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追寻《满江红》
李曾伯、刘克庄和陈起三人一早就赶到了岳家,虽然受到了热情的接待,结果,得到的回复是岳家不知道岳飞曾写过这首《满江红》。
“你们再好好看看,这样的词还有谁能写出来?不是岳元帅写的还能是什么人?”李曾伯声音高亢地把几句零碎的词句拍到桌子之上。
最近朝廷停摆公务不顺,好不容易听了首岳飞的《满江红》,本来读着词句就觉得热血沸腾,以至夜不能寐,抱了极大的希望过来。
他还计划手下的军官全都要要学习熟练背诵这首词,每个士兵都应该具有这种精忠报国之心,他还决定请人编成歌谣来振作将士们士气。
虽然有心理准备,听到岳家没有这首词时,还是觉得被泼了一盆冷水,因此,性格有些控制不住。
岳珂早已去世,岳珂的大儿子岳觐年事已高不再管事,由于李曾伯、刘克庄和陈起联袂上门拜访,才和兄弟岳英一起来接见了众人。
岳珂是岳飞的孙子,是岳霖之子。岳珂在五十年前中举后,住在嘉兴一带,宅名金陀坊,为了给爷爷平反,到处寻访爷爷生前的同事朋友,广泛搜集岳飞的遗事资料。
这些资料汇集成册,取名《金陀粹编》,共有28卷。
岳珂亲自印刷,为此奋斗了一生,终于利用人脉关系和这些资料,为岳飞沉冤昭雪。
这次李曾伯、刘克庄和陈起三个联袂拜访,所以两兄弟和几个儿孙都出来迎接客人。
岳英见咳嗽一声,看了看道:“果然好词,李帅,我觉得这首《满江红》应是祖上所作。”
“那还能有错,别说这些没用的,既然有人知道这词,你们快去不同的叔伯分支查问,还要向岳元帅的生前好友发文询问,一定要把全词找到。”
李曾伯说完就意识到岳家是自己崇拜的英雄之家,自己口气不对,说话有些失礼,急忙道歉解释自己过于焦急。
岳家人理解李曾伯是因为喜欢祖上岳飞的词,看不到全貌而焦急生气也情有可原,连忙吩咐家人安排人手,多抄写这些词句,尽快寻找全词。
李曾伯三人怏怏而归行,刚走到三桥的桥头,陈起惊叫一声:“灵甫?”
“怎么了?”
“我孙子的马怎么自己跑回来了?”陈起快步追着街道上的一匹马,脚步都不像一个老人,可见心中焦急。
薛莫东见状飞身上马,双腿一夹,冲着几步牵住了那匹马。
陈起非常担心地牵过缰绳,打量了一眼:“不错,灵甫的坐骑,他怎么了?快,我要回去了!”
几人上马而随,不一会到了陈起家中,很快就见到了管家陈福常。
“你说慧开开悟了?”
“是呀,家主,这事全临安都知道了,就是今天一早发生的事。我刚得到消息,诱发的起因竟然是一个故事,是一个十多岁孩子给他讲的故事,你知道那孩子是谁吗?竟然是熟人。”
“我认识那么聪明的孩人吗?”
“就是违反商会的规矩,在护国寺摆租书摊的那个小孩。”
“啊,大帅,他就是熙帅呀。”
“啥?”李曾伯一听之下更是惊讶,“你们的意思官家给他写了条幅,难道他和官家有关系?”
陈福常郑重点头点头。
“走,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走,立即到护国寺去!”李曾伯说道就往外走。
薛莫东急忙牵马跟随,一路得意地哈哈大笑:“大帅,我早就给你说过小帅不简单,他随便一个点子就能发财,你知道他做什么生意吗?卖石头呀,凭白让一群乞丐有了饭吃,现在的乞丐若讨饭时不送块好看的石头就不好意思了。
啧啧,随便讲个故事都能让人家大师开悟,还救了那老和尚一命,呸,上次想见他还装腔作势不愿意见,差点死了吧?
大帅,他的赚钱本领大得很,我肯定他能帮咱们赚到军费,你早听我就好了,现在麻烦了吧?”
“什么麻烦?”
“以后全临安的和尚都偏向他,还能那么好说话,好像我们应该送碳,不该送花呀。”
刘克庄咳嗽一声道:“不会用词就别用,那叫锦上添花,雪中送炭。”
李曾伯没好气地呵斥道:“你小子就知道胡说,以为国家大事是过家家呀,能挣几贯钱养家糊口的人多了去了,随便赌几贯钱,赢了就能发一笔小财。我们是什么人,整个京湖的防御,经费要多少?起码要万贯,十万贯甚至百万贯,我整天愁死了,你还弄这些不靠谱的事。
好了,废话少说,快走吧,我是一刻钟都不想耽误了,急于听到岳元帅的《满江红》全词,再听不到的话,我的老命都要没了。”
三位老者看到了希望,情绪大好,听到李曾伯的话哈哈大笑,他们也是同样的感受,听到一首好诗词不能却差几句,那种滋味真是非常酸爽。
慧开看画后开悟的消息传出去后,消息传播起来太快了,人未到护国寺就看到人山人海,善男信女们已经把护国寺围得水泄不通,众和尚哪里还能修行,只能排队维护秩序。
“大帅,你们先在这里看会石头,我去前面看看情况。”薛莫东在原来苗熙帅摆摊处跳下马来,把马拴在路边石头上便往里面行去。
陈福常问陈起:“家主,要不我去找少爷?”看到陈起点头,也拴马前行。
三人知道今天什么事都办不成了,虽然和庙里上层认识,却不想在众人面前走后门,因此,随意地走动着观看石头摊子。
随着众人的议论,他们的心越来越焦急了。
“你们知道吗?那故事讲的既不是人,也不是物,更不是神怪,……”
“谁不知道呀,三岁孩儿都听说过了,你们知道吗,当时慧开大师是怎么要求来着,不能是书上记载的,不是能传说的,……”
李曾伯和刘克庄听到这话,好奇地急忙上前询问。
“这位客官,你买几块石头吧,买了石头我给你讲是怎么回事。”
陈起点头扔下去几文钱。
“故事叫失落的一个角。”
“角到处都是,怎么能说没记载呢?”
摊主不服地说:“是缺少的一角,是丢掉的一角,你们好好想想,缺少的东西还能有吗?”
三人听到这些话更加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互相观望,虽然感觉这样的说法有些牵强呀,却忍不住想听一下是什么故事。
“知道那孩子为什么要讲故事吗?”
对呀,三人对讲故事的原因更加感兴趣,苗熙帅作为一个孩子,怎么会来寺里和一个老和尚打赌讲故事呢?
那摊主得意地正要说时,突然庙前爆发出一阵欢呼,似乎有什么喜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