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长沙土夫子

第七章:天心阁古玩街

    墨老头连忙把自己闺女拉到一边,以隔绝两人的距离,看向九叔的眼神颇有不善。

    嘴中哼哼几句,撇着嘴巴,极度不情愿地介绍道:“这是我闺女,彩云。”

    九叔摸着后脑勺腼腆的说道:“你好。”

    墨彩云看着他那傻头傻脑的样子,情不自禁的捂嘴偷笑道:“你好呀。”

    墨老头见两人当着他的面腻歪,顿时一脸傲娇没好气的说道:“我女儿师范大学的学生,你小子哪个大学的?”

    闻言彩云也一脸期待的看着九叔,想知道他是在哪里读书,一时之间还真让墨老头装到了,九叔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见状墨老头顿时来了兴致,开口说道:“你这小子怕是小学都没读过吧。”

    还真让墨老头说对了,我九叔还真没上过小学,小时候都是自家长辈教导读书写字,哪里去过学校。

    而且那个年代,也没几户人家有闲钱供小孩去上学的。

    沉思了片刻,九叔说道:“我是中国神学院洞庭湖分院的,主要是研究事理发展趋势,以及历史进程演化朝代交替考证。”

    九叔这番话说出来,直接把墨老头干沉默了,貌似这小子上的学校不简单的样子。

    “哇,凤九哥,虽然没去过你们学校,但是感觉很厉害的样子。”彩云笑着说道。

    墨老头见状只能转移话题,说道:“时辰不早了我们去吃饭吧。”

    三人就直接去了附近的饭店,有了墨老头在,饭局中几人也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主要是九叔太饿了,除了早上吃了三大碗牛肉粉外,已经几天没沾过米了,好不容易墨老头请客,不得多吃点。

    九叔埋头干饭,吃得可香了,墨老头见状,心中大喜:“这小子跟饿死鬼投胎似的,嘿嘿,彩云肯定不会喜欢,吃没吃相,坐没坐相。”

    墨彩云吃饭就比较斯文了,毕竟是女孩子,一边吃饭一边偷偷地看着九叔。

    我九叔哪里管这么多,是真饿了,吃饭嘛,搞得那么庄重干啥,一点不自在。

    吃完饭后,墨老头准备回去抄录帛书了,虽然他很不情愿,但还是让闺女带着我九叔去城里转转。

    待墨老头走后,兴许是被压抑久了,两个年轻人一时间仿佛打开了话匣子,顿时有了许多话题可聊。

    两人一边走着一边聊着天,彩云率先开口说道:“凤九哥你们还研究考证历史吗?”

    九叔沉思了一会回到:“当然,不信你问我各种历史隐密趣事,我保证能答得出来。”

    “那我可得好好问你了哦”

    “随便问”

    “你怎么看伍子胥这个人呢?”

    “呃,你问的问题有点刁钻了哦,我觉得吧,伍子胥这人你得从三个阶段分析他。”

    彩云听后饶有兴趣地问道:“是哪三个阶段呢?”

    “第一个阶段的序幕是,身为人子,为报父兄之仇,过韶关一夜白头,忍辱负重,前路飘零,命运多舛。”

    “第二个阶段是这段历史的高潮,带领吴国大军攻破楚国王城,鞭尸楚平王,这些都在情理之中,可楚国百姓是无辜的。”

    第三阶段死于猜忌亦是落幕,功成身退才是最好的结局,士为知己者死,为报先王之恩,超乎君臣界线,失于君心,人性是很复杂的东西。”

    待九叔分析完后,彩云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他,这是这个年纪能有的感悟吗?可见他对历史研读的见解十分深厚,不愧是研究历史进程的学者。

    两人一边聊天,一边往前面的古玩城走去,准备去前面看一看,瞧一瞧。

    那个时候的长沙城还没有古玩城这种说法,大都是沿街摆地摊,讲究点的就去前边的古玩店。

    古玩一条街两边摆满了各式各样精美的古典陶瓷瓶罐、青铜器具,文物法1982年才出台的,那时候你买个青铜鼎都跟你包邮到家,现在买卖假的都不安全咯。

    “捡漏”是古玩行业最让人津津乐道的美事,这种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运气与眼力缺一不可。

    “打眼”之事十有八九,这也正是这行的乐趣所在。

    如何辨假寻真,这其实就是考验你对历史的了解程度,每一个时期器物的特征,制作工艺,材料的用法,必然有其讲究。

    其次就是器物历经岁月的痕迹,这个需要比较专业的化学知识,如何判定是酸咬的,还是人工雕琢的,是自然血沁铜锈,还是羊血马尿沁染。

    首先酸咬自然是不规则,如同被侵蚀一般,就像笔没墨了,写得字断断续续一点不圆润。

    古人重意境,作品自然是异常流畅的,而机器雕琢又过于流畅,古人自然是没有那个工艺的。

    青铜器自然就更容易分辨了,这玩意还是不要玩,危险系数太大了,容易被加特林拉出去扫射十几分钟。

    马尿沁染的埋在地下一年半载,上面是有一层硝和酸,闻起来有股骚味,行里人一眼就能看出来,都不用闻,老远就跑了。

    其实说出来也就这么回事,那些鉴宝专家他们不但是个历史学家,必然还精通基础化学理论。

    然后是材料,不同的材料做出来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大家众所周知的国宝帮,一开口就是苏麻离青料,真拿人眼前了,估计也不认识。

    我们简短说一说,青花料有十种:苏麻离青、平等青、石子青、回青、珠明料、韭菜边、浙料、叫珠、洋蓝、现代青料。

    苏麻离青料烧出来是蓝中发黑,有锡光斑,是由于高铁低锰,铁含量高,所以烧出来就带锡光斑,表面浓重、晕染,晕染是其能成为绝唱的重要因素之一。

    传统中国画中所说的笔墨,居然能出现在一件瓷器上,青花在釉面的波浪里起伏荡漾,流动婉转,在白色的漩涡里洒满了蓝色的花瓣,晕染如同像纸一般沁透入瓷器表面。

    拿近点看看边缘线条都是不整齐的,有一种低分辨率模糊感。

    元代的青花笔锋犀利流畅,干净清爽,与其民风彪悍形成对比。

    明代永乐、宣德时晕染清新脱俗,有星星点点蓝色,更符合中原文化特色。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这祖孙三个是中国古玩文化绕不开的圈,他们做梦都想命自己的工匠做出元、明工艺的青花出来,但是奈何没有烧制瓷器的麻仓土。

    苏麻离青料其实是种颜料染色剂,是从波斯帝国进口过来的,那是矿物染料,用钴石、钾碱、矽石研磨制成。

    青花的烧制工艺是一千三百度,古时候并不能完全掌握瓷窑温度,而硅的熔点是一千四百摄氏度,所以烧制后苏麻离青料中的矿物硅融化会出现晕染现象。

    以前的人们经过海上丝绸之路,由现在得伊朗波斯湾沿岸地区穿过印度洋,而后到达太平洋回到中国,带来了各种新奇的海外珍宝。

    前几年有人仿制了一批永宣青花,技术确实不错,还差了一点,晕染太浓不自然,他们用的是伊朗的织物染料,现在应该改良了技术,过个几年我估计国宝帮又会重出江湖。

    第一苏麻离青料,低锰高铁,高温爆裂,所以有星星点点,颜料沁透形成晕染。

    第二胎体是麻仓土,由元朝廷掌控,其色泽如羊脂般白透,富含铁,烧制后底部胎口有火石红,是铁高温氧化变色。

    第三清代麻仓土用完了,他们用的也是产自景德镇的高岭土,不过这土偏发黄,不白不透,颜料无法在上面形成晕染。

    所以后来清朝的工匠们想了个法子,在烧制前,他们自己点上去,所以清代青花又多了一项“点工”工艺。

    平生最大兴趣就是复原古法工艺,我也做过青花,所以熟得很。

    元代墓找不到,我们土夫子下地搞点麻仓土,这不正是专业对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