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邹氏竟是我后妈

第25章 ——刘表大军

    两军厮杀之际,贾诩听闻东南方向声音雷动。

    寻得一高处,果真是刘表的大旗。

    “主公,看来是刘表麾下邓济的军队到了。”

    张绣得知这等好消息,兴奋至极。

    “真天助我也,文和,你速持我大旗,去汇合邓济的人马。”

    “是,主公,我立刻就去,不过...”

    “不过什么?”

    张绣自起兵来,由于曹操先前没有做任何防备。

    导致宛城军队进展迅猛。

    然而由于徐晃的威猛,也让曹操第一时间没有被斩杀。

    以至于,曹操边打边撤的功夫,竟然汇集了上千残兵。

    而张绣帐下的士卒,战斗力良莠不齐,虽有万人,可杂兵太多。

    曹操那边,则几乎都是精锐。

    双方厮杀半天,眼见曹军就要崩溃时。

    于禁派出的先头部队却赶到了。

    虽说先头部队仅有上千人,但局部战场上,这种人数的生力军已经足够稳住局面了。

    这种情况,双方的博弈一时间变了味道。

    只能等待双方援军入场才能扭转局势,如今刘表大军先于曹军主力抵达战场。

    这无疑是张绣这边的巨大机会。

    贾诩略作思量后,便意识到了此时的情况,当下对张绣做出部署。

    “主公,张俊那点兵力,应该是抵抗不了多久。”

    “算算时辰,于禁的主力应该很快就会赶到,我们必须改变策略,方能大胜。”

    张绣一向对贾诩言听计从,此时自然不会起疑心。

    “先生教我...”

    “如今敌我双方交战多时,士卒早已疲敝,想快速取胜已无可能。”

    张绣点头,

    贾诩复言:“可让全军步卒,分作四队,梯次配备,由各都尉们统率。”

    “让都尉们从南面轮番进攻,用来恢复军士们的体力,以应对不久后于禁的大军。”

    张绣听闻这话,立刻答应下来,苦战多时,军士们确实到了强弩之末了。

    一旦于禁的生力军赶到,很有可能直接击穿自己这边的阵线。

    此前一直猛攻,也是因为刘表大军未到,自己这把不能停。

    否则很容易让曹军逃走。

    如今,刘表大军已到,自己的军队得换下来休息,做持久战的准备。

    贾诩领着张绣走到高处,指着曹操后队附近的土坡道。

    “将军当亲自率领所有骑兵,去到那座高坡。”

    张绣不禁发问:“如今骑兵最多千余人,绕到曹军后方,岂非羊入虎口?”

    贾诩摇头:“非也,即便于禁大军抵达战场,曹军也很难有机会正面打赢我们。”

    “曹军仍然会边走边撤,直至进入博望县城,在那里与我们决战。”

    “主公千余人率先占住那高坡,曹操绝不会浪费兵力攻打。”

    “反而会一直忌惮主公麾下军骑的突然袭击。”

    张绣恍然大悟之余,不禁感叹贾诩的战场嗅觉。

    倘若贾诩在对面,自己恐怕已经死一万次了。

    各种微操就能取自己狗命。

    “我明白了,文和,我先行抢占曹操后退的高坡。”

    “以曹操的性格,必然亲自为大军殿后,这样他就跑不远了。”

    “主公英明,事不宜迟,我先行去汇合邓济的部队了。”

    贾诩走后,张绣立刻开始部署起来。

    而曹操那边见张俊军的变动,同样开始警惕起来。

    “公明...”

    徐晃闻言,立刻拍马而来。

    “主公何事?”

    曹操指了指张绣军的方向。

    “我看张绣那边阵型有变,估摸着是打算轮番冲击我军了。”

    徐晃一看,自然会意。

    “两军大战多时,确已疲惫不堪,张绣所为,实为兵家上策啊。”

    曹操也认同,张绣张俊这俩小子的水平,自己先前确实是低估了。

    “现如今,邓济那边的生力军才是心腹大患,我们要想安全撤到博望,必须列阵抵挡。”

    “主公所言极是,我愿亲率一支兵,往东面去。”

    “好,你我分兵,你统一千五百人去东面。”

    “切记,分做三队,轮番抵抗,缓缓撤退,绝不可着急。”

    “徐晃明白,主公放心吧。”

    待到徐晃离去。

    曹操自领剩下的两千多人,同样分做三队,开始在南面抵抗张绣的主力。

    最开始的时候,于禁的援军并未出发。

    曹操还可以孤身北逃,可如今于禁主力已经轮番抵达。

    倘若曹操抛下军队,孤身逃离。

    那这上万人的精锐可就彻底完了。

    一旦阵型松动,就可能全面崩溃,残兵逃窜之际,很容易倒卷珠帘,使得于禁的后队也跟着崩溃。

    为了能稳住阵脚,保住这支精锐,曹操必须亲自殿后。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军安全进入博望县城,进而引来喘息之机。

    “张绣小儿,汝虽有些实力,可对上我曹孟德。”

    “任你是韩信在世,也非我敌手。”

    战场临机,行军调动,双方都称得上是当世名将。

    厮杀多时,曹操竟有畅快之感。

    可正当曹操沉浸其中,稳步后撤之时。

    一名传令兵却快马疾驰而来:“主...主公...不好了...”

    如此临阵之时,最忌讳丧气话。

    曹操不由大怒:“胡说什么?什么不好了?”

    那传令兵被曹操一骂,当即惊得摔下马来。

    “主...主公...”

    “快说...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传令兵顿了好久,方才稳下心神。

    “后方的高坡...高坡被...”

    “高坡怎么了?你这没用的东西,说清楚...”

    “后方的高坡被张绣的骑兵给占了...”

    曹操大惊失色,竟让张绣钻了这么个空子。

    原本袭击曹营时,张绣的骑兵就是第一梯队。

    双方恶战多时,本想着他的骑兵队伍必定是人困马乏,再无战力。

    因此曹操完全没把这支骑兵当回事。

    毕竟骑兵本就珍贵,人马皆疲惫的情况下,是不可能主动进入敌军腹地的。

    此乃兵家常识。

    “贼子...贼子...”

    曹操放声唾骂,这高坡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张绣骑兵仗着速度抢先占据了自己后撤的道路。

    这无疑是自己军队和后方于禁援军中间的一颗大钉子。

    张绣骑兵虽无战力,但居高防守,毫无压力。

    最重要的是,高处的视野好。

    如此,张绣的骑兵便可以逸待劳,等待曹军露出破绽之际。

    顺势冲杀下来,曹军必败。

    “好你的张绣...”

    这等情况下,曹军没有多余的兵力去攻打高坡。

    大军要想撤退,必须绕远路才行。

    而且这个远字可不简单,必须要远到骑兵下山冲击的距离之外。

    不保持这个距离,曹军就有被一波带走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