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一起看大海

五十五、静其心,观天下大美

    五十五、静其心,观天下大美

    大自然是个无限精彩的世界,哪怕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山,一片不起眼的草地,几棵其貌不扬的树,一个小小的水洼,一行爬行的蚂蚁,都能引入驻足,能带给人无数喜悦与欢欣。只要你静下心来,停下脚步,仰起头或蹲下身,睁大双眼就能看见,侧起耳朵就能听见。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首偈语出自《宋·无门和尚·颂》,这个有道禅僧悟道,人若是能够抛开内心的烦恼,不为琐事牵挂,眼界一宽,万事万物也会变的美好。

    大自然是最大最美的艺术家,造就了绿草茵茵、百花齐放、参天大树、青松傲然、江河湖泊、白雪青松、秋冬山谷、四季良辰。只要有心,闲情逸致,便可踏青赏花,流连江山;还可雨后观景,醉里题诗,梦里江河;更有那才子佳人,梦中闻书声,春风读诗书,夏雨弄琴声,秋霜宜舞长剑,冬雪宜饮酒。古代高人,秋风闭户,夜雨挑灯,雪后寻梅,霜前访菊,雨丝凭栏,风外听竹,松下抚琴,月下吹箫,涧边观瀑,山中问道,月下谈禅。才子佳人,吟诗饮酒,霁日寻芳,春宵载酒,美人调情,情意益笃。

    天地大美,山川河流,青草绿树,日月星辰,风云雷电,是大自然赐予人间最美丽的景色。只要心美,一切都美。

    一花一叶一清溪,一竹一梅一奇石,是野趣天成的美,天下万物皆灵趣生动。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万物,美者贵乎藏。所谓诗情画意,无非是春夏秋冬,自然美景,但是只有懂得欣赏的人,才能感悟到它的美妙之处。

    心不静,一路匆忙,赡前顾后,名利熏心,浮躁的人生,走的是名利场,看的是灯红酒绿,听的是是非,玩的是酒色财气,来不及观赏沿途的山青水碧,来不及轻嗅花香漂浮,来不及欣赏莺歌燕舞,不免辜负了生命和自然的美好。

    人生,由我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快乐,由情不由钱。亲眼看过世界的人,面对喜怒哀乐都波澜不惊,心态淡泊,不追逐虚无的繁华,对世间的每一样事物都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喜欢旅行的人,感叹过世界的博大,人的渺小,万年的磐石,千年的胡杨,瞬间的花开花落,生命的短暂,生老病死,也见证过日升日落的光阴流逝,他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挚友,懂得孝敬养育他的父母,也懂得珍爱一路陪伴他的爱人。

    一个喜欢旅行的人,追求什么呢?说话让人喜欢,做事让人感动,做人让人想念,过程值得回忆。给人希望,给人智慧,给人快乐,给人自信,给人方便。这样的人,人品好。

    天上几度冬夏,人间几多春秋,抛却眉上几分愁,且去观棋吟诗舞剑酌酒;心中多少闲情逸致,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且看漫天云卷云舒。

    你是鸿雁,来一场追寻温暖的迁徙;

    你是旅人,心中自有无限风光;

    你是农人,翘首;盼望着那场春雨;

    你是游子,仗剑走遍天涯海角;

    你是恋人,携手缠绵在青山绿水中;

    大千世界,美不胜收,无价的风景。

    红尘深远,岁月无边,如果这世间所有的美好,都是恰逢其时。正如冬日里的暖阳,清淡的茶香,让漫长的光阴,不再寂寞成歌,让孤独不再历经风雨。

    珍惜身边无价的风景,珍惜那美丽动人的一切,珍惜把你放心里的那个人,珍惜每一个温暖,感动你的人。

    万物静观皆自得。一念心静,万物皆美。能否沐浴在天地万物中感受到美无处不在,关乎于内心的宁静。

    古人云“每临大事有静气,骤然临之而不惊”,“冷静观人,冷耳听语,冷静当感,冷心思理”。

    静是指静心、静气,一切冷静源于“静”字,智慧见升腾。

    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静,是一种品格,可以沉淀浮躁

    静静的,如莲盛开,不染尘埃,明心见性。即心清静、意清静,智慧即会涌现。“水静极则形象明,心境极则智慧生”。所谓静生百慧。道教言:“灵台清静,静能生定,定能智慧生。”佛家也说“静能生慧,慧能生智。”儒家亦认为“静能生慧。”《昭德新编》说:“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以清净心看世界-清净心,即无垢无染、无贪无嗔、无痴无恼、无怨无忧的空灵自在、纯净妙心。拥有清净心的人,失意事来能治之以忍,快心事来能视之以淡,荣宠事来能置之以让,怨恨事来能安之以忍,烦乱事来能处之以静,忧悲事来能平之以稳。

    静静的,如听雪落,心如天籁;静静的,心灵描画,水墨山水,浓淡相宜……纷繁万物回归本就是静,只有静才能回归生命。老子曰:“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静静的把心安放,红尘静怡,岁月生香!

    不管何时,何地,何境,保持一颗静心都是一种美好的生活状态,静是一种品格,是一种智慧。

    静心,令所想所见所闻更清明;

    静心,一切安然,不增不减,方能益寿

    静其心,观天下之美,让心儿空灵,一身无碍,自由自在,邀月同住,伴风起舞,在春深似海,花团锦簇里卓尔不群!

    《皇帝内经》中讲:“恬虚无”,指心灵世界的自静,乐观豁达开朗。静,是一种优雅,是骨子里的从容与淡定!静静的,时光,人生,生活,只想一并静静走过!静静的,终是懂得了什么才是拥有和珍贵,什么才是幸福和珍惜!

    静静的,总能触摸最真实的心音;静静的,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静静的,才能领略人生的要义;静静的,才能把心与自己安置得最好……静静的,是人生的优雅;静静的,是心灵的升华;静静的,与心共舞,静静的,与时光静好!

    “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不为环境所拖累,人就可以活得轻松开心,顺其自然。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为人处事让别人一步,善待他人。

    苏轼在《定风波》中说道:“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所谓守静,便是这般吧,以苏轼之高官,“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静,是一颗平常心,是一种气度,是一种境界。守静,就是守志向、守本心、守清贫、守气节、守志向。

    守静,就是要做一个身置闲处,心安静中的人。心不动,才能坚守节操,心不动,才能守护真我。

    一个人内心不静,很难真正思考问题,做人做事也一定会骄矜、浮躁。安静的人会仔细观察中审时度势,更容易深入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感悟人生道理。

    曾国藩年轻做事,难免有心烦气躁之时。他的老师理学大家唐鉴先生送给他一个字——“静”。从那时起,曾国藩每天都要静坐一会儿,许多为人处世、治学从政的体会和方法,获益良多。

    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尽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涛声依旧,只要我们消除执念,便可寂静安然。

    1845年,美国学者梭罗,只带了一把斧头,到瓦尔登湖边建了一间小木屋,独居了2年零2个月,以验证自己所悟出的人生真谛:“一个人,只要满足了基本生活所需,不再戚戚于声名,不再汲汲于富贵,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体验结果,正如他所说:一个人,放下得越多,越富有。而后,他写出了著名的《瓦尔登湖》:“我们每一天努力忙碌、用力生活,却总在不知不觉间遗失了什么。面对不断膨胀的物欲,我们需要的是一颗能静下来的心。多余的财富只能够购买多余的东西,人的灵魂必需的东西,是不需要花钱购买的。”

    中国的王维也是这样的诗人。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水穷处”指的是什么?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登山者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

    孤寂的海边,万年不变,时光的沙漏,一点一粒,绵延成了一座沙滩,我在思考,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融于静,归于静,寂于静。人生也走不出这个“静”字

    人生在世,还是慢点生活好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

    无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乱,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

    守住属于自己的一份平淡的生活,你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淡然于心,自在于世间。云淡得悠闲,水淡育万物。

    花开一季,人活一世,乐天随缘一些,就会轻松自在一些。只为过简单安稳的生活,单纯而平凡。一支素笔,一杯花茶,一段时光,浅笑又安然。静静的心里,都有一道最美丽的风景。尽管世事繁杂,心依然,情怀依然;尽管颠簸流离,脚步依然,追求依然;尽管岁月沧桑,世界依然,生命依然。