潘家村这个威胁,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此言当真?”

    “绝对属实。”郑途拍着胸脯保证。

    鲁达脸上露出喜色,可又突然冷下脸,“我怎么感觉你在利用我?”

    “我并没有利用你,只是把事实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实禀告,具体该如何做,还是在于鲁提辖你的选择。”

    郑途三言两语便把自己摘了个干净,时刻不忘提醒鲁达’提辖‘这个身份。

    鲁达挠挠头,立刻做出了决定:“当和尚虽然轻松,可喝不了酒吃不了肉,还是凡尘俗世活的痛快些,事不宜迟,咱们现在就出发吧。”

    “去哪?”郑途满脸懵逼。

    “杀周通,灭桃花山。”

    “那见方丈的事情呢?”

    “哦,对,先带你去见方丈,你快快跟我来吧。”鲁达起身迈开两条粗壮的大腿,像狂风一般,奔向山上的寺庙。

    郑途咧嘴一笑,见自己的目的达成,也迈步跟上去。

    二人来到寺庙后方的禅房,早就有年轻僧人在门前等候,看到郑途后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智真方丈已经等待多时了,郑施主请跟我来吧,对了,智深师兄就不必进去了。”

    “都进来吧,你随他二人一同进来吧。”禅房之内有人说话,声音浑厚洪亮。

    年轻僧人轻轻分开禅房木门,郑途也看清了禅房内的全貌。

    可以看出,居住在这间禅房里的僧人的确是位修行者,禅房不大,除了卧榻之外,只放得下一桌一椅,以及早就备好的三个蒲团,而房间之内仅需一盏油灯便能照明。

    那三个蒲团的其中之一,已经有一老僧盘坐在上安静等待。

    “郑施主,智深,坐下吧,老僧智真,寒舍简陋,郑施主请勿嫌弃。”

    “自然是不嫌弃的,智真大师有话不妨直说便是。”

    郑途看着智真,发现身前这老和尚身体过分强壮,甚至几乎和鲁达不分上下。

    智真先看了眼郑途旁边的鲁达,然后轻声问道:“敢问施主,可知晓洪太尉误放走妖魔之事?”

    “自然是知道的。”

    “呵呵呵,果然如此,看来老僧与龙虎山张天师推衍的卦象未错,施主果然是先知之人。”

    “什么先知之人,方丈说的话我怎么听不懂啊,哈哈哈。”郑途发出几声干巴巴的笑声。

    先知之人,按照字面上的意思解释,就是能知晓未来之事的人,大概率说的就是他身为穿越者的身份了。

    这大和尚和龙虎山的道士居然算的这么准么?

    “智真大师说的话,郑某听不明白,我只是个杀猪贩肉的屠户罢了。”

    “可卦象中早已揭示。天地君亲师,施主便占了最后一个字,我说的可对?”

    郑途叹了口气:“这卦象还算的挺准的嘛,您说的对,在下确实教过几年书。”

    “哈哈哈哈!”鲁达在一旁捧腹大笑。

    别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的,郑屠就是状元桥下的屠户。

    什么,老师?

    一个杀猪的还能当上老师?

    而且郑途居然还厚颜无耻的承认了,这一幕在他眼中属实是太匪夷所思。

    但很快,鲁达便笑不出来了。

    智真大师泪流满面,双手合十,当着他的面,对着郑途行了跪拜之礼。

    “老衲智真,请施主已天下苍生为重,救救这燕朝的黎民百姓。”

    智真的语气激动,随着最后一个字音落下,他整个身体都趴伏在地。

    见此一幕,除了郑途,年轻和尚和鲁达全都惊呆住了。

    “方丈,此人只是个杀猪卖肉的屠户,你拜他作甚!”

    鲁达急得起身去搀扶智真,却发现无论如何也扶不起,门前的年轻和尚迈步过来,语气颤抖着问道:“师父,难道他就是您和张天师所说的……”

    僧人的话没再继续说下去。

    郑途看着跪倒在自己身前的智真,只能苦笑一声:“大师您这是何苦啊,就像鲁达所说的,我只是个杀猪的屠户,又有什么本事去拯救燕朝百姓?”

    “老衲知道,郑施主自是有能力的。”智真把头磕在地上:“老衲和龙虎山张天师夜观天象,走遍燕朝名山大川,惊觉星象异变,天网恢恢,杀机潜伏,我燕朝龙脉即将断绝,天下百姓民不聊生,只有施主才能破的此局,挽燕朝之将倾!”

    郑途从蒲团上起身,把智真扶起来:

    “大师你说的轻巧,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相信我,这个世界迟早会变成一体,密不可分,遵守同样的法律,用同一种文化。”

    “老衲相信施主所言,可这过程中必然会生灵涂炭,老衲不求施主做得太多,只希望这些在大势面前,这些如蝼蚁般的百姓能活的像个人样,便足够了。”

    郑途很无语。

    活出个人样?这个要求就很高了好吧!

    这大和尚似乎认定了自己能拯救燕朝,而且看样子自己要是不答应,很难轻易从这脱身。

    “好好好,既然方丈说了,我就承诺,尽力而为,好么?”郑途妥协的语气说道。

    听到他的承诺,智真激动的双手合十,轻念一遍佛号:“施主此举,功德无量,老衲代天下苍生就此谢过了。”

    郑途用手比划了个“停”。

    “停!方丈你先别谢,您今晚让我过来,就是为了这一件事?”

    “当然不止这一件事,智圣,智深,你们二人过来。”

    鲁达和法号智圣的年轻和尚走过来,智真对两人交代道:“你们二人与我佛门缘尽于此,从今开始,你们二人就跟着郑施主入世去,万事只听郑施主的。”

    智圣和尚双手合十,口念佛号,点头答应下来。

    可鲁智深却不干了。

    “洒家不干!”

    “洒家是老种经略相公帐前军官,皈依佛门后便是佛祖弟子,岂能听一个杀猪卖肉的商贩命令!”

    郑途在一旁也不乐意。

    合着让我来一趟,就为了往身边安排两张吃饭的嘴么?

    智真看出郑途脸上不快,大喝一声,从身后案牍下方抽出一根铁棍子,举起来砸了鲁达一下。

    “让你跟着郑施主自然是有用意的,我的话又不听了是么?”

    这根铁棍势大力沉,被砸了一下,鲁达立刻老实的闭上嘴。

    郑途看到智真还要再打,赶快上前阻拦。“大师您别动气,对修行可不好,而且万一打伤了他,我还得花钱给他治病。”

    大和尚手里的铁棍接近三指粗细,而且刚才明显用了力。

    郑途估摸着这一下要是砸在自己身上,至少也是骨折的下场。

    见到郑途拦着自己,智真也借坡下驴,笑了笑:“施主放心,他身体结实的很,不用替他担心,以后有他和智圣保护施主,足以保护施主的安全。”

    保镖么?

    让鲁智深给自己当保镖?

    郑途笑了笑:“呵呵,大师您还没回答我的话,拯救天下苍生的重任我一个人承担不来,您至少得告诉我接下来该怎么做吧?”

    “顺其自然。”智真笑的十分纯真,其中包含了几分郑途看不懂的禅意。

    郑途脸上一黑,转身就走。

    最烦遇到打哑谜的谜语人,这些人说话就不会明说是吧?

    出了禅房,郑途找到正在做晚课的僧人借了个灯笼,下了五台山。

    什么拯救天下,还是先往后放放吧,家里还有个姓潘的母老虎等着讨伐。

    连区区一个潘家村都收拾不了,什么拯救苍生就是句屁话。

    赵廉纤那个小姑娘还在附近的镇子上,先把这丫头送到雁门县,到时候是福是祸都是她一个人的,自己作为一个被卷进来的路人,能保她一路也算是仁至义尽,无愧于心。

    再之后呢?

    郑途走在去往镇子的路上,突然停下来看向身后的鲁达:“有件事你得帮我。”

    鲁达还在琢磨刚刚智真方丈交代的任务,听闻一愣:“啥事?你先说说看。”

    “你是提辖,手底下应该有些人吧?”

    “有二三十号人手。”

    “那就好,等回渭州城,带上你的人,咱们去潘家寨剿匪。”

    鲁达愣了:“潘家寨?那不是你娘子的娘家么,哪里来的土匪!”

    “这个问题我已经跟老种经略相公还有王进提辖说过,等见了他们你就明白了。”

    “那行,我听种相公的。”鲁达点头。

    郑途又把目光看向一直跟在自己身后的智圣和尚:“智真大师既然把你塞给我,应该有他的用意,不过我暂时没精力去插手天下的事,你要是愿意跟着我那就跟着,要是不愿意,你就先去投奔亲戚。”

    智圣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小僧自然是要跟着郑施主,施主只需每日施舍给小僧一碗清粥便可。”

    郑途见劝不动,只能妥协道:“行吧,既然你愿意,那就跟着我,对了,你出家之前是做什么的,可否告知姓氏?”

    “这倒是没什么可隐瞒的,小僧出家前,姓赵,名似,出身富贵人家,只是会读书而已。”智圣和尚俊俏的面孔上写满了谦虚二字。

    赵似?

    郑途提着灯笼继续往镇子方向走去:“既然什么都不会,那就继续念你的佛吧,等到了渭州,让鲁提辖给你安排个住处,好好待着吧。”

    “凭什么,凭什么要洒家去安排住处。”鲁达不服

    郑途拎着灯笼,烛光透着灯笼纸,在脚下的石子路面上晃了又晃:“你们不是同门师兄弟么,我现在是穷光蛋一个,手里没钱,而你又不差钱,当然得你照顾。”

    “笑话,谁不知道你郑大官人在渭州城里是大户,居然连这点钱都舍不得掏,小气!”

    “我小气!?”

    郑途转身瞪了一眼鲁达:“你是吃官粮的,当然不在乎钱,我可没钱了,连这次出来找你的路费都是我现凑的。”

    “你的钱呢?”

    “......被我娘子潘淑云卷走了。”

    “那为什么不去要回来?”

    “打不过。”

    “那你为什么不去报官?报了官府,自然有官府给你撑腰!”鲁达正气凛然的说道。

    郑途无奈的摊开手:“找到你,官府就能给我撑腰,要是找不到你,我连渭州都回不去。”

    “说实话,遇到你,我是倒霉了。”

    郑途气得摇摇头,继续往前走。

    身后智圣看到二人因为钱财发生了争吵,忍不住轻笑道:“郑施主请放心,小僧出家以前,在雁门县置办了些田产和商铺,由本家的一名管家代替打理,如果施主需要钱,可以和小僧商量。”

    郑途停下脚步。

    他想到赵员外姓赵,智圣出家前也姓赵,顿时生出些疑惑。

    “你那名管家,是否也姓赵?”

    “是。”

    “在雁门县?”

    “是,准确的说,是在城外十余里的七宝村,有良田数百亩,家仆数十人而已,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不足挂齿。”

    智圣的笑容很纯真,有种“我家的确很有钱”的意味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