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一起看大海

四十二、为什么中年是人生最低潮?

    四十二、为什么中年是人生最低潮?

    成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你看看周遭那些年长的面孔,你看他们有多么哀伤,多么操劳过度而不健康,他们是那么退缩、冷漠,有时候甚至有点神经质,一点笑容也没有。

    中年危机:自我审视的人生U型谷

    幸福感与年龄的关系是一条U型曲线。

    人的一生要经历童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可为什么没有人说“童年危机”、“青年危机”和“老年危机”,而是只有“中年危机“这个表述呢?这样来看,似乎中年时期人的心理状态是相对较差的,生活满意度、幸福度更低,而焦虑程度也更高。从科学意义来看,这个结论的确是成立的。

    英国的OfficeforNationalStatistics(ONS)做了一个研究,分析了英国2012-2015年30多万人的数据,结果发现,人在35岁以后,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会急剧下降,这个趋势会在60岁以后回转,而65-79岁的人则报告他们的生活满意度最高。这样看来,中年人的快乐程度的确是最低的,相应的生活满意度也处于最低谷,而焦虑程度则在全年龄段内最高。

    如果用年龄和幸福程度绘制一个坐标图,那么人的幸福感与年龄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个U型曲线。而多项研究结果也发现,这种U型曲线在各个国家、不同背景的人身上,都是存在的。

    青少年如朝霞,人应找回失落的童心。

    《西游记》颇受欢迎的一个原因是,表现在猴子天真活泼、喜欢玩儿、喜欢找乐子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性格上,这种性格反映出的正是带有人类原初本真特色的健康的精神状态——童心。进入青年,青春是人的一生最美好的年岁,炫,青春的活力;甜,青春的滋味;美,青春的本质;火,青春的热量;梦,青春的未来;情,青春的骚动;汗,青春的营养;泪,青春的溶剂。青春是一首歌,唱出人生最精彩的片段;青春是一幅画,勾勒出人生最精彩的一幕;青春是一首诗,赞美人生最美的一刻。

    青年美如花开,如七彩的赤橙红绿青蓝紫,火红充满了激情和梦想;橙色的卉,灵动、飞舞、有朝气,明黄的花,张扬、豪迈、高贵;绿色的叶,蕴含着无限的力量和期许;蓝如浩瀚的天空,广阔无限,自由奔放,紫气东来,气势磅礴,有发展趋势,青春美丽,如诗如画。

    哲人说,一个人长大的过程,就是把简单变成复杂的过程。成年人看似忙忙碌碌,实际上是在不断地游走于正确与错误之间,疲于奔命,牵扯纠缠,最终不免迷失在滚滚红尘,失却纯然的本性。但是等到长大以后,进入了中年我们似乎就失去了这种超然于世俗之外的、具有更深含义的喜悦。为什么我们大部分人进入了所谓的“成熟期”之后,反而变得呆滞,对喜悦、美、蓝天及大地都不再敏感了?

    为什么中年是人生最低潮?

    为什么人生最糟的阶段,都会出现在中年,而且全世界的人在幸福感变化这件事上,存在如此一致的U型曲线,究竟是什么导致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人第一时间的猜测,可能是因为中年人面临太多压力所致。

    中年时期人的心理状态是相对较差的,生活满意度、幸福度更低,而焦虑程度也更高。经历人生最低潮可能因为对死亡的恐惧和对人生的遗憾,持续下降的成就感和不断增加的自我怀疑,以及处在一个低潮与成长并存的时期。

    事业上,中年人可能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时间紧缺、精力不足,时刻面临家庭与事业两难全的困境,焦虑和忧郁也是自然的事。

    家庭方面,不但上有老、下有小,两头的责任都需要自己去负,而且还需保证自身较高的生活质量,因此中年人的经济压力并不小,此外,现在很多人的生育时间较晚,更是加重中年时期的育儿负担。很多50岁左右的中年人,儿女已经离家上大学或忙事业,自己也已经退休,孤独和不适应交相辉映,也可能会加重无价值感和忧虑程度。

    对此,研究者给出了一个猜测。

    原因之一,可能来源于对死亡的恐惧和对人生的遗憾。

    人到中年,通常会经历一段自我审视和回望过去的阶段。当拿自己现在的状态与年轻时期相比,人们就会意识到,自己失去太多机遇,也已经过了可以毫无顾忌追求梦想的时刻,有生之年已经不足一半,死亡也开始成为不再遥远和抽象的事情,因此自己没有多少时间,去完成曾经的计划和目标了。

    原因之二,也许是因为中年人持续下降的成就感和不断增加的自我怀疑。

    20多岁的年轻人,一点小的成就可能就会让他们开心好久,而40多岁的中年人,获得的成就不少,见过的风景太多,因此早已发展出对成就的钝感力。倘若在事业上遭遇了天花板,人们难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不上不下、夹在瓶颈,无力继续创造出更令人兴奋的成就。

    所以,中年人的期待太高、时间太少,自我提升空间又变小,频繁的相互比较和自我怀疑,自然也非常容易加重焦虑。

    原因之三,中年是一个低潮与成长并存的时期。

    随着年龄的增加和阅历的丰富,人们的人生智慧会逐步提升。所谓人生智慧,也就是同情心、同理心强,有良好的决策能力和判断能力,处事冷静,并能够对不同的价值观予以包容,对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也可以安然接受。

    人到中年方知秋。一个“悟”字了得,一边是入世的成功,一边是出世的禅悟,一边是马云的创业故事,财富梦想,一边是星云的劝世恒言,修行出离;一边是工作繁忙,家庭琐事,大小应酬,精力充沛,日夜忙不停的超人;一边是身心疲惫,落寞失意,失眠无奈,求禅问道,到处去求医的病人;一边是空巢老人,离你而去,子欲孝而亲不待的痛哭者;一边是精心抚养小孩,待长大后却独立而去,自己成为空巢老人的失意者;一边是清高,阳春白雪的精神上流者,一边是低俗,下里巴人的物质逐流者,一边是同学会,一边是追悼会,一边是养老,一边是怕老,一边是封闭城市红尘的庭院,一边是向往蓝天白云的田园,一边在路上,一边是去故乡。一边寻找停靠的港湾,选择稳健而谨慎,一边明白容忍,懂得坚韧,知道奉献;人到中年,唯心独醉,一边静静地守望者生活与岁月的点滴幸福;一边走进了岁月的风雨;一边尝尽了酸甜苦辣,人生百味,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一边知道了拥有,懂得了珍惜。

    中年危机该怎么应对?

    首先,要明确自身状况。如果只是中年时期的低谷情绪,并未发展成为抑郁症,或许时间就可以治愈一切。但需要关注的是,这种低潮是否可能已经发展成为抑郁症的情况。抑郁症除了影响人的情绪,还会损伤认知功能,比如专注能力、记忆功能和判断能力,身体机能也会伴随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哪怕是中度的抑郁,也会让人痛苦不堪。

    人到中年,一个“悟”字,浓缩了人生的千言万语,明白了高处不胜寒,无力挽狂澜的世事沧桑与无奈。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笑看世事繁华,做事,不再奢望浮华之梦,不再渴望美酒,咖啡的浪漫,不再……

    中年的心灵不再留恋舞榭歌台的浮华,而眷恋家居生活的平静适意。中年的选择稳健而谨慎,中年的审美不取貌美而重内质。

    中年不敢懈怠,中年不肯停留,中年的心与情也最苦最无奈,即使是死水的婚姻也不愿破坏,即使有心爱的人也不愿舍家。中年明白容忍,懂得坚韧,知道奉献。

    人到中年,唯心独醉,静静地守望者生活与岁月的点滴幸福。走进中年,也就走进了岁月的风雨。人在中年,心在旅途,酸甜苦辣,人生百味。

    中年的男女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知道了拥有,懂得了珍惜。人到中年,心最累,情最深,责任最重。

    我人到中年,个中况味,尝遍酸甜苦辣;我经历了风雨,过了春夏秋冬,也见过了彩虹,沐浴了春风,观赏了秋月,收获了秋天孕育文字的饱满。

    风风雨雨中,读懂了人生,洞查了天机,明白了平平淡淡才是真的道理。

    人到中年,心最累,情最深,责任最重。

    有朝霞和夕阳彩霞的人,是活的有意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