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自行车

第十三章 “不眠之夜(上)”

    忙碌了快三个星期,我们完成了实验论文的初稿。

    准确来说应该只有任梦,写中文版时,我还能帮忙调整下,转化成英文版我就力不从心了。

    看着任梦发给我的英文论文,我感到有点自惭形秽。

    不过,我们把论文发给了常老师的一个叫罗媛的研究生后,她又做了一些修改。

    相比之下,阅读起来更为流畅,英语语法也是更为地道。

    在这之前,我也是别人所说的好学生,如今见识到周围如此多优秀的人,我很是羡慕。

    “今后得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也算对这四年的大学生涯有个交代。”我暗暗告诫自己。

    就在我一改前非,打算重新开始时,却又被上天玩弄。

    其实,准确来说,我还不够资格被上天玩弄。

    《阿甘正传》里那句广为流传的话,“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味道”。

    高中时期就像在轨道上运行,按部就班的日子,你可以掌控或预见可能发生的事。

    而到了大学,一切都变得难以捉摸,你永远想不到,下一颗巧克力会把你带到哪条轨道。

    只是这一颗巧克力,意想不到的先塞给了大洋彼岸的一个大男孩。

    那天,一则新闻震惊了整个网络,保罗·沃克因车祸去世,在短短几十秒的时间里,他的生命戛然而止。

    没人会想到,那个速度与激情的阳光大男孩,竟然是以这种方式,匆匆离场。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那一天,空气阴霾。

    我发信息给任梦,告诉她保罗沃克去世的消息,她回复说她在网上也看到了。

    “你现在还好吧?”任梦发信息问我

    “难过。”我又回复了一个大哭的表情。

    我无精打采的坐在宿舍里,查看着网上关于保罗·沃克的新闻,铺天盖地的悼念、忧伤。

    隔壁宿舍的一个同学走进我们宿舍,他告诉我常老师有事找我,让我去趟他的办公室。

    他就是那个孙同学,一开始就已经规划好要保研的,所以时常出入我们专业老师的办公室。

    “可以啊,年林,你都能发论文了。”他很是羡慕的说道。

    舍友听到后开始起哄,纷纷表示要对我这个学渣刮目相看了。

    我简单敷衍了几句,就拿起包出了宿舍。

    见到常老师,他正浏览着我们的论文。

    “最近辛苦了。”常老师说道,“李老师交代你有出国留学的打算,所以论文就加上你的姓名。因为你才大二,把你写在了最后一个,相比你们专业的其他人,这已经算是很优厚的待遇了。”

    “哦。”我盯着屏幕上长长一串的姓名,我的名字的确在最后一个。

    “你们专业的那个谁,虽然很积极主动,但现在也只有一份专利,你跟着我,以后肯定会超越他。”

    我知道常老师说的是孙同学。

    今天心情本来就差,看着那一串名字里,我心里五味杂陈。

    常老师一眼就看穿了我的心思,他指着罗媛的名字说道。

    “这次的论文修改,全程我是非常清楚的,罗媛修改的很不容易,刚刚能勉强够到SCI的水准,如果是按照最初你们写的版本,发表都很困难。”

    “你们?”我心想,常老师是知道任梦的。

    “就这样,罗媛也只能排在后面,”常老师说的十分果断。

    然后他又指着其中一个,应该是叫王鹏的说,“这个王博士的导师出国了,把他交给我带,他的课业很艰难,这次实验他也提供了不少的数据。”

    我反应迟钝,看着排在第三的那个名字,回顾着常老师的话。

    常老师从兜里拿出钱,数了三张,面无表情的递给我。

    “你拿着这个钱不要告诉别人,这个不是的补偿,是激励你更上一层楼,其他人从来没有这个待遇。”

    “常老师,”我终于开口,“能不能把任梦的名字也加上。”

    常老师的语气依然温和,“任梦才大一,她的机会还有很多。”

    “但是这次她确实做了很多事,论文有很多内容也是她写的。”

    “你要知道,如果不是李老师推荐,你和她不可能有这样好的机会,很多同学想参与都进不来,何况论文还带了你。”常老师有些不耐烦的解释道。

    “要不把我换成她吧。”我脱口而出。

    “啊?”常老师突然脸色一沉,我的话似乎像是在挑战他的权威。

    我想让这篇论文上有任梦的名字,但在常老师的眼里,只因为我有这个有出国留学的规划,才勉强给了我一个署名的机会。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赶忙辩解,“就是觉得对她有点不公平,毕竟也花费了这么长的时间。”

    听我说完,常老师转变为缓和,“这个好说,你和她好好解释下,不行你让她来找我。”

    “好吧。”我妥协了,不敢再继续下去。

    我迟疑了下,对常老师说,“常老师,能不能发我一份最终版的?我学习下老师的文笔。”

    “不行,你要看就直接在我电脑上看。”常老师说的斩钉截铁。

    我只好坐在一旁,拿着常老师的笔记本电脑阅览着论文。

    我也想知道,他所说的SCI门槛,和我们写的到底有多大差距。

    我沉默着在一旁读着论文,心里盘算着后续该如何向任梦解释。

    如果不是因为我的谎言,我和任梦都没有这次科研的经历。

    但也就是因为我的谎言,才导致了任梦不能得到她的署名,反而是我这个学渣……

    我盯着论文一行行艰难的读着,果然又是一个层次的提高!

    论文的表述更为流畅,虽然在内容上和我们最初的版本大意不差,但却更专业的论述出了关键。

    论文的整体上,展现出来就明显上了一个专业度。这让我不得不佩服。

    只是,我该如何开口向任梦解释?

    走出大楼,我看着灰蒙蒙的天空,一时间不知该往哪走。

    我也不知道,《速度与激情7》没有了保罗沃克,该往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